Please wait a minute...
首 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会议活动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最新公告:
重要提醒:骗子冒充编辑部要求加作者微信,谨防上当!
关于暑假、寒假期间版面费发票及期刊样刊延迟邮寄的通知
作者投稿
审稿中心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检索
现代化工
2021年, 第4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专论与评述
Select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收藏
朱松强, 孙士恩, 李想, 王涛, 许好好, 吴舒琴, 厉劲风
现代化工. 2021, (
5
): 1-6.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1
摘要
(
908
)
PDF
(2817KB) (
95
)
我国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结构性缺陷、碳排放居高不下等问题日益凸显,而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高质量利用和发展氢能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重点对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长三角氢能产业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现阶段长三角氢能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氢能资源保障体系、构建长三角氢能生态圈、氢能应用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长三角氢能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及其在石油炼制企业中的应用
收藏
柯佳, 孙慧, 李石, 赵东风
现代化工. 2021, (
5
): 7-1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2
摘要
(
775
)
PDF
(1986KB) (
33
)
近年来"新"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环境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简要回顾了我国"旧"、"新"排污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石化企业产排污环节多、污染物种类复杂及排放量大,排污许可证申领、执行和监管要求高。通过资料收集及现场调研,详细总结了"新"排污许可制度在石化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对"新"排污许可制度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中国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及品种牌号分析
收藏
闫海生, 杨卫兰, 高利平
现代化工. 2021, (
5
): 13-15,1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3
摘要
(
862
)
PDF
(1329KB) (
66
)
介绍了中国聚丙烯生产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装置产能,对国内生产的聚丙烯品种、牌号数量及价格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类工艺装置生产的均聚物、抗冲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比例及目前阶段各类工艺装置的特点,并对中国聚丙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纳米材料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进展及启示
收藏
张金梅, 王亚琴, 郑雅梅
现代化工. 2021, (
5
): 16-1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4
摘要
(
736
)
PDF
(1336KB) (
32
)
为了准确、全面评估纳米材料在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性,调研了国内外纳米材料危险性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现有化学品危险性评估技术对纳米材料的适用性,探讨了我国在该方面的差距及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常规化学品危险性评估技术,如固体燃烧性、自热性等危险性测试方法皆不适用于纳米材料,健康危害以及环境危害检测方法也亟需进行修订和完善;结合我国纳米材料的监管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纳米材料危险性评估相关项目、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是提高我国在纳米材料危险性评估方面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进展
Select
氧化镍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南变娣, 靳长清, 张弛, 肖泽民, 张怡静
现代化工. 2021, (
5
): 20-23,2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5
摘要
(
756
)
PDF
(3674KB) (
1
)
为了解决NiO体积膨胀(95%)、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严重聚集粉碎以及导电性差等问题,进一步促进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对NiO材料的选择和结构改性进行了总结,并论述具有代表性的Ni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最后分析了NiO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垃圾渗滤液研究进展
收藏
朱新良, 童祯恭, 李俊, 刘占孟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2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6
摘要
(
800
)
PDF
(1397KB) (
2
)
综述了产羟基自由基和产硫酸根自由基2大类高级氧化技术在国内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主要根据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生成方式的差异,简要分析了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反应机理,并总结讨论了其优缺点;最后,对今后采用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阳极封闭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收藏
魏荣强, 李世安, 王皓, 姜宇航, 沈秋婉, 杨国刚
现代化工. 2021, (
5
): 30-34.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7
摘要
(
774
)
PDF
(3896KB) (
3
)
从数值模拟和实验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阳极封闭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研究现状,提出了阳极封闭式PEMFC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水的反扩散和氮气的渗透以及反应物消耗造成了阳极出口处的氢气浓度低、阴极电势高,加快了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的碳腐蚀,导致电池性能下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阳极吹扫、震荡压力、级联设计等,可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木质素/天然多糖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崔涵, 罗通, 吕高金, 蒋水星, 李昌涛, 寇光智, 杨桂花
现代化工. 2021, (
5
): 35-3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8
摘要
(
899
)
PDF
(2749KB) (
1
)
近几年木质素与天然多糖化合物结合用于制备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复合材料。综述了木质素与壳聚糖、海藻酸钠、淀粉及纤维素等不同天然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并对其在污水处理、药物控释、抑菌和抗氧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木质素/天然多糖复合材料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NH
3
-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收藏
戴豪波, 杜凯敏, 郑渭建, 刘春红, 胡晨晖, 卓佐西, 蒋楠
现代化工. 2021, (
5
): 40-44,48.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09
摘要
(
795
)
PDF
(1552KB) (
4
)
综述了NH
3
-SCR脱硝催化反应机理及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脱硝催化剂体系(V、Mn、Ce基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Fe、Cu离子交换型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各种催化剂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评述。虽然目前催化剂体系众多,但催化剂宽裕的高活性操作温窗、高温水热稳定性和耐毒性仍有待提高。最后指出,开发新型催化剂、改善催化剂的高温水热稳定性、提升抗中毒能力和绿色合成是未来NH
3
-SCR脱硝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领域的研究进展
收藏
赵中昆, 许志志, 陈鑫
现代化工. 2021, (
5
): 45-48.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0
摘要
(
786
)
PDF
(1355KB) (
1
)
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不同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电催化CO
2
、N
2
还原和析氢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界面效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就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餐饮油烟污染物净化技术对比及前景分析
收藏
张媛媛, 冯勇超, 于庆君, 韩佳慧
现代化工. 2021, (
5
): 49-53,58.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1
摘要
(
736
)
PDF
(1381KB) (
4
)
在分析现有油烟净化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几年吸附及催化法治理餐饮油烟污染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在油烟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生物质能源制备合成气的技术探讨及研究现状
收藏
姚彬, 张文存, 朱瑞龙
现代化工. 2021, (
5
): 54-58.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2
摘要
(
703
)
PDF
(1359KB) (
2
)
生物质能源制备合成气的主要方式有直接燃烧、生化转换和物化转换等,详细介绍了生化转换中的厌氧消化技术、物化转换中的常规热解技术,及新型生物质合成气技术微波热解和超临界水气化。分析了这4种处理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这4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生物质能源制备合成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沸石分子筛材料去除CVOCs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梦翔, 周月, 刘明庆, 范梦婕, 陈英文
现代化工. 2021, (
5
): 59-63.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3
摘要
(
792
)
PDF
(1377KB) (
1
)
综述了沸石分子筛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去除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对沸石吸附、单纯沸石分子筛催化燃烧、沸石负载贵金属催化燃烧、沸石负载单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燃烧、沸石负载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燃烧等去除CVOCs进行了概述,并对沸石分子筛材料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壳聚糖纳滤膜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收藏
宋文彦, 左华江, 唐春怡, 徐然
现代化工. 2021, (
5
): 64-67,7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4
摘要
(
842
)
PDF
(1380KB) (
4
)
系统阐述了界面聚合法、相转化法、共混法、化学交联法、涂覆法和逐层自组装法6种壳聚糖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其在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中的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研究进展
收藏
赵聆然, 熊艳
现代化工. 2021, (
5
): 68-7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5
摘要
(
875
)
PDF
(2348KB) (
1
)
介绍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构及分类。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吸收层的制备及其改善方法进行了说明,并总结了近期光吸收层的前驱体改性、界面修饰和纳米骨架结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收藏
莫永强, 李洪亮, 方书起, 常春, 陈俊英
现代化工. 2021, (
5
): 73-7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6
摘要
(
705
)
PDF
(1419KB) (
2
)
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及气化原理,分析了热解气化、超临界水气化和等离子气化的优缺点。着重就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制合成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气化温度、气化介质、当量比、蒸汽/MSW比和催化剂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分析了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制合成气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碱性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杨阳, 张胜中, 王红涛
现代化工. 2021, (
5
): 78-82,8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7
摘要
(
954
)
PDF
(1438KB) (
9
)
概述了碱性电解水制氢所需的隔膜、电极、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收藏
李亚丽, 刘宇, 武双, 王晚晴, 华威, 程艳玲
现代化工. 2021, (
5
): 83-8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8
摘要
(
837
)
PDF
(1370KB) (
2
)
综述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制备生物燃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工业酶等工业基化学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最新进展,以实现食品废弃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有利于实现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与开发
Select
微乳液-水热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钙及其对亚甲基蓝去除的研究
收藏
那平, 李萌, 高凯花, 王榕静, 潘玉福
现代化工. 2021, (
5
): 88-9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19
摘要
(
690
)
PDF
(2609KB) (
2
)
通过微乳液-水热法合成纳米级氢氧化钙,利用XRD、SEM、UV-Vis DRS、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其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降解能力及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光强度为300 W时,5 min降解效率可达98.9%;氢氧化钙自身呈碱性的特性对亚甲基蓝降解有促进作用;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间接染料光敏化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也有参与。氢氧化钙降解亚甲基蓝不仅有光催化作用,还发生均相离子反应使其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CoNiFe三元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收藏
王竹青, 曾晨, 袁东, 覃杰, 陈琦
现代化工. 2021, (
5
): 93-97,10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0
摘要
(
749
)
PDF
(2430KB) (
1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CoNiFe水滑石,利用FT-IR、SEM、BET等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以酸性红88为模拟废水,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探讨了CoNiFe-LDH的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向40 mL 50 mg/L酸性红88溶液中投加50 mg CoNiFe-LDH,对酸性红的去除率可达94.9%。CoNiFe-LDH对酸性红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该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经过4次循环利用后,CoNiFe-LDH对酸性红88的吸附率仍可达88.3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磺酸树脂催化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的研究
收藏
吴芹, 石泉, 宋淑芬, 黎汉生, 史大昕, 赵芸, 矫庆泽
现代化工. 2021, (
5
): 98-10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1
摘要
(
763
)
PDF
(1612KB) (
1
)
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MPTBBA)的传统催化合成方法大多具有难以分离、易腐蚀设备的问题。采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催化合成MPTBBA过程中磺酸树脂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D001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20℃、甲醇与对叔丁基苯甲酸(PTBBA)摩尔比为8: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反应3 h PTBBA的转化率即可达到90%。对磺酸树脂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表面酸性的表征结果发现,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催化活性与酸量有关,酸量越高磺酸树脂催化剂活性越高。该催化剂重复循环利用性能好、与产物易分离,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TiO
2
/C/BP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收藏
铁云飞, 龚福忠, 刘茂举, 廖孙启
现代化工. 2021, (
5
): 103-107,113.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2
摘要
(
694
)
PDF
(2667KB) (
1
)
为了提高TiO
2
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球磨-超声-水热法制备了TiO
2
/C/BP复合负极材料,测定了材料的循环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掺杂石墨、黑磷后,二氧化钛晶型不受影响,TiO
2
/C/BP复合材料颗粒分散性得到改善、交流阻抗减小、导电性明显增强,与纯TiO
2
相比,电流密度为100 mA/g,首圈放电比容量由320 mA·h/g提高到502 mA·h/g,第3圈放电比容量由175 mA·h/g提高到335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纯TiO
2
的放电比容量降至98 mA·h/g,而TiO
2
/C/BP的放电比容量仍维持在255 mA·h/g,放电比容量保持率明显提高,库伦效率的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电沉积法从废弃FCC催化剂中回收稀土元素的研究
收藏
何玲, 孙福海, 徐琪鹏
现代化工. 2021, (
5
): 108-113.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3
摘要
(
732
)
PDF
(2521KB) (
1
)
为缓解稀土资源紧缺的现状,提出一种利用电沉积从废弃的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催化剂的浸出液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杂质铝对稀土回收的影响,回收所得混合稀土纯度可达96.57%,总的稀土回收率为85.39%。通过添加络合剂氨基乙酸可以促使稀土离子沉积时的电位正向移动,杂质铝沉积电位负向移动,增大两者的电位差,实现稀土与非稀土元素的有效分离。同时阐明了稀土回收的电沉积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效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耐盐性能研究
收藏
李彦, 李红, 王帆, 屈撑囤
现代化工. 2021, (
5
): 114-11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4
摘要
(
703
)
PDF
(4861KB) (
1
)
以原油降解率为目标,考察了5株石油烃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情况,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中间苍白杆菌3株菌接种量以体积比1:1:1混合后,原油降解率最高达74.1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对饱和烃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中间苍白杆菌只能够降解部分烷烃。探究了不同盐度对筛选出的3株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培养基中盐质量浓度从10 g/L上升到50 g/L时,3株菌均能生长,随着含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菌株浓度依次减少,生长活性减弱,细胞膜通透性变大,细胞失水,导致细胞表面出现褶皱和凹痕,细胞壁变薄,细胞质减少,严重影响了细胞的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填料组成及微观结构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离效果研究
收藏
徐灿, 赵燕燕, 邱心宇, 高原
现代化工. 2021, (
5
): 120-124.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5
摘要
(
682
)
PDF
(8509KB) (
1
)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细胞构建过程中产生信号肽和N-2、N-22截短型等多种杂质,分离纯化难度大。以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和交联琼脂糖(AG)3种不同基质(matrix)的阴离子交换填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填料基质、表面微观结构与层析分离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MMA强阴离子交换填料对分离GLP-1具有高选择性;粒径均匀度、机械强度以及表面孔径对样品分离效果具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过冷度对低液位池沸腾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崔文彬, 王茂州, 苏风民, 吴桂涛
现代化工. 2021, (
5
): 125-131.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6
摘要
(
762
)
PDF
(13192KB) (
1
)
以铜片为基板,采用两步电镀法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疏水特性的微纳结构A、B 2个表面,与常规铜表面一并应用于低液位过冷池沸腾,过冷度分别保持在0、20℃和40℃。实验结果表明,与饱和沸腾不同,液位降低并未明显提高沸腾传热系数,3个表面的传热系数在40℃过冷度情况下还出现了降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过冷情况下液位降低虽然会形成超大气泡,在高功率时抑制气泡脱离或在低功率时增加气泡扰动,同时导致流体的温度梯度减小、单相对流换热效果减弱,致使沸腾传热系数降低。受超疏水润湿性和较大汽化核心密度的影响,液位降低时A表面饱和沸腾传热系数提升效果最佳,过冷沸腾传热系数也未严重恶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含磺酸基氟碳共聚物油田酸化缓速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收藏
王立静, 马清杰, 王磊, 冯新根
现代化工. 2021, (
5
): 132-136,14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7
摘要
(
682
)
PDF
(1997KB) (
2
)
为了优化酸液体系缓速性能、增加酸化渗透距离、提高油田生产效率,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全氟丁基乙基碘化铵(FBA)为单体,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新型含氟共聚物缓速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n
(AM):
n
(AMPS):
n
(FBA)为56.3:7.2:1.4、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5%、反应温度为50℃、pH为6.0、单体质量分数为20%、反应时间为6 h。通过酸岩反应测试,在90℃条件下,与空白盐酸相比,平均酸岩反应速率从3.97×10
-3
g/(cm
2
·s)降低到5.81×10
-4
g/(cm
2
·s),且与耐酸减阻剂配伍性良好;在140℃条件下,动态平均酸岩反应速率为2.46×10
-4
g/(cm
2
·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碳纳米球纤维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收藏
吕妍妍, 刘菲, 白改玲, 杨妍
现代化工. 2021, (
5
): 137-14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8
摘要
(
720
)
PDF
(6544KB) (
2
)
将一维纳米纤维素纤维(NCFs)作为MoS
2
的有效分散剂,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高温碳化过程制备碳纳米球纤维(CNPFs)/MoS
2
纳米杂化气凝胶电极材料。利用SEM、EDS、FT-IR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杂化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定量的NCFs是MoS
2
的稳定分散剂,可以有效阻碍MoS
2
纳米片层的团聚。所制备的CNPFs/MoS
2
杂化气凝胶电极材料在0.5 A/g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66.84 F/g,而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收藏
江悦, 尚宏周, 王皓卿, 袁飞, 韩利华, 孙晓然
现代化工. 2021, (
5
): 143-147,15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29
摘要
(
674
)
PDF
(3199KB) (
2
)
以磁性碳纳米管(Fe
3
O
4
/MWCNTs-COOH)为基质,壳聚糖(C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Pb
2+
为模板,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一种新型铅离子印迹材料(ⅡPs)。利用FT-IR、XRD、TG、SEM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UV-Vis和AAS研究了ⅡPs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ⅡPs对Pb
2+
平衡吸附量为33.60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竞争离子Cu
2+
和Cd
2+
存在时,Pb
2+
/Cu
2+
和Pb
2+
/Cd
2+
的选择系数分别为7.62和6.0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微波促进卤素交换氟化反应合成邻氟苯腈的研究
收藏
刘建武, 严生虎, 张跃
现代化工. 2021, (
5
): 148-15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0
摘要
(
654
)
PDF
(1498KB) (
1
)
以邻氯苯腈(OCBN)和氟化钾为原料、
N,N
-二甲基丙烯基脲(DMPU)为溶剂、四苯基溴化膦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微波反应器中通过卤素交换氟化合成邻氟苯腈(OFBN)。考察了加热方式、溶剂及其用量、催化剂、物料摩尔比、温度和时间等对氟化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n
(邻氯苯腈):
n
(KF)=1:3、溶剂
V
(DMPU)=20 mL、微波功率
P
=300 W、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4 h,此时邻氯苯腈转化率达85.8%,邻氟苯腈收率达71.5%。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辐射可以加快卤素交换氟化反应速率,提高产品收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L
-天冬氨酸离子液体催化不同脂肪酸酯化的实验研究
收藏
汪文伟, 赵振兴, 郑礼, 韩本勇, 王昌梅, 张无敌, 尹芳, 许玥, 杨斌, 赵兴玲, 吴凯, 柳静, 杨红, 刘士清
现代化工. 2021, (
5
): 153-15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1
摘要
(
726
)
PDF
(1480KB) (
1
)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天冬氨酸硫酸盐离子液体[Asp]HSO
4
催化月桂酸和硬脂酸酯化制备相应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醇与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以及[Asp]HSO
4
用量对脂肪酸甲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月桂酸为原料,在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65℃、
n
(甲醇):
n
(月桂酸)为3:1以及[Asp]HSO
4
质量分数为5%时具有较为优良的催化效果,催化效率可达到91.09%;以硬脂酸为原料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55℃、
n
(甲醇):
n
(硬脂酸)为5:1以及Asp]HSO
4
质量分数为5%,催化效率可达到93.16%。该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催化效率仍然可达到90%以上,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收藏
安英杰, 王若琳, 李田田, 徐玉枫, 牛春梅
现代化工. 2021, (
5
): 158-16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2
摘要
(
783
)
PDF
(5313KB) (
1
)
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与
β
-环糊精(
β
-CD)为原料,采用优化后的非均相反应制备高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OS-
β
-CD)。通过FT-IR分析改性前后样品特征峰的变化表明,成功合成出了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通过TGA分析发现,改性后样品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但耐热稳定性仍能满足其在多种领域中的应用。与
β
-环糊精相比,OS-
β
-CD在冷水中的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提高,OS-
β
-CD质量分数为15%时,溶液的透光率仍高达90%。随着分子链段中辛烯基琥珀酸阴离子基团引入量的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最低可达44.09 mN/m,同时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和支化度的提高抑制了OS-
β
-CD分子的重新排列,促进了酯化物溶液的耐冻融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铜源阴离子对CuY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收藏
王玉春, 刘赵荣, 谭超, 孙鸿, 李忠, 薛雨佳
现代化工. 2021, (
5
): 163-16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3
摘要
(
642
)
PDF
(1934KB) (
1
)
利用NH
4
Y分子筛与铜源间的固相反应制备CuY催化剂,选用5种铜源调控CuY的织构特点及催化剂上铜物种的化学状态,并考察了CuY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利用XRD、H
2
-TPR和NH
3
-TPD等表征手段对CuY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Cu(NO
3
)
2
为铜源制备得到的CuY-N上,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
STY
DMC
)为137.4 mg/(g·h);以CuCl
2
为铜源制备的CuY-C上无CuO
x
物种,其催化活性比CuY-N差;以Cu(COOCH
3
)
2
为铜源制备得到的CuY-AC催化活性更差;以CuSO
4
为铜源制备的CuY-S几乎没有催化活性;而以Cu(acac)
2
为铜源制备的CuY-acac活性最佳,
STY
DMC
达到267.3 mg/(g·h)。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单宁酸/BiOCl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收藏
汪山, 李倩, 顾文秀, 宋启军, 滕跃, 邹路易
现代化工. 2021, (
5
): 168-173.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4
摘要
(
681
)
PDF
(2683KB) (
2
)
采用单宁酸(TA)改性BiOCl(BOC),一步水热法制备新型复合材料TA/BOC。通过XRD、SEM、XPS、FT-IR、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吸光性能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TA/BOC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和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BOC,其中TA/BOC-0.08的催化活性最优。最佳条件下,TA/BOC在30 min内催化降解RhB的降解率达95%以上;重复使用5次,催化性能无明显衰减。TA/BOC通过光敏化作用实现对RhB的高效率可见光降解,其中·O
2
-
是可见光敏化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内酯型槐糖脂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收藏
马晓静, 孟莉, 张慧敏, 韩建, 姚日生
现代化工. 2021, (
5
): 174-178,181.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5
摘要
(
683
)
PDF
(2718KB) (
1
)
内酯型槐糖脂(LSL)是具有良好抗癌效果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但其亚微乳剂型不能发挥良好的抗癌效果。制备了内酯型槐糖酯固体分散体(LSL-SD),并以载药量和溶出度为筛选标准。以醋酸纤维素(CA)为载体、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2时,采用熔融-溶剂法制备的LSL在模拟胃液中的溶出度由45.0%提高到98.5%,证明LSL在LSL-SD中的溶出度大幅度提高。利用FT-IR、TG、DSC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SL-SD的物理结构和表面性能被改变,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于载体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交联度聚苯乙烯微球聚合工艺的研究
收藏
刘凯, 张化哲, 谢贵堂, 姜志国, 蒋国昌, 姚明
现代化工. 2021, (
5
): 179-181.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6
摘要
(
746
)
PDF
(1322KB) (
2
)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合成了主要粒径范围为0.425~0.850 mm的高交联度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和水油质量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采用分段升温且增加低温段反应时间,搅拌速率为110~130 r/min,主分散剂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为0.076%,助分散剂磷酸三钙(TCP)质量分数为0.053%,水油质量比为(2~2.6):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常压SO
3
微热爆技术在丹皮酚提取中的应用
收藏
吴欢, 汪水玲, 姚日生, 邓胜松, 朱慧霞
现代化工. 2021, (
5
): 182-185,190.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7
摘要
(
656
)
PDF
(3107KB) (
1
)
采用常压SO
3
微热爆技术对丹皮进行预处理,再经过水蒸气蒸馏提取丹皮酚,相比于仅水蒸气蒸馏提取丹皮酚的提取率提高了13%左右。利用元素分析和HNMR对提取的产物进行表征,证明该技术对丹皮酚的质量没有负效应;同时通过SEM对预处理前后的丹皮进行组织结构观察发现,微热爆技术使丹皮表皮结构脱落甚至内部的筛管破裂,从而有助于溶剂进入提取丹皮酚。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浸泡时间为1 h、颗粒粒径为0.85 mm、蒸馏时间为2.5 h,此时,丹皮酚提取产率达到近9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相反转法制备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乳液的研究
收藏
马珂珂, 程相林, 赵建宏, 王建设, 孙世昌, 周鹏举, 李蒙, 王晨
现代化工. 2021, (
5
): 186-190.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8
摘要
(
689
)
PDF
(5034KB) (
1
)
为提高醇酸树脂性能,制备了干燥速率快、硬度高、低VOCs的乳液,采用相反转法制备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乳液,探究了乳化温度、碱加量、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N,N
-二甲基甲酰胺质量为5.3 g/(400 g树脂)、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乳化温度为85℃、剪切速率为5 000~7 000 r/min时,制备的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乳液稳定性好,漆膜的干燥、耐水等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石化剩余污泥的酶解预处理技术研究
收藏
章继龙
现代化工. 2021, (
5
): 191-196.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39
摘要
(
673
)
PDF
(1592KB) (
1
)
酶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能加速厌氧消化。采用
α
-淀粉酶、枯草杆菌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其复合酶系处理石化剩余污泥。结果表明,酶的最优投加量为40 mg/(g TSS),筛选出2种效果最佳的单酶并按比例复合,结果发现,
m
(
α
-淀粉酶):
m
(中性蛋白酶)为1:3时,35℃作用16 h后,SCOD增加至3 775.84 mg/L,氨氮质量浓度增加至292.09 mg/L,磷质量浓度增加至2.83 mg/L,VS去除率提高至32.3%。为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促进剩余污泥减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Fe
3
O
4
/PEDOT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多种性能研究
收藏
倪训伟
现代化工. 2021, (
5
): 197-202.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0
摘要
(
676
)
PDF
(6093KB) (
2
)
利用两步法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聚合(3,4-二氧乙基噻吩)(Fe
3
O
4
/PEDOT)复合材料,并考察了稳定剂PVP、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利用XRD、EDX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还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磁以及吸波性能等。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涂层厚度为4 mm时,最大反射损耗为-12 dB,复合材料的矫顽力为94.2 Oe,饱和磁化强度为64.6 emu/g,剩磁为7.3 emu/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业技术
Select
利用Aspen Hysys优化常压塔操作条件生产高闪点喷气燃料
收藏
万子岸, 周媛, 王亦成, 吴灵燕, 王万真, 侯经纬
现代化工. 2021, (
5
): 203-207.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1
摘要
(
733
)
PDF
(2330KB) (
1
)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对250万t/a常减压蒸馏装置进行建模,通过改变常压塔操作条件研究了如何生产高闪点喷气燃料。将建好的常减压模型模拟数据与炼厂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常减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常减压模型考察了常压塔各操作条件对常一线产品闪点的影响,发现常顶油抽出量和常压塔各循环取热分配比例对常一线产品闪点影响最大。通过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制定了一套用于生产闪点在60℃的高闪点喷气燃料的操作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产品探索研究
收藏
许海龙, 徐岩峰, 张翠侦, 宋君辉
现代化工. 2021, (
5
): 208-211,216.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2
摘要
(
694
)
PDF
(1842KB) (
1
)
以中海油某炼厂加氢裂化装置尾油为原料,采用该炼厂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段反应器现用催化剂,进行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温度下均无法制备出高黏度指数(>100)且倾点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在反应压力15 MPa、空速1.0 h
-1
、氢油体积比800:1、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段反应温度分别为330、240℃条件下,加氢生成油300~380℃馏分段(收率18.48%)和>380℃馏分段(收率36.79%)分别可以达到食品级白油(GB 1886.215—2016)、化妆品级白油(NB/SH 0007—2015)产品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催化裂化装置掺炼废甲醇的可行性探索
收藏
卢德庆, 辛靖, 朱元宝, 任绪金, 苏梦军
现代化工. 2021, (
5
): 212-216.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3
摘要
(
687
)
PDF
(1788KB) (
2
)
某公司POX合成气甲醇洗装置外排废甲醇约3 000 t/a,定量分析其中含有杂质质量分数苯为41.97%、甲醇为57.88%。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进行废甲醇催化裂化实验,在剂醇比为9和525℃反应温度下,气体产品中C
3
~C
4
液化石油气收率为3.86%,C
5
~C
5
+
轻汽油收率为4.76%;液体收集系统的轻质油品收率为13.99%。催化裂化装置掺炼废甲醇比例以3%~4%最佳,液化石油气收率可提高2.0%~2.5%,其中烯烃收率可提高1%~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含盐废水减量化及零排放方案初探
收藏
伦宇龙, 周新河, 李茸, 涂永成, 王川, 郝楠楠
现代化工. 2021, (
5
): 217-221,225.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4
摘要
(
684
)
PDF
(2771KB) (
2
)
应某企业中水回用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需求,通过试运行来验证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通过对零排放项目常采用的预处理技术、微滤技术、膜分离技术、电渗析技术、MVR、分盐等技术逐一分析其作用原理及实际应用,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催化裂化轻汽油碳五烯烃叠合工艺分析
收藏
余华
现代化工. 2021, (
5
): 222-225.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5
摘要
(
646
)
PDF
(1474KB) (
2
)
为满足国家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要求,降低催化裂化轻汽油中烯烃含量,以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采用烯烃叠合工艺生产异构化烯烃,异构化烯烃的加氢产物作为汽油组分,生产出高辛烷值的叠合汽油。运行分析结果表明,叠合反应放热剧烈,控制反应温度是关键点,进而提高叠合的选择性;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经叠合反应后,轻汽油的密度增加,饱和蒸汽压降低118 kPa,轻汽油的RON辛烷值提高约1.09个单位,终馏点可控制在195℃以内,生产出合格的叠合油满足车用汽油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预硫化型FF-66/FC-20催化剂组合应用生产国Ⅵ低凝柴油
收藏
潘登, 杨乾坚, 常安, 刘磊
现代化工. 2021, (
5
): 226-229.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6
摘要
(
760
)
PDF
(1383KB) (
1
)
为实现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选择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加氢精制催化剂FF-66替换原加氢精制催化剂FF-36,与加氢裂化催化剂FC-20组合使用生产国Ⅵ低凝柴油。结果表明,采用FF-66/FC-20组合催化剂处理催化柴油、焦化汽油和直馏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平均硫含量为2 742 μg/g),标定工况下的柴油产品硫含量降低至4.5 μg/g,氮含量降低至0.35 μg/g,多环芳烃质量分数降低至3.3%,十六烷值提高了3.5个单位,凝点降至-24℃。说明FF-66/FC-20催化剂活性匹配良好,具有优异的脱硫、脱氮性能和十六烷值增值能力,能够满足柴油加氢改质异构降凝装置生产国Ⅵ低凝柴油的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分壁塔分离萘及其加氢产物的稳态研究
收藏
张成刚, 潘鹤林, 黄婕
现代化工. 2021, (
5
): 230-234.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7
摘要
(
714
)
PDF
(1744KB) (
1
)
为高效分离萘及其加氢产物,设计了具有节能潜力的分壁塔并分析了分离状态和分离过程。首先,对分离过程进行简捷计算,得到各个区域所需最小蒸汽量;再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分壁塔四塔模型,并对四塔模型以TAC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设计和操作参数;最后对分壁塔分离萘及其加氢产物的分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隔板左右两侧温差较大,最高达13.8 K;反式十氢萘和萘在全塔中不存在返混,而顺式十氢萘和四氢萘在预分离段的返混不可避免,但在主塔中不存在返混;可通过分液比控制侧线中杂质比;侧线中杂质易分离时,分液比对侧线产品的影响更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测试
Select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高粱中多酚种类
收藏
刘文义, 那平, 潘玉福, 乔斌
现代化工. 2021, (
5
): 235-240.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8
摘要
(
702
)
PDF
(1491KB) (
1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Q-TOF)分析高粱多酚的方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为0.1%甲酸的H
2
O,流动相B为体积分数为0.1%甲酸的乙腈,流动相梯度A 0~20 min 85%~40%、20~23 min 40%~10%、23~28 min 10%~10%、28~30 min 10%~85%、30~37 min 85%~85%;流速0.2 mL/min,进样量5 μL,柱温30℃。质谱条件为:负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2.6 kV,干燥气温度180℃,干燥气流量6 L/min,辅助气压力0.08 MPa,质荷比采集范围100~1 200
m/z
,碰撞能量为35 eV。对5种高粱所含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0种高粱多酚,包括10种酚酸类物质、3种原花青素、7种酚酸类衍生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压密闭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赤泥中主量、次量与痕量元素
收藏
陈硕, 李兵, 谭海军, 胡振光, 庄秀梅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1-244.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1.05.049
摘要
(
690
)
PDF
(1336KB) (
1
)
采用高压密闭的方法对赤泥进行样品消解,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赤泥中主量、次量与痕量元素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作条件,分析了基体效应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筛选并确定了各元素的分析谱线,探究了酸度效应、元素之间的干扰等情况。结果表明,本法加标回收率在92.1%~110.2%,检出限在0.000 559~0.083 916 mg/L,可很好地满足实际分析检测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报道
Select
巴斯夫携可持续解决方案与中国客户“智”造新未来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5-245.
摘要
(
571
)
PDF
(1320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朗盛重点展出工程塑料、塑料阻燃和塑料着色创新解决方案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6-246.
摘要
(
519
)
PDF
(1489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SABIC推出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应对后疫情时代行业需求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7-247.
摘要
(
517
)
PDF
(1427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万华化学携多款创新材料亮相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8-249.
摘要
(
511
)
PDF
(900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金发科技重点展示其汽车、医疗、5G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解决方案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49-250.
摘要
(
545
)
PDF
(901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Arburg(阿博格)聚焦数字化、轻质结构、效率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50-250.
摘要
(
561
)
PDF
(883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罗姆推出新款宝克力Optical HT
收藏
现代化工. 2021, (
5
): 251-251.
摘要
(
551
)
PDF
(872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9035943号-37
版权所有 © 《现代化工》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