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发票与录用通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2010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15
全选
|
XAM
Select
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分析
马敬昆,蒋淑丽,蒋庆哲,宋昭峥,柯明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概括清洁发展机制(CDM)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CDM在我国的发展的问题,并指出把握CDM项目并积极参与其中能使我国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共同调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CDM也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01-06
Select
三丁基锡对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对饮用水安全的威胁
田峰,隋铭皓,张可佳,姚娟娟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三丁基锡的物化性质、它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毒性、工农业上的生产使用与限制、以及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状况,尤其对尚未受到重视的饮用水安全的威胁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07-05
Select
浅论化工园区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
其乐木格,韩漠,成喜峰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化工园区的概况、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化工园区应急救援的需要分析了建立化工园区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化工园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化工园区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12-03
XBM
Select
我国甘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现状及脱水技术改进
张琳叶,魏光涛,童张法,陈砺,区瑞琨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甘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必要性及其优势,详细介绍了甘薯燃料乙醇的工艺现状,并针对现行工艺中脱水技术的不足,通过实验探索提出一套完全由甘薯构成的燃料乙醇制备过程,重点改进了原工艺的吸附脱水技术,提高了甘薯的综合利用率,为工业化生产甘薯燃料乙醇的绿色工艺提供新思路。中图分类号:TS262.2;TS261.4;TQ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15-04
Select
合成分子筛母液及其利用研究
周继红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几种常用分子筛的合成原料、方法及母液组成;综述了合成分子筛母液对后续合成的影响;阐述了几种合成分子筛母液的回收利用工艺及应用,并对其回收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图分类号:TE6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19-06
Select
非晶相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延伟,刘长久,姚金环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晶态材料原子排列无序性强、结构缺陷多,内部含有大量配位不饱和原子和表面活性中心,是理想的高性能电极材料。本文综述了非晶相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描述了非晶相氢氧化镍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特性。提出了非晶相氢氧化镍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TM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25-03
Select
乙腈的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冯成,张月成,赵继全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腈可由一氧化碳氨化氢化、低级烃氨氧化或与氰基化物反应、乙醛肟脱水、乙醛氨化脱水、乙醇氨化脱氢或氧化以及乙酸氨化脱水等化学方法合成。按上述分类对化学合成乙腈各种方法所需催化剂的基本组成以及反应的基本工艺条件进行了简单介绍。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以及工艺的成熟程度,认为由一氧化碳、低级烃为原料制备乙腈需利用或伴生剧毒氰化物,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由乙醇氨化脱氢和乙酸氨化脱水法适于工业化生产。特别对乙醇氨化脱氢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并对工业化工艺流程进行了简介。中图分类号:TQ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28-05
Select
脂肪酸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包艳华,王庭慰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长链脂肪酸及其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物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非常廉价易得的一类有机相变材料。综述了脂肪酸固-液相变材料在潜热蓄热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常用脂肪酸相变材料及其低共熔混合物的热物性和热稳定性特点,指出了其强化传热方式,总结了国内外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Q050.425;TQ05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33-04
XCM
Select
丙烯改性合成C5石油树脂
张建雨,许剑杰,李祥,刘莲,沈春明,牛效沛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C5馏分和少量丙烯为原料,采用正离子聚合反应,合成出了更易于乳化制成施胶剂的改性石油树脂。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热聚温度130℃、热聚压力0.70MPa、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催化剂质量分数1.8%、溶剂体积分数40%,在该工艺条件下产品色相达到8(Gardnar级),收率大于52%,软化点小于80℃,熔融黏度250 mPa·s左右。中图分类号:TQ3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37-03
Select
高效稳定湿强剂PAE的制备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
熊联明,郭亮,陈小飞,严慧,胡臻恺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二乙烯三胺、己二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缩聚和交联反应合成了具有水溶性的阳离子热固性树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在酸胺摩尔比1.05∶1、加热温度170℃、催化剂用量2.5%、保温时间120min的条件下,得到出水率高、聚合度大、相对分子质量适宜的预聚体PA;在环氧氯丙烷与预聚体PA中的二乙烯三胺单元摩尔比1.5∶1、前期水与PA质量比2∶1、保温温度65℃的条件下,制得的PAE与市售PAE相比,稳定性增强,湿强效果明显提高。中图分类号:O6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40-04
Select
微晶纤维素超临界水解糖化的研究
巩桂芬,张明玉,邢立新,刘丹钰,黄玉东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420℃的盐浴温度下,在80g水中分别加入1~5.g的微晶纤维素,进行了纤维素超临界水解产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液比的增大,还原糖和己糖含量均升高,但液化率下降,最大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3.05g/L,对应的己糖质量浓度为7.12g/L,液化率50.6%,己糖产率为11.4%,电镜图片显示水解残渣的表面有大量的孔洞,同时形成了大量的球状颗粒。中图分类号:TQ3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44-04
Select
甘油法合成1,3-二(二甲基胺基-2-丙醇及其脱硫性能评价
汪友谊,单玉华,张元元,王桂敏,蒋志国,李明时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为原料,与HCl反应合成1,3-二氯-2-丙醇(DCP),DCP与二甲胺(DMA)反应可以制得1,3-二(二甲基胺基)-2-丙醇(BDAP),从而开发出基于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酸性气体脱除剂BDAP合成路线。在DMA/DCP摩尔比5∶1、80℃下反应4h后BDAP的收率可达80.6%,纯度达99.6%。在室温、常压吸收、80℃解吸的操作下,BDAP对H2S气体具有很好的循环吸收与解吸性能,其对H2S气体吸收能力是目前工业上所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4倍。中图分类号:TQ0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48-03
Select
含镁添加剂的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
张丽珍,杨骏,尹万香,李润生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添加剂含量的微球状沉淀型Fe/Cu/K/Mg/SiO2(Mg/Fe质量比0~0.11)催化剂。采用H2/CO体积比为2的合成气在523K、2.0MPa、2000h-1的条件下于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这一系列催化剂的F-T合成(FTS)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适量镁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催化剂FTS反应活性,增加稳定性,提高C5+、总烃的时空产率和C5~11汽油馏分段产物的选择性,降低CO2的选择性,抑制铁基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WGS)反应,但过高的Mg添加剂含量易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差,反应活性下降。结果表明,Mg/Fe=0.07的催化剂在该反应条件下,CO最高转化率达到90%,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整个运行期间,有效烃(C5+ +C=2~4)选择性在83%左右,甲烷选择性维持在8%左右。中图分类号:TQ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51-03
Select
零价钴作为骨架的介孔钴-氧化硅的制备
梁华根,廖世军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温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o2+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然后在氢气气氛下还原,得到介孔钴-氧化硅复合材料,并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还原之后的介孔材料表现出良好的介孔特征,孔径分布均一;还原温度高达650℃左右,在氧化钴-氧化硅复合材料中钴可能是以类似于硅酸钴的形式存在的;在还原制得的钴-氧化硅复合材料中,观察不到钴的微小晶粒的存在,表明钴可能是以金属原子或极其微小的晶粒的形态镶嵌在介孔复合材料中。中图分类号:O647;O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54-03
Select
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除氟性能研究
霍亚坤,黄霞,丁文明,党丹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制备的铁-镧复合氧化物颗粒吸附剂进行了除氟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最大吸附量为12.1mg/g,24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佳吸附pH是5~7。主要干扰离子影响顺序为HCO-3>HPO2-4>SO2-4>NO-3>Cl-。该吸附剂与颗粒活性氧化铝进行了连续吸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前者的穿透时间大大高于后者,前者动态吸附量为后者的3倍。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57-03
Select
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耐热性能表征
李亚斌,黄金田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沙柳木粉在催化剂存在下,以一定液比进行人工降解得到沙柳木粉降解液,并利用降解液与异氰酸酯制备了新型聚氨酯弹性体。初步表征了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该新型聚氨酯弹性体与其他弹性体相比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分解温度达527.8℃,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89℃。这种新型聚氨酯分子排列规整,趋于线型排列。中图分类号:TQ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60-03
Select
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安秋凤,窦蓓蕾,胡应燕,孙刚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丁酮肟(EtAO)进行完全封端,制得新型易去污整理剂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FPUA)。FPUA附着在纤维表面时纤维与空气的界面上富集着疏水的含氟链段,能使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46.5°,与油的接触角达到132°;当FPUA用量为1.5g/100mL H2O,使用100℃烘5 min后180℃高温焙烘2min的工艺时,疏水性达到95分,疏油等级6级,易去污可达到5级。中图分类号:TQ3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63-03
XDM
Select
废润滑油再生分子蒸馏窄分技术应用研究
尹英遂,冯明,黄卫星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废润滑油再生过程设计了多级分子蒸馏新工艺,进行了基础油馏分的窄分技术研究。以汽修厂废内燃机油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工艺验证,并在沙特石化产品公司废润滑油处理量3万t/a的再生厂中成功运用。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馏分代表性指标分别符合MVI100、MVI250和MVI350基础油技术标准,总体收率92.1%。实践表明,废润滑油再生分子蒸馏窄分工艺可靠,能够得到多种优质的基础油产品,且具有较高的得率,为进一步完善分子蒸馏技术在废润滑油再生中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中图分类号:TE624.2;TQ0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66-04
Select
填料塔中混合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沈洪士,张永春,陈绍云,姜鹏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填料塔中考察了常压下混合胺吸收剂[20%乙醇胺(MEA)+2%N-甲基二乙醇胺(MDEA),20%羟乙基乙二胺(AEE)+2% MDEA]对CO2的吸收与解吸效果。同时测得了AEE+MDEA混合胺体系吸收剂脱除空气中体积分数约10%的CO2的体积总传质系数KGav的近似值,并考察了进口气体中CO2摩尔流量、气体流量、液体流量等因素对KGa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EE+MDEA吸收效果明显好于MEA+MDEA,并且二者解吸效果相同;KGav随CO2摩尔流量、气体流量、液体流量增大而增大。中图分类号:TQ028.31;TQ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70-04
Select
集成创新热压过滤干燥固液分离技术的研究
周明远,于伟,关杰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集成创新热压过滤干燥固液分离技术原理及其简捷、节能和高效的技术特点,介绍了以干燥压滤机为核心的工艺系统和干燥压滤机的主要结构。以锐钛银白珠光颜料为试样,试验研究了系统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干燥板温度85℃,热压干燥时间60min,滤饼最终水分质量分数14.8%,产品脱水分离周期由原工艺的17.5h缩短至1.5h,节约能耗37%。中图分类号:TQ028.53;TQ05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74-04
Select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的关键控制及其实现方法
杜松,范怿涛,张俊杰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介绍了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并分析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难点及解决方法。最后以河南顺达科技有限公司产能20万t/a低压法醋酸项目为例,说明了控制方案在此项目上的成功应用。中图分类号:TQ351.274;TQ225.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78-03
Select
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合成的中试研究
周兆良,许青青,阳永荣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酐为原料,水为介质,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钠盐,再向混合体系通氯气,亲电取代得纯度大于72%(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单钠盐。然后经酸化、脱水、精馏。中试规模制备了纯度大于98.5%(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酐。探索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体系的pH4.5~5.5、水/苯酐质量比2.0~2.2、反应温度55~65℃、通氯速度30~50L/min,反应时间180~220min。苯酐转化率84.4%,总收率50%~60%。中图分类号:TQ0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81-04
XMM
Select
层次分析法评价电石渣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研究
邓琪,王琪,黄启飞,汪群慧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从经济、环境和资源化3个影响因素建立电石渣资源化途径优选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以山东某化工厂生产废物电石渣为研究案例,从电石渣组成成分与含量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电石渣各资源化途径独特要求,探讨电石渣资源化特性与资源化途径的密切关系,拟合出电石渣的各种资源化特性,作为结构模型中的资源化因子。然后分别对模型中的3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化处理,最终实现电石渣资源化途径优选的决策评价。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85-06
XIM
Select
开发导向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JM
Select
国外动态
. 2010, 3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刊号:ISSN 0253-4320
国内刊号:CN 11-2172/TQ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编辑:《现代化工》编辑部
国内邮发代号:82-67
国内定价:60元/本 720元/年
国外定价:360美元/年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更多...
《现代化工》著作权许可协议
《现代化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现代化工》论文模板
《现代化工》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