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1-15
  

  • 全选
    |
    XAM
  • 翁云宣,金兰英,许国志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直面我国“三农”、能源和环境三大主题,是世界发展之大势和新兴的产业。介绍了我国生物基与生物分解塑料的发展现状,重点对化石基生物分解塑料和可再生材料基生物分解塑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生物分解塑料入市前应该做好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和产品质量认证等准备工作。中图分类号:TQ-9;TQ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02-04
  • 王伟宏,李春桃,王清文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一类环保型材料。本文介绍了WPC的特点、主要用途、国内外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并重点指出了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图分类号:TQ-9;TQ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06-05
  • 夏黎明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生物技术对植物纤维原料进行转化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素酶的生产、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乳酸、2,3-丁二醇及木糖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216;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11-04
  • XBM
  • 王银豪,蒋学,黄丹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目前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AGET ATRP又是在传统ATRP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摒弃ATRP一些缺点的新型活性/可控聚合方法。重点介绍了AGET ATRP反应的机理、引发体系、催化体系、还原剂、反应介质及反应条件,以及对AGET ATRP技术的前景与展望。中图分类号:TQ31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15-05
  • 孙绍晖,孙培勤,陈俊武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氢能可作为汽车清洁能源替代石油等碳基能源,但目前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氢气是不可持续的。通过热解、电解、光解和生物质化学分解等途径可以由太阳能制取可再生氢气。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光生物法生产可再生氢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计算了几种光生物法制氢工艺的太阳能氢气(STHs)转换效率,对比分析了近10年来该技术工业可行性的经济技术评估结果,并估算了光生物法生产可再生氢能的全生命周期(LCA)CO2排放指标。中图分类号:S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20-05
  • 吴耀国,李建国,刘保超,胡思海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并被认为是可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但为避免引起新的污染,需控制其投放剂量。综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匹配及水化学组分调节等方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而实现减少表面活性剂投放量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25-05
  • 司西强,夏道宏,项玉芝,周玉路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汽油加氢过程中,原料中存在的烯烃和加氢脱硫生成的硫化氢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醇和其他硫化物等二次硫化物,使加氢脱硫后油品中硫醇硫及总硫含量升高,这对生产清洁汽油是一个严重的障碍。综述了汽油加氢精制过程中生成二次硫化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该反应的重要性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30-05
  • 唐豪,马新国,乐伶聪,刘应菊,孙炜鹏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钛酸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为了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提高量子产率,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及复合半导体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分别从实验制备及掺杂后的光催化特性入手,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了钛酸纳米管改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TQ426;O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35-06
  • XCM
  • 李贵贤,余华,马重华,滕志君,宋维维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P-Mo-V杂多化合物(Cpyr)3+x PMo12-xVxO40·nH2O(其中Cpyr=(C16H32C5H4N)+,x=0、1、2、3),并表征了其结构。以磷钼钒杂多化合物为相转移催化剂,用w(H2O2)=50%的双氧水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溶剂的类型和反应条件对乙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即乙苯25mmol、催化剂0.2mmol、w(H2O2)=50%的H2O2 0.1mol、在70℃反应8h、溶剂乙酸25mL,乙苯的转化率达到80.75%、苯乙酮的选择性达到81.46%。中图分类号:TQ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41-03
  • 黄紫洋,文新宇,李鹏,林雯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自制的2种疏水性复合电极(M-PTFE,M=Ni、Zn)分别应用于环己醇的电化学氧化和环己酮的电化学还原,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和电极稳定性,结果表明环己醇电化学氧化的转化率达92.5%和环己酮电化学还原的转化率达94.6%。中图分类号:TQ1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44-03
  • 余兰兰,余宏伟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进行改性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探讨了污泥吸附剂在SO2-O2-H2O(g)-N2体系的吸附机理。负载质量分数为5% MnO2的吸附剂性能较好,在SO2入口质量浓度为2 021.38 mg/m3、O2质量分数为12%、H2O(g)质量分数为12%、气体流速为2.13m/min和温度60℃的条件下,污泥吸附剂的脱硫效率为93.6%,吸附容量为66.8mg/g。水蒸气存在时,过渡金属氧化物MnO2较强的氧化性促进了对SO2的化学吸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47-04
  • 尹常杰,张秋禹,尹德忠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乳化剂,在室温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高硅含量共聚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对乳液粒径、粒径分布以及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可得到硅质量分数为14.3%、粒径为79.32nm、粒径分布为19nm的共聚乳液。共聚乳液钙离子和酸值稳定性分析表明,乳液稳定性较好。中图分类号:TG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51-03
  • 宋华,唐龙,武显春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镍质量分数为7%、镍硼摩尔比为1∶34的负载型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B以非晶态的形式负载在γ-Al2O3载体上;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晶化温度应在240~440℃;最佳活化温度在200~260℃。在反应压力0.5MPa、氢苯比4、空速1.0h-1的条件下,反应温度高于160℃时,苯加氢制环己烷产率均为100%。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54-03
  • 黄智,李玉英,龙腾发,陈孟林,何星存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分别采用NaBH\4、葡萄糖和水合肼3种不同还原剂制备Cu2O/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考察了其对可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法制备的Cu2O颗粒均匀,晶型呈完整正八面体型,在可见光、75min内可使质量浓度为100mg/L、体积100mL的X-3B脱色率达到72.4%,COD降解率达到66.7%。中图分类号:TQ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57-03
  • 宋国君,高利,李培耀,谷正,李汉华,单春鹏,杨晓宇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机械混炼法制备了天然橡胶/顺丁橡胶/有机蒙脱土(NR/BR/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OMMT可明显提高橡胶基体的耐油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混炼胶的焦烧时间(Ts)和正硫化时间(T90),起到了促进硫化作用。轮胎胎面胶配合显示,OMMT与炭黑并用补强NR/BR共混胶,明显改善其力学性能与耐磨耗性能。中图分类号:TQ3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60-03
  • 李学超,吴学明,唐安斌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水为溶剂,在添加乳化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合成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ERL-4207),其中DCPD的转化率可达到99.99%,ERL-4207的选择率达到88.03%。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环境友好,且催化剂可方便回收并重复利用。中图分类号:O623.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63-03
  • 彭霏,蔺丽,方能虎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氯丙烷(EPIC)和三甲胺(TMA)为原料,碘化钾为催化剂,在乙醇介质中常温下合成了高活性醚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GTA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EPIC)∶n(TMA)∶n(KI)=1∶03∶0.02,反应温度20℃,总反应时间4h,在此优化条件下收率可达87.1%。中图分类号:TQ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66-02
  • 金欣,刘国兵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手性膦配体(2S,4S)-2-二苯膦甲基-4-二苯膦基四氢吡咯(PPM)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氨基酸型两性水溶性手性膦配体的前体。首先以(2S,4S)-N-Boc-2-对甲苯磺酰氧甲基-4-对甲苯磺酰氧基四氢吡咯(1)为起始原料与二苯基膦化钠反应,再经膦硫化得到(2S,4S)-N-Boc-2-二苯硫膦甲基-4-二苯硫膦基四氢吡咯(2),收率67.2%;化合物2用过量的三氟乙酸处理脱去Boc保护基得到(2S,4S)-2-二苯硫膦甲基-4-二苯硫膦基四氢吡咯(3),收率94.0%;化合物3与N-Boc-L-天冬氨酸-4-苄酯缩合得到(2S,4S)-N-[(2′S)-2′-叔丁氧酰胺基-3′-苄氧酰基丙酰基]-2-二苯硫膦甲基-4-二苯硫膦基四氢吡咯(4),收率95.8%;化合物4再用三溴化硼脱去保护基得到目标产物(2S,4S)-N-[(2′S)-2′-氨基-3′-羧基丙酰基]-2-二苯硫膦甲基-4-二苯硫膦基四氢吡咯(5),收率54.2%。中图分类号:TQ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68-03
  • XDM
  • 王焕煜,王仁远,夏剑忠,刘春法,孙剑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莱托尔(Litol)系统加氢反应机理,提出了“氢油反应当量比”的概念,指出了要维持莱托尔系统正常运行,必须保持足够的氢油反应当量比,当粗苯原料中甲苯、二甲苯等重组分含量增加时,要相应地增加氢/油摩尔比;实践证明其既能保证莱托尔系统加氢催化剂正常运行,又能保证装置运行的经济性,解决了莱托加氢装置加氢催化剂出现早期活性下降现象的问题。中图分类号:O64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71-03
  • 李恩科,程相利,苍大强,石焱,李茂静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炼焦过程中产生排放的多环芳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超声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单煤、配煤炼焦各阶段产生的16种PAHs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升温初期的1~4h内PAHs的产生量最多,其中具有四环结构的居多,具有“三致”作用的苯并[a]芘超标排放,是PAHs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中图分类号:O625;TQ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74-04
  • 方红霞,潘健,吴强林,屈超,周逸风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酚为液化试剂,在低温和低浓度酸催化剂的条件下对竹粉进行选择性酚化,优化获得热化学高值转化竹材或竹材下脚料的配方与工艺。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竹粉在热化学酚化条件下发生了降解反应,并产生了具有新取代基的苯环结构的酚化产物。竹粉中的无定形组分(部分纤维素组分、半纤维素组分)和木质素组分完全被酚化,得到了具有很好流动性的高活性酚化液,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环保型酚醛胶,并获得中试产品。而未被酚化的残渣为高度结晶的竹纤维素,经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竹纤维素微粉。同时探讨了竹材分离转化的机理。中图分类号:S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78-04
  • 王宏力,杨晓刚,刘兴,孟伟,白应分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介绍了用于光催化氯化工艺生产氯化石蜡-52过程中新开发的氯化物料釜内外自循环换热技术。该项技术符合空心式鼓泡反应器内气液运动规律,具有良好的传质、换热效率,与常用的物料强制外循环换热技术相比,不需使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循环泵,可以节省投资和维修费用,具有降低电耗等优点。中图分类号:O6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82-03
  • 陆锡满,周三平,晏莱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型均流填料塔设备,在Φ600 mm的圆形冷模实验塔中,以空气-水-CO2为工质进行了CO2解吸试验,利用滴定法测定了多种气液负荷下新型均流填料塔的传质性能,并在相同工况下与鲍尔环填料塔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喷淋密度下,新型均流填料塔与鲍尔环填料塔相比,液相传质单元高度降低了19%以上;随着喷淋密度的降低,液相传质单元高度降低更加显著。在正常操作范围内,新型均流填料塔的传质效率远高于鲍尔环填料塔,是一种传质性能优良的新型填料塔设备。中图分类号:TQ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85-03
  • XOM
  • 王宏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环保电镀工艺酸性镀锌溶液存在严重杂质干扰时,传统测试方法就无法准确测定镀液中各主盐的含量。本文中提出了一组新型测试方法,测定了镀液中ZnCl2、KCl及H3BO3的含量。通过与传统方法测试结果比较表明,新方法步骤简便、快捷,消耗低,精度高,在实际生产中效果很好。中图分类号:O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88-02
  • XGM
  • 程海涛,李军生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旨在通过化学革新来推动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研究与发展。着重介绍了第八届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4个奖项项目,分析了获奖项目的创新和价值,简述了第三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留学生授予奖获得者及贡献。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1-0090-04
  • XJM
  • . 2010, 3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