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9-07-15
  

  • 全选
    |
    XAM
  • 贡长生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磷系新材料是一类高技术多功能材料,作为微电子工业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学材料和特种阻燃料等在高新技术领域里具有重要的应用。详细论述了磷系高技术材料国内外的发展概况,重要品种的制备和应用,对加快我国磷系高技术材料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中图分类号:TQ126.3;TQ26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01-07
  • 李哲,杨海芳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燃料可持续生产国际准则(草案)》的出台,预示着生物燃料利用的规范性进入新的阶段,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将由分散的国家规范上升到统一的国际规范,由单一的技术规范拓展到综合的全过程评估,由关注产品的可获得性发展到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燃料的可持续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重视和讨论。实现我国生物燃料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抓好生物原料选择、应用技术研发示范、生产质量管理、销售渠道设置、投融资渠道、环境保护6个环节。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08-04
  • XBM
  • 唐喆,芮蕾,张颖,郭庆祥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藻制取生物燃料的最新进展,对利用微藻制取生物柴油、热裂解油、生物氢气以及从微藻中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总结与概括,并将微藻与其他能源作物制取的生物燃料作比较,指出微藻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另外提出应从生物、化学和工程3个方面同时入手,以解决当前利用微藻制取生物能源所存在的问题。中图分类号:S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12-06
  • 郑淑琴,韩勇,戴亚丽,钱东,任劭,廖德忠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以黏土类矿物合成沸石分子筛的特点,分别介绍了高岭土、膨润土、海泡石的组成、结构及其在合成沸石分子筛时对以上3种黏土的处理改性,并阐述黏土类矿物制备多孔分子筛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18-04
  • 唐林生,苏明阳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通道反应器具有传递性能好、混合时间短、可实现流体间的快速均匀混合等特点,为采用液相化学法制备纳米颗粒创造了极其理想的条件。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TQ052.5;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22-05
  • 黄生云,郭航,叶芳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被动式传热元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化工、航天、能源和动力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热管启动性能既是热管的重要技术参数,也是热管瞬态特性的组成部分。对近10年来关于常规热管、温控热管、小型/微型热管、环路热管、脉动热管的启动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影响热管启动性能的因素开展了分析和讨论。中图分类号:TK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27-04
  • 吴群英,王林江,肖彦,张燕,郭子峰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储氧材料研究成果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铈锆铝储氧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O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31-04
  • XCM
  • 张爱丽,张国亮,周集体,姜平,邓芳芳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无隔膜反应器中以石墨为阴阳极,投加Fe2O3/γ-Al2O3催化剂作填料构成电解耦合类芬顿反应体系(即催化填料床曝气电解体系),对pH=2.5的100mg/L对硝基酚模拟废水电解处理5 h,较之其他电化学对照体系处理效果明显增加,底物浓度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9.38%和47.26%;对硝基酚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较之单纯电解提高了44.0%~67.4%;B/C由单纯电解体系的0.13左右提升至0.506。电解耦合类芬顿反应电解体系出水中苯醌等芳香类化合物累积量明显减少,有机物主要以小分子脂肪酸的形式存在。根据中间产物推测对硝基酚的降解机理。中图分类号:X505;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35-03
  • 宋春莲,张芝涛,白敏冬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秸秆的热分解和放电等离子体转化法,对其转化的温度效应及对糖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秸秆放电时接地电极和高压电极的最终温度均高于空载放电时温度;秸秆的等离子体转化在室温条件下可以进行,在低于80℃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糖产率增加,80℃时加湿秸秆,反应90min糖产率高达50%。单位质量秸秆在放电转化中释放的热量为5.826×103J/g,秸秆初期反应需要能量活化,加湿秸秆在放电条件下的初期活化对提高糖产率十分有利;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及活性粒子对秸秆转化制取单糖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38-04
  • 刘祥,李俊莉,南粉益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溶液中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四元共聚物MAHA。当单体MA、AA、HPA和AMPS的质量比为2∶6∶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4%、反应时间为4h时,合成的MAHA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BaSO4垢有良好的阻垢效果,且对CaCO3有着优异的阻垢性能。中图分类号:O6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42-03
  • 张伟,吴红丽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5~200℃范围内,炭黑/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正的温度系数效应(PTC)。当温度低于80℃,低碳含量复合材料(14%和19%,基于聚合物的质量)的温度稳定性较好,这是因为炭黑用量的减少,将有利于环氧树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之间亲核加成反应的发生,材料中形成了更多的交联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合物骨架的运动性,降低了其对炭黑形成的导电通路网的破坏作用。当温度高于160℃,高碳含量复合材料(24%和33%,基于聚合物的质量)的温度稳定性好,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促进了热激发的电子越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于组分热膨胀性差异而引起的对导电通路的破坏作用;而热激发的电子越迁过程对炭黑颗粒间距小的高碳复合材料的影响更为显著。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法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结论。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45-03
  • 廉景燕,杜永亮,郭敏,李鑫钢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批实验法考察了土壤-有机溶剂体系中高浓度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行为,包括脱附动力学、脱附等温线和平衡参数。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过程是一个快速反应过程,在5min内大约80%的污染物得到脱附,30min达到平衡,脱附平衡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烷烃类有机溶剂的脱附效果更佳。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48-03
  • 来水利,陈峰,张婷,王克玲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PBS为壳材,通过对己二酸和十八醇2种芯材的微胶囊化,得到2种不同芯材的微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偏光显微镜观测了在芯材参与下PBS的结晶状态,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芯材与壳材的化学组成,并采用X射线衍射对微胶囊壳材的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将2种微胶囊添加到基材PBS当中,考察了其对基材降解的影响。中图分类号:TQ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54-03
  • 姚金烽,杨文革,沈磊,赵晓磊,陆修涛,胡永红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水解得6-氨基己酸,再与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反应生成6-胍基己酸,然后经盐酸酸化制得6-胍基己酸盐酸盐。对6-氨基己酸和6-胍基己酸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收率。总收率为70.4%。中图分类号:TQ46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57-02
  • XDM
  • 熊永强,华贲,贾德民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利用液化天然气(LNG)卫星站的冷能和降低废旧橡胶低温粉碎生产精细胶粉的能耗,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卫星站冷能的废旧橡胶低温粉碎装置。在该流程中,先利用冷媒在卫星站内与LNG换热回收冷能,然后再将低温冷媒输送到胶粉厂内与空气换热,生产的冷空气用于废旧橡胶的冷冻与粉碎。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空气涡轮膨胀机制冷法,利用LNG卫星站的冷能可为橡胶低温粉碎装置节省用电242.8kWh/t,精细胶粉的生产能耗可降低198.5kWh/t。中图分类号:F416.22;TH1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59-04
  • 盛况,李洪海,李洪洲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循环水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新型复合缓蚀阻垢剂、杀菌剂优选、水冷器工艺改进、旁滤改造、物料泄漏处理方法的创新等改进措施,取得明显的处理效果;为其他炼油厂循环水水质改进提供了借鉴。中图分类号:TQ0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63-02
  • 张兴惠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工程实例,对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反渗透水处理中浓水调节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浓水排放系统中浓水调节管道和冲洗排放管道的优化设计,使反渗透水处理大型膜系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运行和产水要求,同时节水、节能,缩短调节时间,具有工程实践参考作用。中图分类号:X773;TQ3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65-03
  • 吕永兴,王铁军,吴创之,马隆龙,熊祖鸿,周意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列管式连续固定床中试系统上,采用自制二甲醚(DME)合成催化剂,以玉米芯经两段式固定床富氧气化合成气为气源,进行一步法合成DME实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210~295℃)、空速(650~3000h-1)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DME催化剂反应前后进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空速为1200h-1时,最佳反应温度为270℃时,此时CO转化率最高为73.55%;空速在650~3000h-1时,CO转化率为82.00%~67.74%,时空产率为124.28~281.24 kg/(m3·h)。中图分类号:TQ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68-04
  • 江帆,陈维平,王春,王一军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河流污水处理的特点,在较短的反应流程中,增加污水和生物载体的接触时间,设计了折流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实验,并采用多相流和多孔介质模型耦合进行反应器的结构优化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折流板生物载体折叠角度以140°为佳,反应器器壁为外加的直壁型。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72-04
  • 刘应书,郑新港,刘文海,张德鑫,张辉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3塔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对烟道气中的低浓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12%左右)的富集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吸附压力和吸附时间、置换压力和置换时间及解吸压力对产品气浓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硅胶的PSA技术能够对炉窑尾气中的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浓缩;吸附压力和吸附时间对变压吸附回收浓缩烟道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得到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压力不能太低,不同的吸附压力下有着不同的最佳吸附时间;一定条件下提高置换气的流量和压力会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但是回收率会下降。中图分类号:TQ02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76-04
  • XMM
  • 宋金涛,梁日忠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以纤维素类生物质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工程、生态工业指导思想下,对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副产物资源化过程开展研究。通过对生物质玉米秸秆炼制燃料乙醇过程主要副产物资源化的利用方案比较论证,综合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等因素,提出了纤维素类生物质炼制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副产物CO2、预处理废液、木质素、酒精废糟液资源化利用的多产品共生模式。并对该共生模式的能量和水进行了集成分析,提出了该共生模式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TK6;S216;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80-05
  • XGM
  • 刘长虹,吴树新,董玉环,沈玉龙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2009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奖项分别是:①Eastman化学公司获得了绿色合成路线奖。他们开发了不使用溶剂的生物催化技术,生产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配料——酯类物质。②绿色反应条件奖授予了法国电机公司。他们发明了一种安全、低温、快速、准确分析蛋白质的方法。③宝洁公司与库克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公司共同获得了绿色化学品设计奖。他们在涂料和油漆配方中使用生物基的Chempol D?树脂和Sefose D?蔗糖酯,得到了高性能、低VOC的醇酸油漆和涂料。④小企业奖获得者是Virent能源系统公司。他们开发了BioForming D?过程,催化植物糖转化为液体碳氢燃料。⑤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Krzysztof Matyjaszewski教授因提出了在铜催化剂和环境友好还原剂作用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方法而获得了学术奖。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85-04
  • XHM
  • 任莉,高会元,张丽红,朱国颖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炭分子筛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新型气体分离膜,具有良好的气体分离选择性,高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但其气体分离选择性与气体渗透通量却不能同时达到很高的要求。综述了炭分子筛膜的制备材料,重点讨论了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对制备炭膜的前驱体进行改性,展望了炭分子筛膜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7-0089-03
  • XJM
  •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9, 2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