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2-15
  

  • 全选
    |
    XDM
  • 龚彦文,程雪妮,姚安梅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NaOH碱液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硫醇的工艺,考察了碱液浓度、温度、膜材料性质等因素对FCC汽油中硫醇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流速下,聚砜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硫醇的脱除率较高;增大碱液浓度和提高体系温度都能增大硫醇的脱除率;逆流操作中硫醇的脱除率比并流操作高,但由于压差的限制,膜接触器的长度较短。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75-03
  • XMM
  • 段宁,郭庭政,刘景洋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污染负荷评价为目标,按照原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和报废产品处置及回收4个阶段,将各阶段内所有消耗的物料追溯到最初的天然资源,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为基本核算依据,核算全部污染负荷,构建出定量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污染负荷模型,并开发了最终评价清单模式,为分析产品污染负荷成因、寻找降低污染负荷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定量化依据,最后,以印制电路板为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78-05
  • XGM
  • 房海峰,李志军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美国改性沥青市场消费和生产现状,阐述了美国改性沥青乳化剂生产和使用情况;分析了我国改性沥青生产和市场销售特点,探讨了我国中石化改性沥青的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E62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83-03
  • XHM
  • 楚文海,高乃云,Deng Yang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国外最新文献,系统划分了新近发现的饮用水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包括卤代乙腈(HANs)、亚硝胺(以亚硝基二甲胺为代表,简称NDMA)和卤代硝基甲烷(HNMs)三大类物质。详细归纳了各N-DBPs的毒理性质,并将N-DBPs的慢性细胞毒性、急性遗传毒性以及致癌性与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饮用水常见DBPs进行对比,发现HANs和HNMs的慢性细胞毒性以及急性遗传毒性均远高于HAAs,NDMA的致癌性也远高于THMs和HAAs,饮用水N-DBPs亟待进一步研究。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X131;T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86-04
  • XIM
  •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AM
  • 栗国,王斌,翁端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汽车向轻量化、环保化、智能化和时尚化发展,汽车用化工材料在车用材料中的用量日趋增大。本文概述了汽车用橡胶、塑料、涂料、纺织纤维、填充材料、气囊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汽车用化工材料的需求及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Q-9;U4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01-4
  • 高重密,李五四,潘维强,马永红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行业,是实施节能减排的大户。在总结了国内外化工行业碳减排途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化工行业实施碳减排后的利与弊,并根据化工行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化工行业从综合效益出发实施碳减排的相关建议和以化工园区实施碳减排的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TQ-9;X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05-05
  • XBM
  • 陈亮,肖剑,谢在库,于建国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工业上现有的对二甲苯(PX)结晶分离技术,重点介绍了针对高浓度PX原料而开发的对二甲苯熔融结晶分离技术,并对PX结晶分离工艺的开发提出了建议。进料PX浓度是结晶工艺路线选择的关键,而结晶过程的PX晶体粒度控制也十分重要;获得准确的PX结晶动力学数据是整个结晶分离工艺的关键;PX晶体洗涤塔是最有效的晶体提纯装置,将是未来PX结晶分离工艺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中图分类号:TQ026.5;TQ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10-05
  • 吕文杰,郭建伟,崔卫华,陈鸿汉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物碳酸化固定是永久储存温室气体CO2的一种全新方法,钢渣富含钙、镁成分而成为固定CO2的潜在原料,醋酸溶液提取出钢渣中的钙经碳酸化可生成轻质CaCO3(PCC)。分析了钢渣醋酸法生产轻质CaCO3目前研究进展情况以及机理、典型工艺流程,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B32;X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15-04
  • 庄军平,林鹿,庞春生,刘颖,孙勇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稀酸水解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木质纤维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木质纤维素经稀酸水解预处理后,水解液中会产生大量的对发酵有毒的物质如乙酸、糠醛、酚类物质等,从而影响进一步发酵。主要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的原理、发酵抑制物的产生及种类、发酵抑制物抑制发酵的原因及发酵液中发酵抑制物的脱毒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脱毒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中图分类号:O636.2;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19-05
  • 王桂龙,赵国群,李辉平,管延锦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模温注塑是一种基于动态模温控制策略的注射成型技术,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塑件的品质。在深入回顾变模温注塑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构建了蒸汽辅助加热变模温注塑系统,实现了平板电视机面板的高光无熔痕注塑生产。中图分类号:TQ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24-04
  • 王磊,张立群,田明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合物纤维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静电纺丝聚合物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状况,指出了静电纺丝聚合物纤维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对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Q3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28-04
  • XCM
  • 孙道华,李清彪,贾立山,何宁,黄加乐,王惠璇,杨欣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行筛选的具有强还原能力的菌株制备得到银纳米颗粒,所得颗粒的粒径基本在10nm以下,主要集中在2~8nm。将生物还原过程进一步引入催化剂制备过程,得到负载型银催化剂和负载型钯催化剂,并将催化剂分别应用于1,2-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CO氧化生产CO2以及蒽醌加氢反应中。中图分类号:TQ9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32-04
  • 陈云平,程贤甦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高沸醇木质素(HBSL)制备得到了HBSL/纳米SiO2复合材料,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将木质素/纳米SiO2复合材料作为橡胶的补强剂应用于乙丙橡胶,提高了胶料的硬度和耐老化性能,断裂伸长率从165%提高到229%,拉伸强度略有降低。木质素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SiO2的含量是影响胶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含量为5%时橡胶的性能最佳。中图分类号:TQ3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36-03
  • 廖俊,刘兴海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种子乳液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引入到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制备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在10%~30%,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机械、储藏、稀释和冻融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单体转化率。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引入可提高产品的耐水性,吸水率由30%以上降低到4%以下。FT-IR证明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醋酸乙烯酯发生了接枝。中图分类号:TQ43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39-03
  • 沈齐英,赵锁奇,李进平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能脱除DBT的烟曲霉经再驯化后同时代谢多种复杂有机硫化合物,尤其是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烟曲霉对低含硫量的油品脱硫效果显著,48h脱硫率98%以上;对0#柴油的循环脱硫效果显著,96h脱硫率90.43%。脱硫烟曲霉环境耐受能力强,可直接应用于脱除石油及其产品中的有机硫。中图分类号:TQ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42-04
  • 陈玉湘,赵振东,古研,郭长泰,李冬梅,毕良武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松香中枞酸型树脂酸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180~270℃进行高温热处理1~4h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作用时间低于3h、温度低于240℃时,以长叶松酸、枞酸、新枞酸的相互热异构反应为主,长叶松酸、新枞酸向枞酸异构的速度和比例依松香种类不同略有差异。温度在240℃~260℃时,在热异构反应的同时伴有较多的脱氢反应,其脱氢速度顺序为思茅松松香>云南松松香>湿地松松香>马尾松松香。温度大于260℃时,去氢枞酸生成速度进一步加快,但同时树脂酸的脱羧等裂解反应也明显加快,使树脂酸总含量迅速下降。据此,在240~260℃下对松香进行高温热处理一定时间,可获得比原料松香颜色更浅的松香。中图分类号:TQ351.27;TQ6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46-04
  • 谢居清,李国学,刘晓霞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淀粉和黄原胶为主黏料,研究了淀粉粘结剂的合成工艺、基本性能及其在有机复混肥造粒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粘结剂合成适宜的工艺参数是:氧化剂H2O2、糊化剂、及黄原胶的用量分别是淀粉质量的6%~10%、6%~8%和2%,适宜的氧化温度是50~60℃。以腐熟的垃圾堆肥和化肥为原料,以XS-2和XS-3为粘结剂生产的有机复混肥,成粒率大于90%,颗粒抗压碎力符合国家标准;其全氮、全磷、全钾7d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为80.1%、63.5%和65.7%,肥料的养分缓释效果显著。中图分类号:TQ440.4;S1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50-04
  • 张鸿,朱本玮,邝生鲁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类型环氧树脂复配,采用复合固化体系和“海岛结构”型增韧剂,使用聚合物合金技术,制备出桥梁混凝土节段粘结剂,固化物呈“海岛结构”微观形貌。对产品的热变形温度、耐久性等进行了研究。性能测试表明:该产品适用时间长,早期强度高,粘结强度高,热变形温度在60℃以上,湿热老化性能好,符合节段粘结剂的技术要求。中图分类号:TQ433.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54-03
  • XDM
  • 霍卫东,胡发亭,刘敏,史士东,周铭,陈颖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将环流反应器引入煤炭液化领域,建立了大型环流反应器冷模试验装置。进行了氮气-水体系及其他体系的冷模运转试验,对环流反应器内不同部位的局部气含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考察了压力和气体密度的影响。对反应器内的大小气泡上升速率进行了尝试计算,得出了有重要意义的结论。中图分类号:TQ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57-05
  • 于戈文,徐元源,郝栩,李永旺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以Shell气化为气头的两步法生产二甲醚(DME)、联合循环发电的多联产系统,并对带尾气循环和一次通过的2个案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带尾气循环使煤化学能的60.87%用以生产DME,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但发电量低,不能满足系统自身的用电需求;一次通过以发电为主,煤化学能的24.93%转化为电能,DME产量低,热效率较带尾气循环的方案低5.24%。可以通过调节尾气循环比在生产DME和发电之间取得平衡。2种方案可捕获CO2 1 682.26t/h,占进入系统总碳量的57.82%。中图分类号:TQ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62-05
  • 张辉,刘应书,翟晖,曹永正,曹红程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变压吸附中瞬时逆流清洗和连续逆流清洗循环步骤的实验研究,总结了2种清洗方式对产氧浓度和吸附压力的影响规律。随连续清洗时间的延长,产氧浓度增加,此步骤对降低吸附压力效果显著;瞬时逆流清洗对产氧浓度的影响限制在较小时间范围内,存在最佳清洗时间,对吸附压力几乎不产生影响。2种清洗方式优化组合对产氧浓度的影响优于单一清洗方式。中图分类号:TQ11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67-03
  • 杨日福,丘泰球,范晓丹,郭娟,黄萍萍
    . 2009, 29(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充分利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和超声强化技术的优点,设计了超声强化亚临界水萃取的装置,并根据声空化阈值的基本理论和亚临界水的物态数值,研究了超声空化阈值随亚临界水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方便实现静态萃取和动态循环萃取;超声阈值随亚临界水中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随亚临界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理想纯状态下亚临界水的空化阈值比常温水的空化阈值要低。当存在空化泡的情况下,亚临界水的空化阈值比常温水的空化阈值要高。中图分类号:O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2-0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