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15
  

  • 全选
    |
    XAM
  • 宋湛谦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质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主导产业。林产化学工业是将森林植物资源经过化学或生物技术加工,生产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介绍了我国林产化学工业的现状,指出利用生物质资源可以开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能源,从而大大扩大了原有林产化工的研究领域,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02-04
  • 胡燚,李慧,黄和,胡耀池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发展生物乙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生物乙烯产业化进程中的低成本非粮乙醇生产、高性能乙醇脱水催化剂及反应器设计、工艺过程节能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并指出生物乙烯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已充分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中图分类号:TQ221.211;Q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06-04
  • 杨磊,刘婷婷,王化,夏禄华,祖元刚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目前我国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之一——生物质活性物质提取的固形剩余物生态化利用问题。重点介绍了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固形剩余物热化学转化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生物质固化成型与热化学转化技术处理固形剩余物,将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生产中固形剩余物物转化为生物质炭、生物质焦油、生物质醋液和生物质燃气等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在利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并论证了这一生态化利用技术的经济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10-06
  • XBM
  • 杜风光,冯文生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述发展秸秆乙醇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秸秆乙醇生产技术中的3个环节:秸秆原料预处理技术、秸秆纤维素水解技术、五碳糖与六碳糖发酵技术。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秸秆乙醇的产业化现状,最后对发展秸秆乙醇项目提出了建议。中图分类号:S216;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16-04
  • 黎先发,张颖,罗学刚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化学转化生产燃料酒精是采用较广泛的一种途径,主要包括预处理、糖化、发酵等工艺,预处理是生物转化的关键步骤,影响整个纤维素酒精生产过程。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经过生物化学转化和热化学转化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并对木质纤维素酒精研究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在木质纤维素糖化和发酵工艺方面,需通过多学科的整合,提高糖转化率和酒精的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木质纤维素燃料酒精的商业化应用。中图分类号:TK6;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20-07
  • 韩恩山,宋芸聘,王晨旭,陈佳宁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质硫复合材料是继金属氧化物及金属硫化物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介绍了单质硫复合材料(包括单质硫/纳米金属氧化物、单质硫/聚合物、单质硫/碳材料)的商业现状和技术现状,并展望了单质硫复合材料的改进方向及其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O6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27-04
  • 赵树高,王大鹏,姜彩云,杨青,李培军,叶洁琼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从粘结磁体的反应共混、耐腐蚀性、加工流变性能和动态性能4个方面论述NdFeB粘结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NdFeB粘结磁体既拥有NdFeB磁体较好的磁性能,又能表现出粘结剂(主要是塑料)固有的流变性能,是未来NdFeB磁体发展的方向。中图分类号:TG1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31-04
  • 陈琛,金若菲,周集体,柳广飞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降解2,4,6-三硝基甲苯(TNT)的微生物及降解途径。总结了好氧氧化、厌氧还原以及厌氧和好氧过程协同作用降解TNT的代谢途径。指出目前生物法降解TNT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实际应用中降解效率低,在分子水平上对相关基因、酶进行研究、多种技术的联合和生物法的实际应用是今后生物法研究的重点。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35-04
  • XCM
  • 李九如,齐国利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个间歇给料的流化床反应器中热解稻壳生产生物油,热解温度范围为450~650℃。在500℃,生物油的最大产量为53.8%。用色质联机研究了生物油的化学成分,确定了生物油的元素组成、密度、pH、黏度和热值。研究了生物油与柴油的乳化油的比例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乳化方法是一种实用的生物油利用途径。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39-04
  • 张一兵,江雷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硫酸钛的水溶液为原料,加尿素作添加剂(尿素与Ti4+摩尔比1∶5),较低温度下用水热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TiO2微米球,结果显示生成的TiO2晶体为锐钛矿型。并讨论了形成微米球的机理。中图分类号:O6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43-02
  • 颜学敏,雷家珩,米远祝,高林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钼酸/二氧化硅(HPMo/SiO2)复合介孔材料。在酸性条件合成介孔SiO2的过程中直接加入磷钼酸,磷钼酸通过与硅羟基的氢键作用结合并随着硅物种的缩聚而固载在SiO2骨架上。研究结果表明HPMo分子均匀地包藏到介孔SiO2网络组成的孔壁中。该材料在有机硫化物二苯并噻吩的氧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中图分类号:O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45-04
  • 张艾飞,刘吉平,唐文华,周智明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氧化剂,以1mol/L的硫酸为酸性介质,常温下放置48h,即可以简单地将冗长团聚的多壁碳纳米管切割成超短碳纳米管的组装管。碳纳米管组装管的长度为50~800nm,超短碳纳米管的长度为8~15nm。碳纳米管被切短后没有引入取代官能团。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49-03
  • 郑春明,孙晓红,章福祥,杨雅丽,武光军,关乃佳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含酵母的壳聚糖溶液经木质素磺酸钠交联的方法包埋固定化在环氧氯丙烷改性的聚丙烯无纺布上。以甘蔗废糖蜜为原料,研究固定化酵母的发酵及增殖机理发现,酵母包埋量达3.7×109/mL,在批式发酵中,初始糖质量浓度167g/L、填充率12%、pH4.0、温度34℃时,发酵成熟醪酒精质量浓度达78.2g/L、残糖质量浓度12.8g/L、发酵周期缩短至10.5h。连续流动发酵实验中,材料使用40d没有破损,乙醇发酵过程彻底,速率快,残糖水平低,原料利用率和发酵醪乙醇浓度均超过传统工艺。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52-03
  • 田涛,骞伟中,孙玉建,崔宇,卢俨俨,魏飞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研究了Ag负载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过程。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酸性、甲醇分压和Ag浸渍量对甲醇芳构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高的甲醇分压有利于提高芳烃选择性,并显著改变芳烃产品组成。芳烃选择性先随着反应温度与银含量升高而升高,分别在475℃和3% Ag时达到最高值,然后随二者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高的酸性对芳烃的生成反应非常关键。中图分类号:TQ42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55-04
  • 尚青,史磊,史永利,时凤霞,尹继丰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甲胺基阿维菌素进行一个酰化反应生成甲胺基阿维菌素衍生物,然后把甲胺基阿维菌素衍生物溶解于丙烯酸酯单体中,在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为表面活性剂,过硫酸钾为自由基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引发聚合,制备了甲胺基阿维菌素键合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子。粒度图显示纳米粒子的尺寸大约40nm。这种纳米粒子可以显著提高甲胺基阿维菌素对光的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Q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59-03
  • XDM
  • 顾正桂,林军,顾美娟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供了一种甲壳素生产中蒸煮和连续水洗过程热量和水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工艺所使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加碱蒸煮保温装置和水洗真空吸滤装置,并将两部分结合起来,综合利用热量和水;采用该设备及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蒸煮过程中蒸汽消耗量大、虾壳异味影响环境及用水量大、清洗不彻底等弊端。中图分类号:Q539;O6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62-04
  • 纪鹏,李菊香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型分离热管式固相粉末换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传热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种新型的分离热管式固相粉末换热系统已得到实际应用,用来加热高炉喷煤用的空气和煤粉的混合物,运行效果良好,增加了高炉的喷煤量,减少了焦炭用量。利用分离式热管作为以固相粉末为换热介质时的传热元件是完全可行的。中图分类号:TQ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66-04
  • 张波,许小红,吴春笃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液相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产生的活性自由基浓度,提出液相放电等离子体与臭氧联用技术处理KN-B染料废水。该联用技术相对于单一技术在处理KN-B染料废水90min后脱色率提高26.4%,COD去除率提高22.4%。液相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单独使用以及与臭氧联用处理KN-B染料废水的降解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通过测定联用方法与单一方法产生·OH相对浓度,表明联用方法提高了·OH的浓度,具有很好的协同性。中图分类号:X703.1;O6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70-04
  • 吴永涛,杨光福,王刚,徐春明,申宝剑,高金森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制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和直馏汽油的催化裂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催化裂解产物分布和低碳烃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焦化汽油、催化汽油和直馏汽油最佳的催化裂解反应温度分别为580、600℃和680℃,随着反应物活性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乙烯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呈抛物线增长;烯烃与正构烷烃有协同反应作用,烯烃能够加速正构链烷烃的反应速率;在烯烃存在下,芳烃会生成大量的焦炭;烯烃和链烷烃是生成低碳烯烃的主要来源,是催化裂解的理想组分;最佳催化裂解的反应物为催化汽油或者焦化汽油的轻馏分与直馏汽油的轻馏分的混合物。中图分类号:TE6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74-04
  • 张伟,宁平,马丽萍,方祖国,蒋明,王磊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利用高硫煤作为还原剂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中试装置中对磷石膏进行了高温热分解实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与脱硫率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达到97%的反应时间逐渐减少。而且在还原性气氛增加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会减少。还原性气氛越强,磷石膏的分解率越高,反之,则磷石膏的脱硫率越低,说明磷石膏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分解是较为有利的。中图分类号:TQ051;TQ172.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78-04
  • XMM
  • 张敬,张芸,张树深,刘素玲,游春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客观的评价钢铁行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详细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CO2产生机理及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涉及工序能耗、燃料组成、技术特征以及资源效率4个子系统构成的钢铁行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24个指标构成,具有科学、全面、指标较易获取的特点,可以帮助分析我国钢铁行业CO2的减排潜力,并为管理者制定碳减排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82-04
  • XHM
  • 陈有梅,张亚婷,周安宁,颜冬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改性蒙脱土的分类及改性蒙脱土环保材料在国内外环境安全治理、防治技术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着重论述了我国改性蒙脱土环保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我国改性蒙脱土环保材料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改性蒙脱土环保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01-0086-04
  • XIM
  •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9, 29(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