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5
  

  • 全选
    |
    XAM
  • 祖元刚,罗猛,牟璠松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生态提取业中的生态化工艺是模拟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设计的新的工艺形式,它包括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排放、从植物提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到再生产品的一整套的工艺流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度阐述了植物生态提取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我国植物生态提取业的内涵及目前存在的四大“瓶颈”和突破“瓶颈”的六大关键技术。阐述了我国植物生态提取业的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R28,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01-04
  • 陈定江,胡山鹰,朱兵,金涌,杜风光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炼制是长远发展方向,发展循环经济极具潜力和优势。本文以集成创新为指导思想,从发酵法路线生物炼制的工业共生网络优化设计、关键链接和支撑技术的产业化突破、虚拟生物炼制系统的建立、能量和水系统集成、系统工业生态特性分析、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分析和防范、生物炼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7个方面,探讨了在生物炼制产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需要进行的理论、技术和实践工作。中图分类号:F062.2;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05-04
  • XBM
  • 宋天顺,徐源,徐夫元,陈英文,沈树宝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燃料电池型反应器合成过氧化氢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并阐述了催化剂、电极制备、反应工艺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工作重点,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052.5;TE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09-04
  • 徐俊明,蒋剑春,卢言菊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热解油的精制改性技术(如催化加氢、催化裂解、添加溶剂、乳化及催化酯化等),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生物油中化学组成的特点,指出将活泼极性基团转化为较稳定的非极性基团(如将羧基转化为酯基,将醛基转化为缩醛),是生物油精制改性十分有效的方法。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13-05
  • 任洪艳,丛威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渗析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因其不消耗药品、无废液产生已被广泛用于盐溶液脱盐及环境和生物技术工业领域,但膜污染始终是限制电渗析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从引起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的物质、膜及料液性质、操作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膜污染的成因和污染后果,并对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的分析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中图分类号:TQ028.8;X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28-05
  • 尹延柏,宋湛谦,商士斌,蔡照胜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脑烯醛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一系列的檀香型香料及其他精细化学品。介绍了以Lewis酸、金属有机骨架和固体酸等作为催化剂由2,3-环氧蒎烷经催化异构制备龙脑烯醛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性,同时在环氧蒎烷催化异构生成龙脑烯醛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工业化的潜力和优势。中图分类号:O62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23-05
  • XCM
  • 常宏宏,魏文珑,延秀银,王志忠,杨怀旺,姚润生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冷冻粉碎的方法将软化点为90℃的中温煤沥青制得粒度≤200目的煤沥青粉后,再与22种分散剂制备煤沥青水浆,从中筛选出6种成浆性好的分散剂再与软化点为105℃的高温煤沥青粉制备煤沥青水浆,结果表明中温煤沥青粉比高温煤沥青粉更易制得稳定性好的煤沥青水浆。对以中温煤沥青粉为原料制备煤沥青水浆的工艺做了进一步研究,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煤沥青水浆浓度对煤沥青水浆稳定性、黏度和热值的影响。中图分类号:TQ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28-04
  • 黄霞,郑元锁,高积强,陈家昌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然α-氨基酸为原材料合成了环二肽,并以环肽为聚合单体合成了一种新的主链包含水解键与酶解键的碳酸酯。表征了合成单体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了合成聚合物的热性质,并用W/O法制备了该聚合物的水解试样,对试样进行了2种浓度碱性介质的加速水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解性能,其水解率对碱性降解液的浓度有一定依赖性,并表征了其在水解过程中的表面形貌变化。中图分类号:TQ34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32-03
  • 王泽云,张淑芬,王义友,齐丽云,方云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链脂肪酸十二酸为原料,氧气为自由基捕集剂,进行氯磺酸催化合成α-氯代十二酸的千克量级反应工艺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氯磺酸添加量为十二酸质量的2%、搅拌速度1000r/min、氯气流量40L/h、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3h后千克量级反应α-氯代十二酸产率可达到96.4%。该工艺有望用于工业生产。中图分类号:TQ2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35-03
  • 顾军渭,张秋禹,李洪春,张军平,孔杰,唐玉生,张广成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对纳米级β-碳化硅晶须(β-SiCw)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用静态沉淀法分析了改性前后β-SiCw的分散稳定性,用Zeta电位曲线表征了β-SiCw表面的吸附离子浓度及电性,对β-SiCw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NDZ-105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β-SiCw表面,并在β-SiCw表面形成了有机包覆层,改性后β-SiCw的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亲油。经NDZ-105表面改性的β-SiCw能同时提高β-SiCw/赛璐珞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中图分类号:TQ35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38-04
  • XDM
  • 宁红军,赵新亮,曹晓宝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变压吸附技术在焦炉煤气制氢新工艺上的开发与利用。该工艺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公司焦炉煤气为原料,为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提供纯氢气,通过冰机冷冻分离工艺对原料气预处理,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对原料气进行脱硫处理,采用两段法吸附技术提高氢气回收率等;同时对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最后对变压吸附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简要叙述。中图分类号:TQ116.2;TF53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42-03
  • 王志亮,张红,庄骏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热管技术与反应器耦合,开发了高效节能的回路热管反应器。研究了回路热管蒸发段的启动性能、热管内工作介质的汽液两相流流动状态以及热管蒸发段在填充床内的流动传热性能,获得了强化热管传热和改善填充床温度分布的工艺条件,以及填充床对热管外壁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回路热管固定床反应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TQ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45-05
  • 赵继昌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Z-18抗焦活化剂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分析了Z-18抗焦活化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抗焦活化剂的加注对于装置产品液收率和焦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8抗焦活化剂能有效地维持催化剂的活性,明显减少焦炭生成,改善产品分布。中图分类号:TQ031.3;TE6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50-04
  • 陈新德,颜涌捷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优质的54#半精炼石蜡,将乙烯裂解二次注汽技术融合在石蜡裂解技术中,避免了裂解炉结焦;考察了单程裂解、炉前甩残蜡循环裂解、炉后甩残蜡循环裂解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的产品质量、产品收率及存在的问题;验证了新的炉后甩残蜡循环裂解是较好的工艺路线,在较高的水蜡比15%(质量分数),高温600℃、低烃分压和短停留时间(2s左右)条件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α-烯烃产品(总烯烃质量分数在97%以上,α-烯烃含量为88%)。中图分类号:TQ223.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54-04
  • XMM
  • 刘景洋,乔琦,姚扬,郭玉文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生态工业园区定义并分析其特点,根据特点将生态工业园区分为综合类、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3种。构建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指标体系和园区建设2个方面提出建议。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58-04
  • XGM
  • 吴树新,关俊霞,沈玉龙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2007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奖项分别是:①俄勒冈州立大学的Li K.C.教授与哥伦比亚木业公司以及赫克力士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了用大豆粉为原料制备黏合剂的替代品,获得了绿色合成路线奖。②Headwaters技术公司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直接由氢气和氧气合成双氧水,获得了绿色反应条件奖。③嘉吉公司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出了己内酯多元醇用以替代石油基多元醇,获得了设计绿色化学品奖。④NovaSterilis公司发明了采用二氧化碳的灭菌新技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一种过氧化物进行医疗灭菌的环境友好技术,获得了小企业奖。⑤德克萨斯州大学的Krische M.J.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用于碳-碳键的形成,获得了学术奖。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62-04
  • XHM
  • 姜斌,梁士锋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是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进行多个目标之间直接权衡。介绍了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概念及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和NSGA-Ⅱ,以及多目标遗传算法和过程模拟器结合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中图分类号:TQ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7-0066-04
  • XIM
  •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7, 27(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