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2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6-07-15
  

  • 全选
    |
    XAM
  • 顾宗勤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精细磷化工的生产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磷酸盐的产品领域和市场前景,提出了做大做强基础产品、加强市场营销、注重技术创新、鼓励大型企业进入磷酸盐行业的建议。中图分类号:TQ12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01-05
  • 白锡柱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磷酸工业生产面临能源短缺,电价攀升等问题,以热法磷酸为原料的磷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降低。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窑法磷酸”和“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回收利用”新工艺,重点分析了热法磷酸的生产能耗以及热能回收技术开发的进展,指出该技术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建议应予以特别关注。中图分类号:TQ12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06-04
  • XBM
  • 黄雪莉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罗布泊硝酸盐矿可分为天然硝酸钠矿和天然硝酸钾矿2种,其中后者包括固体矿和晶间卤水。介绍了利用该地硝酸盐矿生产硝酸钠、硝酸钾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进展,指出了工艺改进的方向以及需要进行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TQ12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10-03
  • 孟鑫,辛忠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聚合物用羟胺类、双酚单丙烯酸酯类、邻位烯丙基取代的酚类以及苯并呋喃酮类等4种碳自由基捕获剂的研究现状、抗氧机理以及应用性能进行了介绍,指出能同时对碳自由基以及含氧自由基进行捕获的新型自由基捕获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314.244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13-05
  • 程志鹏,杨毅,刘小娣,杨永林,王建华,李凤生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壳结构纳米双金属粒子由于具有大量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综述了热分解-还原法、化学镀法、胶体粒子模板法等核壳结构纳米双金属粒子的制备方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情况,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B383;TB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18-04
  • 张秋根,陈建华,周国波,刘庆林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简要的述评。中图分类号:TQ05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22-05
  • XCM
  • 王琛,陈杰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远程Ar等离子体技术引发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接枝丙烯酸,并以此膜为脲酶的固定化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电压力20Pa、放电功率100W、放电时间100s的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接枝温度70℃、接枝时间50h、单体体积分数26%的接枝条件下,PTFE膜表面丙烯酸接枝量为131.7μg/cm2;固定化脲酶接枝密度随PTFE膜接枝丙烯酸(AA)量的增加几乎呈线性上升,固定化酶活性开始随PTFE膜接枝AA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后趋于平缓增加。同时评价了固定化酶膜的稳定性,并对接枝膜和固定化酶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中图分类号:O539;O6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27-04
  • 唐新德,曹俊,崔艳梅,张其震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了对甲氧基偶氮苯星形聚合物。均苯三酚与2-溴异丁酰溴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三官能团引发剂,引发对甲氧基偶氮苯单体6-[4-(4-甲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MMAzo)的ATRP反应。表征了星形聚合物结构、热行为与液晶性,显示其与线性均聚物的液晶性相似,均显示近晶相和向列相,但其相转变温度有所降低。中图分类号:O63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31-03
  • 朱丽楠,马军,杨世东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去除液相污染物的方法——高压脉冲电场中活性氧化铝滴滤床去除有机物,并考察了其对印染废水脱色的效能。结果表明在高压脉冲电场与活性氧化铝的相互作用下和其他合适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67.68%。随着电压的增加、流速的减小、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pH的增加和空气的通入,亚甲基蓝的分解效率都得到了增加。在脉冲电场作用下,活性氧化铝表面产生局部放电,提高了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同时放电过程也增强了氧化铝对于亚甲基蓝的吸附,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亚甲基蓝的降解。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34-05
  • 刘军民,廖世军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合成了以杯[4]芳烃为平台,以氨基吡啶基团为双识别位点的新型化学传感器,并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受体分子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能选择性识别脂肪二酸,络合常数可达10.3~10.4L/mol,络合能力大小顺序为:丙二酸>草酸>丁二酸>戊二酸>已二酸。中图分类号:O656.9;O43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39-03
  • 耿天奇,曹端林,李永祥,王建龙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叔丁基苯酚与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带叔丁基的杯[8]芳烃母体化合物,产率65%;再通过反Friedel-Crafts反应,脱除了其苯环上的叔丁基,产率81%。考察了升温速率、回流温度、N2通入速率等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产物结构经IR和1H-NMR表征。中图分类号:O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42-03
  • 孙旭东,于慧敏,罗晖,沈忠耀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自由细胞替代固定化细胞,成功设计了六级连续化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新工艺,应用于丙烯酰胺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并对其操作工艺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下,该六级连续化过程稳定运行80h时,丙烯腈的转化率达99.9%以上,丙烯酰胺产物浓度达434.23g/L,生产效率达到0.01526mol/(L·min),生产效率比固定化细胞批式反应提高了一倍以上,产品溶液浓度提高50%以上。中空纤维膜可以使反应液和菌体得到有效的分离,且在反应液中没有检测到副产物丙烯酸。新工艺实现了丙烯酰胺的稳定连续化生产。中图分类号:TQ225.261;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45-04
  • XDM
  • 戚学贵,徐宏,谭晓勇,许林云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低伴热介质与被伴热介质之间的热阻是提高外伴管伴热系统抑制物料结壁效果的关键。利用自建的对比传热试验装置,进行了蒸汽和热水伴热传热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传热系数可提高7倍以上,此时提高伴热热水流量可明显增强伴热能力。将该优化措施应用于发生闪蒸的对苯二甲酸母液罐及附属管道,结果表明设备和管道的壁面温度及其均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物料结壁减缓。中图分类号:TK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49-03
  • 刘元直,吉红军,常晓鹏,杨泉,高先斌,侍干庆,魏宏繁,张文斌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油田气井凝析油电脱盐装置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新型破乳剂ERIxxxx,对原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运用了如下新技术:SHE-2型鼠笼式高效电脱盐技术,SY型无级调节静态混合器技术,智能型高压电引入装置,抗弧型高压电绝缘吊挂技术,自旋型排污反冲洗技术等。装置经改造后满足了凝析油脱盐的技术要求,达到了脱盐、脱水效果。中图分类号:TQ034;TQ0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52-03
  • 周立群,王玉,许艺,陆小华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烷基苯联合装置加氢单元换热器存在的结焦问题,研究开发了煤油催化加氢除氧工艺。设计了换热器模拟装置进行工艺评价试验,同时考察了除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加氢除氧工艺能有效地脱除煤油中的溶解氧,加氢处理后煤油在换热器中生成的焦垢晶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换热器结垢状况得到了改善,延长了运行时间;加氢除氧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中图分类号:TE6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53-4320(2006)07-0055-03
  • 李晓光,冯波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M2)、三甲基一氯硅烷(M3)通过水解、脱水、调聚、脱除低分子反应制备低黏度硅油,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试验确定了低黏度硅油的最佳工艺。可根据要求,通过该工艺生产出黏度为10~100mm2/s中的不同黏度值的低黏度硅油。中图分类号:TQ1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58-03
  • XGM
  • 沈玉龙,刘长虹,吴树新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2006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这次的获奖项目:①绿色合成路线奖授予了Merck公司,他们开发出一条由β氨基酸制备Januvia TM的活性成分的新颖的绿色合成路线。②Codexis公司获得了绿色反应条件奖,他们采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开发了一种酶基过程;③S.C.Johnson & Son公司获得了设计绿色化学品奖,他们研发出了Greenlist TM系统,该系统用来评估其产品中各成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指导消费品配方的改进;④Arkon和NuPro技术公司获得小企业奖,他们联合开发了苯胺印刷工业中对环境安全的溶剂和循环利用方法;⑤MissouriColumbia大学的Galen J.Suppes教授获得了学术奖,以奖励他从天然丙三醇合成出生物基的丙二醇和多元醇的单体。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61-04
  • XHM
  • 周永红,田玉鹏,吴杰颖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酞菁配合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限幅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良的光限幅性能,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综述了近年来酞菁配合物光限幅材料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TN244;TQ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7-0065-03
  • XJM
  •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KM
  • . 2006, 2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