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15
  

  • 全选
    |
    XAM
  • 杨友麒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系统是一种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按规模大小可分为4个层次:全球性的系统,地理边界为特征的系统,局部的或分布的业务系统,可持续发展技术。本文从这4个层次上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今后任何工业过程,包括化学工程,不可能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来对待,必须考虑工业过程、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系统工程处于独特位置,最适合把各学科的成果汇集到一个系统工程框架中,来应对这种挑战。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01-07
  • 谈玉坤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4年中国轮胎产量为23 926万条,同比增长18.7%,轮胎出口6 875.2万条,同比增长50.58%,销售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29.89%。2005年全国各行业的发展将有利于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今后我国轮胎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中图分类号:TQ33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08-03
  • 戈建华 程德文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有关单位用溶剂法氧化合成DSD酸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分析了该工艺目前还未能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原因:①工业化生产的一些工程技术难题还有待解决;②溶剂法工艺生产的总成本高于传统的水法工艺;③不少地区的环保执法存在“盲区”,地方保护痼疾难除;④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缺乏积极性;⑤产能过剩竞相降价,企业无力承担科研费用。讨论了溶剂法氧化合成DSD酸工业化的瓶颈制约所在,指出了解决途径,提出了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11-04
  • XBM
  • 王庶 白荣献 梅付名 李光兴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热力学。总结了近年来该类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对酯交换反应的平衡限制问题和选择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根据对反应热力学的分析,指出避开平衡限制的合理途径是采用酯交换-歧化二步法工艺路线,而高选择性地得到碳酸二苯酯取决于催化剂的性质。通过分析酸碱催化作用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差异,认为碱催化是副产物苯甲醚生成的主要原因,Lewis酸性的催化剂有利于碳酸二苯酯的高选择性。最后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中图分类号:TQ2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15-04
  • 姜廷顺 陆路德 杨绪杰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含钛介孔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室温合成、微波合成和选择不同模板剂与嫁接法等合成方法及其特点。对含钛介孔分子筛的表面修饰与改性技术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含钛介孔分子筛在催化氧化、烯烃环氧化、羟基化和光催化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高水热稳定性含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通过对含钛介孔分子筛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独特性能的催化材料;含钛介孔分子筛在光催化及其他催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理。中图分类号: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19-03
  • 李宝霞 张济宇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灰的熔融特性不仅与煤灰的化学组成有关,还与灰成分的矿物形态有关,其中酸性氧化物可提高煤灰熔融温度,碱性氧化物却呈现降低煤灰熔融温度与助熔剂的作用。煤灰熔融温度与相平衡性质的良好相关性,可利用三元相图来预测和解释。据此通过添加不同助剂与煤灰中氧化物相互作用生成高熔点或低熔点物质的方法可改变煤灰熔融特性,以适应不同排渣方式和气化工艺的选择;同时将经碱盐催化气化后的煤灰添加适当助剂煅烧后可使其中形成玻璃网络的氧化物(如SiO2)与修饰中间氧化物(Al2O3、Fe2O3等)和修饰网络氧化物(Na2O、CaO、MgO等)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稳定硅酸盐复合物,实现了含碱灰渣的煅烧脱碱无害化。中图分类号:TQ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22-05
  • 王胜 王树东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同心圆式反应器、板式反应器、壁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在自热重整反应制氢中的特点。同心圆式反应器的传热是控制步骤,为强化传热而开发了空间形状不同和流体经过反应器不同腔体的先后顺序不同的反应器;板式反应器易于组装、拆卸和放大,而且热效率也比较高,是目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重点在于操作参数和设计的优化及其高效壁载制氢催化剂的研制;壁反应器的反应表面和换热表面不分离,具有较高的热量耦合效果;微通道反应器具有优越的传热性能,但对加工和流体的性质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另外,不同燃料制氢机理的研究及其过程参数的稳态、瞬态模拟,为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制氢过程并行单元的研究为系统的集成奠定了基础。最后,指出开发板式壁反应器以及开展其在CO变换、净化方面的研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27-04
  • XCM
  • 戴延凤 李凤仪 萧斌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聚乙二醇络合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的反应规律。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络合剂聚乙二醇能非常有效地提高β-加成产物苯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30℃温度下反应195 min,甲基二氯硅烷的转化率可达8333%,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100%;硅氢加成反应有一个明显的诱导期,诱导期过后反应迅速进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诱导期有重要影响;催化剂性能稳定,回收使用3次无明显失活。中图分类号:O6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31-03
  • 李刚辉 沈一丁 赖小娟 任庆海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环氧改性聚酰胺(EPA)与热塑性玉米淀粉复合后采用浇铸法制备出新型增强生物降解复合膜,研究了EPA对复合膜结晶性能、交联程度、力学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与EPA、烷基烯酮二聚体及丙三醇复合后,结晶程度明显下降。当EPA质量分数为21.62%时,复合膜的交联度高达45.77%,且复合膜残留物中非EPA成分的质量分数也达到24.15%;复合膜的干态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以高于12.0 MPa和45.0%,湿态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则分别可以达到5.40 MPa和30.0%以上。EPA的添加降低了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性能。中图分类号:TQ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34-04
  • 尹衍升 卢瑶 陈守刚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温度为250℃、矿化剂浓度为10 mol/L、反应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水热反应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管,并对水热条件下影响氧化锆晶体生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分析,认为氧化锆纳米管的形成是由于凝胶的网状结构在较大浓度的OH-作用下得到了强化,起到了类似模板的作用,进而促使氧化锆逐渐生长成管状,最后脱离网状结构而独立存在。中图分类号:O61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38-02
  • 王英刚 高丹 林静文 魏德洲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比浊法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其最佳培养操作条件为:培养基瓶装量为100 mL/250 mL,接种量为10%(30℃,pH值2.3)。用陶土颗粒为生物膜载体,进行脱硫生物膜塔滴滤固定化启动工艺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气量和液体流量是影响挂膜启动的生物膜的生长在塔中经历适应期、动力学增长期和稳定期,循环液的Fe2+的氧化速率与吸光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压力损失和pH值也是作为挂膜启动完成的重要指标。挂膜3天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Fe2+氧化率趋于稳定,挂膜完成。连续运行1周后,Fe2+氧化率保持在0.2 g/(L1·h1),连续通入低浓度SO2气体驯化后,脱硫率可达到90%以上。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40-04
  • 杨永强 杨大令 张守海 富海涛 蹇锡高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为膜材料,N-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和丁酮为添加剂,采用干-湿相转化技术制备了中空纤维非对称超滤膜。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类型和添加剂浓度的变化导致了超滤膜的形态逐渐由长而宽的指状孔结构变为海绵状结构,同时也对超滤膜的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制得的PPESK超滤膜在0.1MPa的操作压力下对PEG10000的截留率高于95%,纯水通量可高达约159 L/(m2·h)。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44-04
  • XDM
  • 唐旭东 杨伯伦 单石灵 刘忠生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消除石化污水场所逸散的烃类等有机挥发物对环境的危害,提出了采用浓度调整-吸附脱硫-催化燃烧组合工艺技术处理经封闭后有组织排放的废气的新工艺:用活性炭对废气总烃浓度进行调整,用Fe2O3吸附脱硫,用蜂窝状Pt、Pd、Ce多组分催化剂对废气进行催化燃烧。在中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3 000m3/h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工业装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此组合工艺有机废气脱除率在95%以上,处理后的排放气可达到国家废气排放标准。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48-04
  • 计建炳 俞云良 徐之超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转子由动、静折流圈构成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气、液两相在动静折流圈的缝隙之间逆向运动时接触传质。与常用填料式旋转床相比,折流式旋转床有2个优点:①可以方便地实现连续精馏操作中的中间进料;②多个转子可方便地安装在同一个转轴上,而在转子之间不必有动密封,大大提高了单台设备的分离能力。对分离工业生产的乙醇-水和甲醇-水的连续精馏试验表明,其分离能力按转子的有效径向距离计算每米理论塔板数可达20块。中图分类号:TQ0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52-03
  • 朱健 杨祝红 李伟 冯新 陆小华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均相光催化反应器在放大过程中光辐射能衰减和流体返混对其放大过程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能随着光源和反应管的中心距的增加急剧衰减,两者呈1.56次方反比关系;管式反应器中流体的返混程度远小于相同反应体积的环型反应器,这有利于提高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建立了一套由3组管式反应器串联且光接触面与光源的距离小于10 cm的连续光催化水处理中试装置,并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化学需氧量可从150~180 mg/L降至50 mg/L以下,处理量为50 L/h时的出水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中图分类号:TQ0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55-04
  • XMM
  • 孟亮 宣国良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我国化工行业最新统计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化工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59;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59-03
  • XFM
  • 王俐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全球对醋酸的需求持续增长,今后几年将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7年全球醋酸总需求量将达到8.2 Mt。目前大约1/3的醋酸产能是来自美国、西欧和日本,亚洲占大多数。随着这种趋势朝向区域化,未来亚洲醋酸产能将持续稳定增长。生产醋酸乙烯单体(VAM)是醋酸最主要的最终用途,未来醋酸消费增长将取决于亚洲对VAM和对苯二甲酸(TPA)的需求。中图分类号:TQ225.1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62-05
  • XHM
  • 卢星河 唐致远 韩冬 张娜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现,有机电解液会在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形成聚合物钝化层(SEI膜),其厚度和疏密性与电解液的组成及充放电制度有关;其组成和电化学性能还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通过改变电解液的导电锂盐成分、有机溶剂组成和加入极性添加剂等方法可优化电解液的电化学特性,从而可有效控制该钝化层的成膜过程、膜组成与膜结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及循环性能。中图分类号:TM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5-0067-03
  • XIM
  •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5, 25(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