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1-15
  

  • 全选
    |
    XAM
  • 邝生鲁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显现,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缺乏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实施零排放战略。要达到零排放目标,必须运用循环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绿色化学以及按共生工程和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工业园区。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新的零排放行动原则和若干建议。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02-07
  • 李奋明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原子经济性的分析,深刻阐述了原子经济在促进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合成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有机合成技术(不对称诱导合成等)和产物分离及过程控制等相关化工高新技术发展,以及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09-04
  • XBM
  • 白庚辛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述了全球5种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包括高氯酸催化剂工艺、氟磺酸催化剂工艺、Nafion树脂催化剂工艺、活性蒙脱土催化剂工艺和杂多酸催化剂工艺。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势和不足,综述了今后发展的趋势。我国将成为聚四氢呋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针对我国虽经多年研究开发,但未能形成工业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看法。中图分类号:TQ34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13-05
  • 吴鑫干 何斌鸿 王艳辉 张旭东 阳卫军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当前高纯度对苯二甲酸主要的生产方法,包括对二甲苯液相氧化与加氢精制法、对二甲苯精密氧化法以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水解法等,比较了各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从催化剂的研制、溶剂的选择、反应器的改造、新生产路线的开发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对苯二甲酸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突出了对二甲苯液相氧化与加氢精制法在这一生产和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技术开发动向。中图分类号:TQ2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18-05
  • 刘建龙 王瑞明 杨连生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海藻糖的各种生产方法,包括酵母抽提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转化法、基因重组法等,并列举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实例。对酵母积累海藻糖的胁迫条件和提取过程,海藻糖产生菌的分离培养、酶学特性、酶发酵条件,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生成酶和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表达等进行了探讨。指出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方法。中图分类号:TQ920;TS2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23-03
  • 马晓建 吴勇 牛青川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采用精馏法、分子筛分离法、膜分离法和作物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及其近年来无水乙醇制备的新进展。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且指出如何改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的能耗。最后,展望了无水乙醇制备的发展前景,同时对我国无水乙醇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图分类号:TQ223.122;TS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26-04
  • XCM
  • 宋贤良 陈玲 叶建东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固相含量对淀粉-Al2O3悬浮浆料的流变特性、固化行为、成型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酯化淀粉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可成型出结构完好、致密度较高的陶瓷坯体。研究表明浆料表观黏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即使是固相体积分数为58%的高浓悬浮浆料,表观黏度仍小于1 mPa·s,易于注模;随固相含量的增加,坯体的线收缩率和干燥强度下降,而坯体的相对密度不断增加;固相含量对坯体的微观结构和气孔分布也有显著影响。中图分类号:TQ174.75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30-03
  • 周忠强 梅兴国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甲醛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经Darzens 缩合反应合成了反式-3-基缩水甘油酸乙酯,然后在25℃以氨水开环得赤型-3-苯基异丝氨酰胺。赤型-3-苯基异丝氨酰胺在对甲苯磺酸存在下与甲醇回流24h,再以苯甲酰氯酰化得赤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甲酯。赤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甲酯以二氯亚砜翻转C-2位构型生成苏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甲酯。苏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甲酯在0℃水解即得紫杉醇C-13侧链苏型-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中图分类号:O621.3;TQ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33-03
  • 吴平霄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当用体积分数为20%的H2SO4处理后,蒙脱石硅氧四面体中的Q3Si结构发生结构重组,有部分转变为畸变的Q3Si结构和Q4Si结构,而Al的结构状态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中图分类号:TQ4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36-03
  • 钟理 陈建军 郭文静 朱运伟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研究了臭氧高级氧化-生化耦合技术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以某炼油厂乙烯废水为例,在低臭氧投加量1.5~2.0 mg/L及其他一定条件下,出水CODCr平均不到33mg/L,石油类污染物平均去除率达到了67.2%,出水挥发酚最高质量浓度仅0.016 mg/L,硫化物平均降解率为65.2%,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7.9%以上,优于活性炭处理方法。实验还发现,低剂量臭氧投加量的影响不如废水流量及水质变化影响显著,前者既可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又不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39-04
  • 陈庆春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热180℃条件下,利用CuSO4·5H2O和NaOH作原料,保持c(Cu2+)∶c(OH-)=1∶4,加入与Cu2+等物质的量的山梨(糖)醇作还原剂,反应20 h后得到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产物为金属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产物大部分为球形颗粒组成的正六角体,此外产物中还有少量纳米棒和纳米线。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 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中图分类号:TQ131.21 文献标识码:A 编号:0253-4320(2005)01-0043-02
  • XDM
  • 张红潮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灰粘聚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该流化床底部设置了灰粘聚分离装置,在炉内形成中心高温区,使炉渣在中心高温区内粘聚成灰球,借助密度差异,有选择地使煤粉与灰球分离,从而降低灰渣的含碳量,提高了煤中碳的转化率。将该技术应用于合成氨生产中,每吨氨可增加综合经济效益295.14元。中图分类号:TQ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45-03
  • 洪运涛 乔梁 刘新华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邯钢集团公司冷轧厂与酸洗镀锌厂均引进了奥地利ANDRITZ公司的Ruthner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技术,包括脱硅(Wapur)和酸再生(ARP)两部分。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反应原理及应用效果,并对Ruthner喷雾焙烧技术进行了评析。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48-03
  • 时在国 黄亮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二甲苯高温液相催化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的过程需要采用Co-Mn-Br三元复合催化剂。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厂催化剂回收系统引进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先进技术,采用回收试剂使母液中的大部分钴和部分锰沉淀,然后通过蝶片式离心机加以分离回用。简述了该工艺的设备原理、流程及反应机理,并进行了简单的经济技术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减少近50%的新鲜催化剂使用量,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800万元,并减少了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中图分类号:TQ245.12;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51-03
  • XMM
  • 张良佺 祝巨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结构分析原理,建立了宏观和微观系统的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各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一些指标进行了简化处理,给出了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应用扣分法解决了大系统的评分难题,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模型的判别矩阵,讨论了相对重要度的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54-07
  • XFM
  • 韩刚 李照银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全球顺酐生产能力约1.3Mt/a,消费量为1Mt,国内近几年顺酐消费量逐年增长,预计2005年顺酐需求量将达到24.8万t。分析了顺酐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现状,提出了我国顺酐发展的建议。中图分类号:TQ2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61-03
  • XHM
  • 曹成波 宋国栋 刘宗林 吴克安 王振芳 邹玉萍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皮肤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研制了复合天然三维网络结构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以此为支架材料建立了3层结构的人工皮肤模型:上层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可降解的聚合物涂层,可以屏蔽细菌并保持人工皮肤良好的透水气性;中间是复合型天然三维网络结构胶原纤维支架材料层,为细胞的增殖提供三维空间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起到真皮基质的作用;下层是药物层,具有营养、抗菌消炎、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1-0064-03
  • XIM
  •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KM
  • . 2005, 25(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