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发票与录用通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2004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4-04-15
全选
|
XAM
Select
2003年中国石油石化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
舒朝霞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进入了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好转,成品油市场活跃,消费增长强劲,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增长,产品结构更趋合理。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1.696亿t,表观消费量2.53亿t,比上年增长10%。原油加工量约2.4亿t,同比增长10.3%。乙烯产量612万t,比上年增长13%。合成树脂产量约1.594万t,增长了16.5%,合成橡胶产量127万t,增长了12.2%,合成纤维产量1.069万t,增长了17.3%。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01-06
Select
当代医药工业的特点及我国发展现状和对策
徐立青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当代医药工业的生产特点,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速新药研制,改进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完善质量和技术标准体系,通过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TQ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07-04
XBM
Select
渗透蒸发复合膜的选材与制备
姜忠义 刘亮 冯海锋 彭福兵 潘福生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对称膜、非对称膜相比,渗透蒸发复合膜有扩散阻力小、渗透通量高、机械强度好等优点,同时在选材和制备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活性层材料主要依据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理论或溶解度参数理论进行粗略选择,再通过一些实验手段做进一步筛选。支撑层材料多为无机或有机多孔材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机械性质及结构。另外,活性层与支撑层之间的黏合与孔渗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介绍了相关的黏合理论,列举了常用的防止孔渗发生的措施。最后结合近年来渗透蒸发复合膜的研究实例详细介绍了复合膜的常用制备方法,如界面聚合法、浸涂法、等离子聚合法和自组装法等。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11-04
Select
手性拆分膜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谢锐 褚良银 曲剑波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性拆分膜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和易于工业放大的手性拆分技术,近年来随着单一手性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着重介绍了用于对映体分离的支撑液膜、乳化液膜、厚体液膜、扩散选择型手性固膜和吸附选择型手性固膜等膜分离技术的近期研究成果和应用开发现状,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手性拆分液膜传输速度快,但稳定性较差;而稳定性好的手性拆分固膜,迄今尚难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和高通量。因此,进一步研制一种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具有高精度和大通量的手性拆分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15-04
Select
膜法制备乳状液研究进展
吴俊 景文珩 邢卫红 徐南平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膜法制乳是靠膜两侧的压差使分散相通过微孔膜,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而形成乳状液的方法。与转-定体系、高压均化等传统方法相比,该法液滴尺寸均一、节能、剪应力小,可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其中一些应用已经工业化。液滴从膜孔中形成和分离依赖于各种过程参数(如过膜压差、膜表面连续相的剪切应力)、膜材料和结构。很多实验研究集中在膜乳化过程参数的影响上,膜乳化过程的机理尚需进一步完善。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19-04
Select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
梅群波 杜乃婴 吕满庚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评述了有关它的各种合成方法。以金属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容易在高聚物之间形成交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金属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可以得到荧光强度比较理想的产物,但反应难以定量控制;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与某些单体之间进行共聚合反应,也可获得荧光强度较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但聚合反应的空间位阻较大;通过两端都含有配位基团的刚性链的有机小分子配体直接与金属离子配合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以小分子金属配合物单体进行均聚或者将小分子金属配合物接枝到高聚物上也可以形成高分子金属配合物。中图分类号:TB324;TQ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23-04
Select
多孔氧化铝模板法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
居艳 李凤仪 魏任重 张荣斌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上可以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通过调节阳极氧化参数可以改变模板的孔结构,进而可控制碳纳米管在孔道中生长的形貌。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直径、长度和密度可以选择性控制,这将有利于研究碳纳米管的性质和它在电化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形成原理以及碳纳米管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的生长机理,讨论了阳极氧化条件、催化剂和气相沉积温度对碳纳米管特性的影响,并指出了这种技术中一些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图分类号:O613.71;TB383;TQ1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27-04
XCM
Select
聚四氟乙烯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毛淑才 沈慧芳 瞿金清 陈焕钦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外来种子乳液聚合方法,用反应单体对外来种子聚四氟乙烯乳液进行浸泡、溶胀,然后引发聚合反应制得聚四氟乙烯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改性乳液的表征显示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酸酯间存在作用,研究了乳胶粒的微观结构,推测出乳胶粒核壳部分的组成成分,分析了改性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指出进一步控制乳胶粒生成种类的单一性或者将微米级颗粒(改性聚四氟乙烯乳胶粒)与纳米级颗粒(纯丙乳胶粒)优化共存于同一体系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该研究为化学惰性物质用于改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中图分类号:TQ6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31-04
Select
注塑级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醚酮/聚四氟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王桂梅 廖功雄 蹇锡高 洪升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四氟乙烯质量分数低于30%的注塑级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聚醚酮/聚四氟乙烯(PPEK/ PTFE)共混物,并对其摩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密度进行了研究。PTFE的加入,使得共混物的摩擦性能比纯PPEK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且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摩擦性能逐步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则随PTFE含量的增加有所降低,但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同配比共混物的耐热性能则与纯PPEK相当,热变形温度大约为244℃;共混物的密度随PTFE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趋势。中图分类号:TQ326.5;TQ3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35-04
Select
去氢枞酸基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段文贵 岑波 赵树凯 王宗德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歧化松香中分离提纯去氢枞酸,然后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去氢枞酸缩水甘油酯及叔胺中间体,合成了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和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磺丙基甜菜碱这两种新型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紫外、红外及质谱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测定。中图分类号:TQ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39-04
Select
蕈菌云芝用于酒精废液生物漂白及收获菌丝体的研究
冉艳红 于淑娟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蕈菌云芝对不同稀释度酒精废液进行生物漂白及收获菌丝体研究。摇瓶培养结果表明,云芝对20%的酒精废液的脱色率为50%,生物量为8.1 g/L。培养过程中培养液pH值呈上升趋势。利用5 L发酵罐,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和通气量,培养54 h,使脱色率上升到65%,生物量增加到10.9 g/L,COD去除率为71%;通过检测发酵液中还原糖变化规律表明云芝对废水中的有色物质有分解利用的过程。与其他生物法处理酒精废液相比,云芝表现出较强的有机负荷承受能力、脱色能力及运行周期短的优势。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43-03
Select
酵母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闫婕 陈五岭 秦蓉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酵母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还原为手性化合物4-氯-(S)-3-羟基丁酸乙酯反应的工艺条件,讨论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及对映体过量(e.e.值)的影响。将质量分数5%的酵母加入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2 h后,加入20%质量分数的蔗糖、2.5%质量分数的底物,在30℃、pH值7.2、200 r/min振荡培养8 h,最大产率和产物e.e.值分别可达91.7%和97.8%。而手性助剂L-谷氨酰胺和L-半胱氨酸并未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中图分类号:R972;TQ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46-03
XDM
Select
复混肥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改进
王西林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海南省化肥厂复混肥生产工艺存在生产能力小(1万t/a)、电能消耗大、造粒机圆盘不能调整、缺少自动返料系统等缺点,对原有造粒机、干燥机及振动筛进行改造,并新增立式混料机、冷却机等设备,使产能扩至3万t/a。新工艺可根据造粒工艺要求间断或连续造粒,克服了原工艺流程的缺点。中图分类号:TQ4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49-02
Select
三氟化氮纯化的新工艺
宋海华 付曼 高世选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氟化氮作为等离子蚀刻剂和化学气相沉积室的清洗气体,可根据粗三氟化氮气体中各组分的沸点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纯化工艺及设备。研究了冷阱法、吸附法、改进的吸附法3种纯化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纯化工艺,即用碱液清除酸性杂质及用精馏的方法排除轻组分与残余重组分。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纯化工艺可获得三氟化氮体积分数大于99.9%的高纯度产品,从而能够满足半导体工业的要求。中图分类号:TQ0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51-03
Select
合成氨生产中冷却水流程的改造
梁英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介绍了襄樊天九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生产装置冷却系统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指出原工艺流程存在循环水温度高、甲醇合成冷却效果差、碳化塔温度高、氨吸收不完全等问题。新工艺通过在甲醇合成工段安装冷却塔、将一次吸氨装置改成二次吸氨装置、改变碳化塔冷却水流程等措施,克服了原工艺流程存在的缺点,并且生产1 t氨的煤耗降低252 kg,电耗降低182 kW·h,成本降低180元。中图分类号:TQ113.2;TQ0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54-02
XEM
Select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
李玉平 曹宏斌 张懿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难降解有机物对环境危害巨大,生物技术是去除这类物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强化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分离有效菌和构建工程菌是强化生物处理的首要方法。针对目标污染物的结构性质,以合适的共代谢基质作为诱导物,采取共代谢的方式也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率。此外,通过优化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微生物耐毒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工艺研究同样能够提高生物反应速率。生物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发展方向趋于三方面:高效菌种库和基因库的建设与丰富,新型反应器与工艺的发明以及各种交叉技术的应用。中图分类号:X703.1;TQ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56-04
XGM
Select
致力于特种材料的GE先进材料集团
张立萍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组建的GE先进材料公司的业务范围、发展战略,以及新开发的6种产品。中图分类号:TQ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60-02
XHM
Select
助乳化剂及其对细乳液聚合的影响
傅和青 张心亚 黄洪 陈焕钦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乳液聚合由于在体系中引进了助乳化剂,是一种新型的乳液聚合,助乳化剂是细乳液聚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细乳液聚合的特点、助乳化剂在细乳液聚合中的作用;较详细地分析了助乳化剂对细乳液聚合的影响;指出了目前助乳化剂存在的缺陷,强调开发多种类、多功能助乳化剂的重要性。中图分类号:TQ4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4-0062-03
XIM
Select
开发导向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JM
Select
国外动态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LM
Select
国内综合信息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KM
Select
技术市场
. 2004, 2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刊号:ISSN 0253-4320
国内刊号:CN 11-2172/TQ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编辑:《现代化工》编辑部
国内邮发代号:82-67
国内定价:60元/本 720元/年
国外定价:360美元/年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更多...
《现代化工》著作权许可协议
《现代化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现代化工》论文模板
《现代化工》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