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3-15
  

  • 全选
    |
    XAM
  • 董涛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形势良好,生产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由于国际油价上升,行业受益,并表现出许多亮点:化工园区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崛起,跨国公司的投资。另外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也成为国外反倾销的重灾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通过反倾销手段保护自身利益。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01-05
  • 朱昌雄 孙东园 蒋细良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介绍了我国主要微生物农药品种的注册登记和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生产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如何判定不同微生物农药是否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及对未来产业化对策的建议。中图分类号:TQ458;TQ45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06-05
  • XBM
  • 张团伟刘秀凤朱慧铭张宝泉林跃生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缩或超临界流体作为良好的萃取溶剂,在食品加工与保藏、制药和生物材料加工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简要论述了压缩或超临界流体对微生物存活与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近年来采用超临界溶剂进行乙醇发酵与在线萃取分离过程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装置结构设计和过程优化方面的新成果。最后探讨了实现过程规模化需要深入开展的关键性问题。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11-05
  • 张延霖 邱学青 王卫星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日本、美国开发的一系列水煤浆添加剂的特点,并从性能上给予了评价;概述了国内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尤其列举了国内有关木质素类添加剂的研究成果。从煤的分散机理方面阐述了聚苯乙烯磺酸钠与亚甲基磺酸盐两类添加剂的差异在于吸附方式的不同,指出了木质素作为水煤浆添加剂的优势及其在我国利用的广阔前景。最后阐述了目前水煤浆添加剂对煤的作用机理的两种理论:双电子层与空间位阻理论;空间位阻与熵斥力作用理论。中图分类号:TQ423;TQ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16-04
  • 李立清 曾光明 唐新村 李丹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变压吸附分离回收低沸点和中高沸点有机蒸气、变压吸附用吸附剂以及变压吸附分离回收有机蒸气工艺及其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评述了变压吸附技术在净化分离有机蒸气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变压吸附用吸附剂;多种分离过程的集成技术;过程优化设计;智能型控制系统;多成分有机气体的变压吸附分离;利用计算机进行变压吸附过程模拟的基础研究;吸附和脱附的传质、传热基础理论等。中图分类号:TQ02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20-04
  • 杨骏 郑洪岩 张渊明 唐渝 朱玉雷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γ-丁内酯合成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一些绿色环保的新工艺,如:顺酐加氢与1,4-丁二醇脱氢偶合法、糠醛加氢与1,4-丁二醇脱氢偶合法以及顺酐超临界CO2流体加氢法等,在这些新工艺中广泛采用无毒害的催化剂和溶剂。加氢和脱氢耦合法可将加氢反应的放热用于脱氢反应的供热,减小了过程的热效应,可有效避免反应器的局部过热或过冷;脱氢反应释放的氢可用于加氢反应,整个过程无氢消耗,具有能量和原子的经济性,显著地提高了整个过程的效率。顺酐超临界CO2流体加氢采用无害的溶剂替代昂贵的溶剂,且催化剂和产物易于分离。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开发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和新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工艺。中图分类号:TQ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24-04
  • XCM
  • 王志 毕诗文 杨毅宏 袁章福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拟工业铝酸钠溶液连续碳酸化分解条件,对分解过程不同阶段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磨损指数和结晶形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解初期产物中粒径<45 μm的粒子质量分数高达38%,分解中期产物粒度显著增加,而末期粒度的变化不再明显;分解1 h时析出的大量细粒子的磨损指数最小,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能力;中期经过快速附聚而变大的产物强度最差,附聚体经过后期析出氢氧化铝的“胶结”后强度又有所提高。SEM照片表明产物附聚体颗粒的缝隙内有细小颗粒填充,形成“镶嵌”式结构,且随着分解过程的进行附聚在一起的晶体颗粒粒度逐渐接近。中图分类号:TF11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28-04
  • 李世荣 安勇 官文超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羧基酚醛光敏树脂为基本原材料制备了能完全水溶性的、可光交联且交联后耐高温的特种涂料,考察了多羧基酚醛光敏树脂与添加剂的比例关系以及最佳配方、成膜工艺条件。当涂料中多羧基酚醛光敏树脂的质量分数为234%、乙基-对-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EDAB)和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为0.23%[m(EDAB)∶m(ITX)=2]、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6.9%、氨水为1.0%、丙烯酰胺为1.56%、丙酮为39.8%、水为27.1%时,漆膜在50℃下真空预处理2 h,紫外光交联30 s,热后处理1 h后,所得漆膜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耐溶剂性,附着力为1级,在280℃的导热油中30 s无变化。中图分类号:TQ6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32-03
  • 孟伟青 李峰 Evans D.G. 段雪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了层间阴离子为NO-3的镁铁水滑石(MgFeNO3-LDHs),当滴料终点pH值为9.5,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 h时,可得到晶体结构规整的层状结构产物。通过离子交换将有机阴离子CH2CHC6H4SO-3和CH3(CH2)11SO-3引入层间,形成以双分子层垂直于层板的交错有序的排布结构模式。中图分类号:TQ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35-04
  • 林绮纯 董新法 林维明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合羟基阳离子合成交联蒙脱土(PILC),经SO2-4改性,制备了应用于C3H6选择还原NO的铜基交联黏土催化剂。考察了交联剂种类、Cu担载量及水蒸气存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TA、XRD对PILC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l-PILC较Zr-PIL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50℃时Cu/Al-PILC(Cu质量分数为3%)上 NO转化率达52.0%;由于金属氧化物交联柱表面的疏水特性,Cu/Al-PILC较Cu/ZSM-5具有较强的抗水蒸气能力,10%水蒸气存在仅使NO最大转化率下降了13.7%,NO和C3H6转化曲线较不含水蒸气时向高温方向移动。中图分类号:O643;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39-04
  • 乐园 陈建峰 汪文川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包覆纳米尺度的碳酸钙颗粒,去除表面活性剂和碳酸钙,得到了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用TEM、XRD及低温氮吸附等测试手段对这类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样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球壳上出现了介孔相,改善了样品的孔结构。空心微球的BET比表面积为399~898 m2/g,明显高于未加表面活性剂的样品。中图分类号:TQ1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43-03
  • 王胜杰 何小霞 沈建东 刘芙蓉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中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VP作为促进剂时,在确定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有一个最佳的浓度,在确定的使用浓度和温度时则有一个最佳反应压力,否则PVP的加入将抑制水合物的生成。认为PVP在低浓度时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加速了水合物生成。在高浓度时,其长链上的五元环吸附水合物表面未完成的孔穴,阻止了水合物晶核的增长。中图分类号:TQ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46-03
  • XDM
  • 陈锡华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需要消耗大量的三乙胺作催化剂。针对早期的三乙胺回收工艺和在小试基础上改进的回收工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三乙胺连续回收工艺,实现了母液连续中和分层及精馏操作;将此工艺应用于福建三农集团公司5 000t/a草甘膦生产过程的三乙胺回收中,每年可节省三乙胺100 t,液碱(折纯)295 t。中图分类号:TQ457.29;TQ2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49-02
  • 陈晓祥 任不凡 周海杨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亚磷酸二甲酯生产中尾气回收的工艺原理,对尾气中氯化氢及氯甲烷的分离回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吸收剂分段循环和降温相结合的回收工艺,将此工艺应用于3万t/a的亚磷酸二甲酯生产装置的尾气回收上,可使氯化氢的回收率达99.9%,氯甲烷的回收率达93%以上,盐酸质量分数大于30%,尾气中氯甲烷的质量分数小于5%。中图分类号:TQ028.1;TQ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51-03
  • 姚日远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扬州石油化工厂常压催化热联合装置存在常压塔侧线组分分割不清、重叠较大等问题,选用一种新型LLC-Tray高效立体传质塔盘代替常规的条形塔盘;对比了塔盘改造前后装置的运行效果,并对改造后的装置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Q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54-03
  • XEM
  • 冯长根 王帅帅 陈建军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碳氢化合物为还原剂选择性还原汽车尾气中的NOx是研究较早且较多的一种方法。以NH3或尿素为还原剂催化还原NOx,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以及NOx直接催化分解等净化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以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的催化剂以及利用改性碳纤维作还原剂等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净化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和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指出今后应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中图分类号:X701;TQ42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57-03
  • XFM
  • 李建新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全球偏苯三酸酐的生产能力为20.3万t/a,我国的产能为1.7万t/a,全球的消费量约14万t。分析了国内外偏苯三酸酐的市场供需状况,并对我国今后几年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中图分类号:TQ245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60-04
  • XHM
  • 沈新元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指出合成新的聚合物、制造构造规则的高分子凝胶及增加材料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是加快智能高分子材料响应速率的方法,同时指出仿生化和模糊化是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3-0064-02
  • XIM
  •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