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 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会议活动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最新公告:
重要提醒:骗子冒充编辑部要求加作者微信,谨防上当!
关于暑假、寒假期间版面费发票及期刊样刊延迟邮寄的通知
作者投稿
审稿中心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检索
现代化工
2011年, 第3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XAM
Select
2010年世界化学工业
收藏
苏晓渝
. 2011, (
11
): 0-0.
摘要
(
571
)
PDF
(1088KB) (
13
)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需求增长,世界化工生产和销售均出现上涨态势,化学品销售额大幅增长了88%。统计了北美、西欧、亚洲具有代表性国家2010年化学工业生产、投资、进出口、雇员等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表明,发达经济体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远不如发展中经济体国家强劲。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化工出口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欧美和日本化工公司的资本投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研发方面的投资有所增长。但全球化学工业的雇佣情况仍不容乐观。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01-0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苯乙烯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收藏
沈江,陈俊士,洪纯芬
. 2011, (
11
): 0-0.
摘要
(
515
)
PDF
(937KB) (
14
)
介绍了苯乙烯生产现状和国产化科技发展现状,指出装置规模大型化、原料来源多样化、生产技术创新化、催化剂开发深入化将是苯乙烯生产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今后可能的苯乙烯产业的发展目标。中图分类号:TQ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09-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BM
Select
海冰淡化方法与应用前景概述
收藏
于慧,高学理,苏保卫,王剑,高从堦
. 2011, (
11
): 0-0.
摘要
(
529
)
PDF
(1078KB) (
15
)
海冰淡化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延伸。目前,该方法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固态脱盐法,主要包括离心脱盐法、浸泡脱盐法和重力法等;另一类是液态脱盐法,主要是利用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法。海冰淡化帮助我们在中国的北部获取淡水。将海冰淡化方法同膜法结合,将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P7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12-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及其在药物领域的应用
收藏
洪海龙,韩利民,竺宁,索全伶
. 2011, (
11
): 0-0.
摘要
(
500
)
PDF
(1139KB) (
14
)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药物超细化和微胶囊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改进的研究情况,综述了该技术在药物及药物载体超细微粒和药物微囊制备方面的应用进展。利用SEDS过程能制备粒度分布窄的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微粒,能够将残留溶剂减小到非常低的质量浓度并且容易控制微粒粒径及粒度分布。中图分类号:TQ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17-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糠醛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尹玉磊,李爱民,毛燎原
. 2011, (
11
): 0-0.
摘要
(
477
)
PDF
(956KB) (
16
)
糠醛渣是由生物质酸水解过程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综述了其在改良土壤、制取多孔吸附材料、培育作物、土地的复垦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糠醛渣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Q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22-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碳作为铅酸电池集流体的研究进展
收藏
陈冬,程杰,潘军青,文越华,曹高萍,杨裕生
. 2011, (
11
): 0-0.
摘要
(
514
)
PDF
(957KB) (
19
)
轻质材料替代传统板栅是提高铅酸电池比能量的关键,碳材料因其具有导电性好、密度小、耐腐蚀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关注。综述了碳材料作为铅酸电池活性材料载体和集流体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网状玻璃态碳、石墨/碳泡沫等碳材料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铅酸电池中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O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25-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CM
Select
含三嗪环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收藏
赵家乐,胡志勇,曹端林,李鹏飞,陈啟虎,王虎山,李晨
. 2011, (
11
): 0-0.
摘要
(
458
)
PDF
(2023KB) (
11
)
研究了含三嗪环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增溶、流变、溶致液晶、囊泡等性能。结果表明:增溶量随Gemini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大,C8-n-C8(n=2,3,4,6)的增溶量随联接基长度增加而增加,C12-2-C12与SDS的复配体系比SDS的增溶量大,C12-2-C12与CTAB的复配体系比这2种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时的增溶量小;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子结构(疏水基和联接基长度)对其水溶液的黏度有相同的影响;C6-2-C6、C8-2-C8、C8-3-C8、C8-4-C8、C8-6-C8、C12-2-C12在质量分数分别为42.3%,37.8%,33.5%,30.4%,27.6%,20.3%时均产生层状的溶致液晶;0.01mol/L的单一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均不能形成囊泡,而当n(C12-2-C12)∶n(CATB)为8∶2或9∶1时,复配体系的水溶液形成了大量的囊泡结构。中图分类号:O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29-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氯化氢对醋酸氯化液氢解的影响
收藏
丁军委,亓荣伟,袁学民,杨克俭
. 2011, (
11
): 0-0.
摘要
(
518
)
PDF
(1943KB) (
14
)
对醋酸氯化液加氢脱氯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氯化氢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没有氯化氢气体通入时较佳反应条件为:温度为115~130℃,压力为0.10~0.14MPa,停留时间在1.8~2.2h;通入氯化氢之后,氢解的较佳条件为:温度为135~145℃,压力为0.14~0.18MPa,停留时间为2.2~2.5h。将实验结果作对比,发现氯化氢对加氢脱氯反应的负面影响较大,在同样的条件下,氯化氢的加入使得二氯乙酸和醋酸含量偏高,一氯乙酸含量偏低。中图分类号:TQ2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34-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HRP催化没食子酸与对羟基苯磺酸钠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收藏
吕生华,侯明明,闫小亮,弓瑞
. 2011, (
11
): 0-0.
摘要
(
466
)
PDF
(1369KB) (
11
)
没食子酸(GA)与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催化下以水为反应介质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了GA-SHBS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制备过程中体系pH、HRP用量、反应时间、单体物质的量的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体系pH为7.5,过氧化酶用量为3mg,n(GA)∶n(SHBS)为1∶1,反应4 h时得到的产物性能最佳。通过FTIR、NM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提出单体共聚反应机理及产物与皮纤维结合机理。将产品应用于皮革鞣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渗透性、鞣制性能和选择填充性。成革收缩温度可以达到75.6℃,革身柔软、均匀度好、粒面平细且无塑感。中图分类号:TS5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38-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步法制备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铑膦络合催化剂研究
收藏
曾群英,白玉洁,孟锐,杨春基,肖海成
. 2011, (
11
): 0-0.
摘要
(
527
)
PDF
(1470KB) (
11
)
采用一步法制备铑膦络合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铑膦比、还原剂用量、氢源用量等因素对催化剂制备过程铑利用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铑利用率达99%以上。在适宜的评价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1%,丁醛选择性为98.1%,产物醛正异构比15∶1以上。中图分类号:TQ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42-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硅胶固载咪唑离子液体的制备及二氧化碳吸附性能
收藏
张虎,朱佳媚,何凯歌,靳灿
. 2011, (
11
): 0-0.
摘要
(
515
)
PDF
(1133KB) (
12
)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固载在A型和B型硅胶上,并对硅胶固载离子液体样品进行了FTIR、SEM、元素分析和CO2吸附表征。研究了负载方法、离子液体负载量、孔径分布等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固载的离子液体负载量远远大于浸渍法的;制备的吸附剂均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且在0.4~0.8nm有连续的分布;浸渍法制备的硅胶固载离子液体的CO2吸附性能较优,在273K、0.1MPa时,A型硅胶浸渍离子液体和乙醇混合液样品的CO2吸附量达1.92%。中图分类号:TQ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45-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MnO2/MWNT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Cu(Ⅱ)吸附的研究
收藏
王斌,赵峰,李娜,韩帅,严世强
. 2011, (
11
): 0-0.
摘要
(
533
)
PDF
(1336KB) (
11
)
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制二氧化锰/多壁碳纳米管(MnO2/MWNT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MnO2在MWNTs表面的负载情况,X射线衍射仪(XRD)显示MnO2是以无定形态排列在MWNTs表面。MnO2/MWNTs相比于MWNTs对Cu(Ⅱ)吸附能力提高了100%,MnO2最优负载量为30%,吸附过程的前10min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0%,80min达到吸附平衡。温度升高有益于吸附。pH对吸附影响很大,吸附量随着pH的上升而增加,对Cu(Ⅱ)脱除率甚至达到了95.31%。中图分类号:S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49-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A2+B′B2型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
收藏
陈营,张秋禹,任杰,孙九立
. 2011, (
11
): 0-0.
摘要
(
544
)
PDF
(1377KB) (
13
)
使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作为A2型单体,2,4,6-三氨基嘧啶(TAP)作为B′B2型单体,通过控制反应中二酐和三胺的滴加顺序及物质的量的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端基终端的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s)。然后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合成的超支化聚酰亚胺进行测试和表征。因为TAP中2-位氨基与4-,6-位氨基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避免了聚合过程中凝胶的形成。结果表明:当二酐和三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从1∶1增大到2∶1时,其支化度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和10%热失重温度相应降低。中图分类号:TQ22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52-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稳定性的固体碱在催化合成丙二醇甲醚中的应用
收藏
王晓丽,吴功德,丁克强,张方,刘献锋,魏伟,孙予罕
. 2011, (
11
): 0-0.
摘要
(
518
)
PDF
(1246KB) (
12
)
利用表面嫁接法将过渡金属元素(Ti、V、Cr、Fe)嫁接到镁铝类水滑石的层板上,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X射线固体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环氧丙烷和甲醇反应为探针反应测试了其碱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嫁接后的镁铝水滑石仍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Ti嫁接的镁铝水滑石比其它过渡金属元素嫁接的镁铝水滑石表现出了更优的催化性能。在适宜条件下,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为85.3%,1-甲氧基-2-丙醇的选择性可达81.8%。而且,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不受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影响,是一种高稳定的固体碱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6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56-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DM
Select
减黏技术在大庆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上的应用
收藏
陈安营,赵丘阳,常文
. 2011, (
11
): 0-0.
摘要
(
522
)
PDF
(1743KB) (
11
)
针对大庆乙烯装置急冷油减黏系统存在的问题,从急冷油减黏机理出发,对新、老区2套装置进行了改造。通过新增1座减黏塔和物料输送设备,使2套装置急冷油系统联合操作。给出了改造流程、设备结构及改造后相关数据。运行结果表明,急冷油塔塔釜温度与设计值接近,乙烷炉乙烯和丙烯收率均达到设计指标,同时装置综合能耗有所下降。中图分类号:TQ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60-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超声场中鼓泡塔内气泡直径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邹华生,程小平,周超
. 2011, (
11
): 0-0.
摘要
(
500
)
PDF
(2190KB) (
12
)
利用自主研发的超声鼓泡塔和双电导探针气泡特征参数测量仪测定了不同频率组合下超声场辐射对鼓泡塔内气泡Sauter直径随表观气速和鼓泡塔径向及轴向位置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距气体分布板轴向距离250mm、塔中心处气泡Sauter直径由于超声作用而显著减小,最大减幅达55%;在超声场作用下随着表观气速增大,气泡Sauter直径呈增大趋势,当表观气速大于0.06m/s时,气泡Sauter直径趋于不变;大气泡在塔中心区域聚集倾向明显,小气泡分布在塔壁面附近,气泡Sauter直径(在径向位置)呈现中心峰分布趋势;随着距气体分布板轴向距离增加,气泡Sauter直径增大,在多频混响声场中,气泡Sauter直径增速小于单频声场中增速,即在多频混响超声场中易形成小气泡。实验结果证实,超声场有利于减小气泡体积,增大气泡比表面积,这对于加强气液相间传质、提高传质效果会有显著作用。中图分类号:TQ0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64-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粉煤气化粉煤输送单元阀门应用及改进
收藏
路文学,龚欣,刘珂
. 2011, (
11
): 0-0.
摘要
(
483
)
PDF
(1740KB) (
13
)
针对粉煤气化粉煤输送单元阀门经常出现内漏和卡涩的现象,分析了阀门发生故障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一些特种阀门的结构形式并加以应用。中试装置3年的运行情况表明,通过对球阀的改造和采用新型结构阀门,有效地降低了故障发生的频率,保证了粉煤气化粉煤输送单元的长周期运行。中图分类号:TP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68-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煤焦油加氢裂化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
收藏
张世万,徐东升,周霞萍,尹思聪,张丕祥
. 2011, (
11
): 0-0.
摘要
(
453
)
PDF
(1765KB) (
14
)
以煤焦油为原料,研究加氢裂化反应类型及反应产物油馏分的调制机理。以γ-Al2O3为载体,Mo、Ni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oO3-NiO/γ-Al2O3加氢裂化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上考察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对煤焦油加氢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NiO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加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NiO质量分数为3.68%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并获得了低硫、低氮、低芳烃的反应产物油。中图分类号:TE6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73-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用于生物质裂解液化的闪速裂解实验装置设计
收藏
李超,周扬民,罗思义,许丽丽,仪垂杰高炉渣余热;生物质;裂解;生物质油
. 2011, (
11
): 0-0.
摘要
(
483
)
PDF
(1500KB) (
12
)
在总结传统裂解生物质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炉渣余热裂解生物质的新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式的生物质闪速裂解实验装置,给出其工作流程、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新式烧蚀反应器工作原理。经能耗计算,该装置单位时间内消耗5.256×10.7J的能量可得到含有2.625×10.8J能量的产品。中图分类号:TH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78-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MM
Select
基于最佳ΔTmin的催化裂化装置低温余热回收网络设计
收藏
薛建良,沈潺潺,李石,赵东风
. 2011, (
11
): 0-0.
摘要
(
520
)
PDF
(1569KB) (
11
)
为使石化企业大量的低温余热得到充分利用,以某12万t/a加工重油的催化裂化中试装置单元存在的低温余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表格法讨论了该系统最小传热温差ΔTmin对最小公用工程加热负荷QH,min的影响,得到最佳的ΔTmin为15℃,在此ΔTmin下,该过程最小公用工程加热负荷QH,min为409 364.10kW,所需的最小公用工程冷却负荷QC,min为163 763.95kW。介绍了夹点技术,换热网络设计采用夹点之上的设计和夹点之下2步分别优化,并得到最终的综合换热网络。中图分类号:TE97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82-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超滤预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收藏
商凤英,伍联营
. 2011, (
11
): 0-0.
摘要
(
472
)
PDF
(1349KB) (
12
)
描述了超滤预处理系统的流程。依据微孔理论建立了超滤膜单元及系统模型,将系统的优化设计表达为一个非线性规划(NLP)问题,以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GAMS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进料液质量浓度高、产水水质要求低时,宜选用高通量膜;当进料液质量浓度低、产水水质要求高时,宜选用低通量膜。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86-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NM
Select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过程中的磺化副产
收藏
吴春燕
. 2011, (
11
): 0-0.
摘要
(
465
)
PDF
(1437KB) (
13
)
提出一种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过程中的磺化副产(α-羧基环己烷磺酸)的方法。使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上,等度洗脱工业生产样品中的酸性副产、磺化副产、环己烷羧酸等组分。该流动相为体积分数37.5%甲醇,7.0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75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3.0);紫外检测波长213nm。用本方法分析样品,证实该方法对α-羧基环己烷磺酸具有良好的分析测定效果,同时还可以测定样品中环己烷羧酸的含量和酸性副产相对值,为工业生产优化和中控提供有利的依据。中图分类号:O65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89-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催化反应液中氨基葡萄糖酸的光度法测定
收藏
邹路易,肖静静,顾文秀,李炜,夏文水
. 2011, (
11
): 0-0.
摘要
(
479
)
PDF
(1151KB) (
12
)
利用氨基葡萄糖酸在强酸性(pH 1.5)条件下形成内酯,并与羟胺碱-三氯化铁显色体系生成红棕色络合物,建立了氨基葡萄糖酸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给出了线性方程。检测波长为500nm,在1.0×10-5~9.0×10-5 mol/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8%,相对标准偏差≤4.91%。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选择性和灵敏度良好,能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图分类号:TS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11-0093-0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ICP备09035943号-37
版权所有 © 《现代化工》编辑部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