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3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1-07-15
  

  • 全选
    |
    XAM
  • 饶甦,高正平,沈来宏,刘永江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类排放CO2的主要来源。对近几年新兴的CO2减排及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CO2减排技术——基于循环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技术。化学连燃烧通过不同品位能的梯级利用,具有比传统燃烧方式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在CO2富集、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具有优越性。中图分类号:TQ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01-05
  • 张杰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化工发展现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煤化工项目从市场和技术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06-02
  • XBM
  • 刘明强,刘建忠,王传成,高夫燕,王睿坤,周俊虎,岑可法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水煤浆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背景及其基本性能,分析了水煤浆分散剂和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及现在常用的添加剂种类和性能,介绍了国内外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重点阐述了复配、改性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两性离子型等新型添加剂的开发情况,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Q423;TQ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08-04
  • 姚金环,黎铉海,潘柳萍,李志强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机械活化强化矿物浸出的研究工作,包括机械活化对矿物原料性质的影响,对强化矿物浸出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强化矿物浸出反应动力学。最后对机械活化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F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12-04
  • 解庆龙,孔丝纺,刘阳生,曾辉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技术的优势和主要用途,着重论述了国内外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新型气化合成技术、高效气化反应器以及高效催化剂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中图分类号:X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16-05
  • 毕飞,陈欢林,高从堦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纳滤膜脱除饮用水中微量有害有机物的应用研究做了初步的归纳与综述,将饮用水中的有害有机物按其在水体中的常见性和重要性划分为消毒复产物(DBPs)和前驱物(FP)、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持久性有机物(POPs)、医药与个人护理品(PCPPs)、生物可同化有机物(AOC)、微囊藻毒素(MC)等6类,并对这几类有机物的纳滤膜脱除效果与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认为纳滤膜能脱除饮用水中大部分微量有害有机物,对于提高饮用水水质和安全饮水起到保证作用。中图分类号:TQ028;TQ0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21-06
  • 刘青青,刘宝生,黄军左,郎春燕,陈小平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反应具有高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介绍了N2O、H2O2、O2和H2O作为氧化剂催化苯氧化制苯酚反应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还介绍了催化剂类型主要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中图分类号:YQ24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27-05
  • XCM
  • 孙瑞朋,金铁玲,储富祥,王春鹏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聚氰胺和甲醛在温度为85~95℃、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持续反应3~4h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一种固含量≥65%、化学性能相对稳定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以这种树脂为基体,加入乳化剂、固化剂和发泡剂,经发泡工艺制备出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塑料。研究了甲醛/三聚氰胺的摩尔配比(F/M)对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物理性能、有毒物质残余量、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与树脂可发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F/M=3.0时,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固含量为69%;黏度为1280 mPa·s;抗弯曲强度为305.6kPa;氧指数为40.5%;热释放速率为0.15kW/m2;烟灰产率仅为2.1m2/m2;峰值CO产量为0.0292kg/kg。中图分类号:TQ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32-04
  • 冯欣,韩恩山,朱令之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Mg(CH3COO)2·4H2O、Co(CH3COO)2·4H2O作为Mg2+和Co2+的掺杂源,以乙醇为溶剂,C6H15NO3作为络合剂,CH3COOLi·2H2O和Ti(OC4H9)4作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掺杂2种金属的Li4-xMgxTi5-yCoyO12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激光粒度等测试。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晶体结构以及较优的充放电性能。当x=0.02、y=0.05时,在1.0~2.5V内,以0.1 C倍率循环时,Li3.98 Mg0.02 Ti4.95 Co0.05 O12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65.0mAh/g,比未掺杂Mg2+和Co2+时(139.9mAh/g)提高了17.9%。经过多次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循环后,0.1C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为143.4mAh/g,且充放电效率始终维持在99%以上,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36-04
  • 段媛,万金泉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临界条件下水解桉木,探讨了反应时间对液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葡萄糖、纤维二糖、木糖、5-羟甲基糠醛(5-HMF)的产率影响明显,最大分别为17.17%、2.58%、6.82%、12.70%。同时,低聚糖的种类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水解液的主要组分为:低聚糖、纤维二糖、葡萄糖、木糖、5-HMF、糠醛、酚类物质,以及呋喃、酮、醛、醇、有机酸、芳香族和脂肪类化合物等,且产物种类和浓度受反应时间的影响。在超临界水中,桉木的水解和热解反应同时发生。另外,木质素的存在影响桉木超临界水解的产率。中图分类号:TQ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40-03
  • 张利霞,任行涛,栗同林,赵岚,杨光,刘艳惠,裴庆君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成功合成了YZ-2型正丁烯异构化催化剂。以醚后混合碳四为原料,无任何稀释气体,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正丁烯异构化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异构化产物分布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性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YZ-2型催化剂在正丁烯骨架异构化上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中图分类号: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43-02
  • 刘娣,林鹿,彭林才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SO2-4/ZrO2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转化蔗糖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反应活性。反应过程条件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产物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焙烧温度600℃、催化剂添加的质量分数为2.5%、反应温度200℃和反应时间2h。该条件下蔗糖几乎完全转化,乙酰丙酸乙酯得率(摩尔分数)最高达36.6%。回收的SO2-4/ZrO2催化剂焙烧后在多次重复使用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X射线衍射仪(XRD)和NH3-程序升温脱附法(NH3-TPD)分析表明,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SO2-4/ZrO2的晶形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酸强度和总酸量稍微有所下降,主要酸性仍保留。本研究为生物质基化学品乙酰丙酸乙酯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环境友好的途径。中图分类号: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45-05
  • 商敏静,陈绍云,李桂民,张永春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CuO-ZnO-ZrO2催化剂,并以金属氧化物为助剂对其进行了改性,在固定窗连续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Ag2O和La2O3 2种助剂对CuO-ZnO-ZrO2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及不同La2O3含量的CuO-ZnO-ZrO2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2O和La2O3都可以提高CuO-ZnO-ZrO2催化剂的活性,而且添加6% La2O3(文中均指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添加Ag2O的催化剂中Ag作为活性中心参与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对于La2O3改性的CuO-ZnO-ZrO2催化剂,适量La2O3有利于提高催化剂中CuO和ZnO的分散度。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50-03
  • 蒋达洪,范芳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一种噻吩并[3,2-d]嘧啶-4(3H)-酮的简便、高效合成新工艺。巯基乙酸乙酯和2-氯丙烯腈在乙醇钠作用下进行环合制得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与氯化氢气体成盐进行分离。3-氨基噻吩-2-甲酸乙酯的盐酸盐直接与过量的甲酰胺关环制得噻吩并[3,2-d]嘧啶-4(3H)-酮,两步总产率约80%。中图分类号:O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53-03
  • 胡雅琴,吕永康,王芳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Co/BaTiO3催化剂中引入助剂MgO,考察了其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o/BaTiO3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助剂MgO使钴催化剂中的活性Co2O3组分增多,还原性和分散性能较好;在n(CO2)∶n(CH4)为1∶1、气相空速(GHSV)为12000h-1、反应温度为700℃的条件下,催化剂Co-MgO/BaTiO3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且反应初期甲烷转化率可达到94.87%,CO选择性可达85.21%,H2收率可达74.08%。中图分类号: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56-03
  • 杨稔,马丽萍,闫贝,黄彬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煤泥烧制陶粒滤料的制备工艺,分析了制备过程中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对煤泥陶粒的膨胀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陶粒比表面积35.337m2/g,堆积密度586kg/m3,吸水率48.89%,容重1023.45kg/m3,空隙率56%,盐酸可溶率0.54%。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59-03
  • 王政伟,官文洪,管泓瑞,张辉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热法磷酸燃磷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强制水循环的盘管式热法磷酸燃烧塔,并分析讨论了其结构、原理和设计要点。该塔在保证产磷酸量的同时,副产了更多的工业蒸汽,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中图分类号:TQ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62-04
  • 李晓娜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庆油田甲醇分公司的1套甲醇装置为例,阐述了转化炉前补碳技术的化学反应原理、甲醇合成反应过程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对该方案的优势、工艺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经过实际运行,装置生产负荷由原来的11454Nm3/h降至9800Nm3/h,粗醇产量由原来的396t/d提高到415t/d,运行效果很好。中图分类号:TE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66-03
  • XDM
  • 桂霞,姜忠义,汤志刚,吴洪,费维扬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大幅降低溶剂再生过程中的解吸能耗,提出了膜解吸再生新工艺。考察了交联剂类型及其质量分数、温度、流速等工艺条件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解吸温度为35℃,CO2吸收富液流速为1709mL/min时,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分数50%)为交联剂的甲基聚硅烷-聚丙烯腈复合膜,实现了CO2从解吸富液中的有效分离,CO2富集因子达24.4,渗透通量为969.6g·m-2·h-1。中图分类号:TQ0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69-03
  • 杨毅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苯乙烯生产工艺对尾气压缩机的要求,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台苯乙烯尾气螺杆压缩机。分析了苯乙烯产生聚合的原因及发生聚合反应的危害,提出了多种防止苯乙烯聚合的技术措施,给出了系统工艺流程。该压缩机已在国内多套苯乙烯装置中投入运行,最长使用时间超过4年,未发生过苯乙烯在压缩机内产生聚合的事故。中图分类号:TB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72-03
  • 高彦宁,刘志军,古川宪治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循环流化床上部附加无纺布作填料的固定床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废水的循环量来调节反应器底部微生物颗粒的流化状态,并对反应器内对富集的厌氧氨氧化菌除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270d,总氮去除率及亚硝氮去除率分别维持在80%及90%以上;最大氮负荷达到15.2kg/m3·d-1,相应的最大氮去除速率达9.9kg/m3·d-1。通过批实验,得到反应器稳定运行期厌氧氨氧化菌比活性为0.3kg/kg·d-1。出水悬浮物(SS)浓度检测、微生物颗粒粒径分布测试、微生物颗粒的扫描电镜(SEM)观测结果均表明,循环流化床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生物滞留能力,形成的微生物颗粒具有较佳性能。采用荧光原位测定(FISH)分析结果显示,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器微生物群落中含量超过70%。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75-04
  • 袁志国,刘有智,焦纬洲,祁贵生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两级旋转填料床强化吸收NOx过程中存在第二级效率低的问题,在两级间设立氧化塔,考察硝烟中NOx的脱除率随氧化度、超重力因子、喷淋密度、气速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NOx浓度越高,达到较高氧化度的时间越短;NOx浓度较低时,氧化度达到50%的氧化时间比较短,但要达到90%则需要较长氧化时间;不同超重力因子、喷淋密度、气速等条件下其脱除率均随氧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NOx浓度和氧化度下,脱除率高于常规吸收平衡值的5%。中图分类号:T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79-04
  • 程振华,李文涛,戴海林,陈平文,刘元直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植物油抽提溶剂萃取精馏系统存在的萃取剂结焦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萃取剂结焦的原因,提出了间壁塔萃取精馏制取植物油抽提溶剂的思路,并应用工艺模拟软件对比了间壁塔萃取精馏工艺和常规精馏工艺。模拟结果表明,间壁塔主塔合适的理论塔板数为30,侧线塔塔板数为10,剂油比为1.1(体积比),侧线采出位置为第27块板。与常规两塔精馏相比,再沸器热负荷降低约10%,冷凝器热负荷降低15%,且设备投资也有所减少。中图分类号:TE5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83-03
  • XMM
  • 张庆文,骆巍,刘永垒,曾宇,陶慧,洪厚胜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对600m3柠檬酸发酵罐搅拌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结合柠檬酸发酵工艺,综合考虑搅拌轴功率、流型、传质混合能力,提出了2种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传质混合能力分析,通过对比确定最优方案。中图分类号:TQ051.72;Q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86-03
  • XGM
  • 程海涛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由绿色与可持续化学网授予,旨在通过化学革新来推动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研究与发展。重点介绍了2011年第十届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4个获奖奖项目,分析了获奖项目的创新和价值。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89-03
  • XNM
  • 李伟,申峻,侯丽红,凌开成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论述了低阶煤中各种酚羟基种类对煤液化过程的影响,以及煤液化产物中酚类产品的生成原因,并系统性地对煤液化油馏分中酚类产品的分布、分析检测方法及提取方法等进行了总结。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1)07-0092-04
  • XOM
  • . 2011, 31(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