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8-09-15
  

  • 全选
    |
    XAM
  • 费维扬,罗淑娟,赵兴雷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化工分离过程的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分离过程强化的新特点,对化工分离过程强化在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讨论。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01-04
  • 赵汝文,于健,高占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大型规整填料塔、大型散装填料塔和大型塔盘的技术进展,展示了硬件系列自主创新技术——Zupak、Dapak、Zhaopak、Zugrid新型规整填料;增强型IMTP填料;槽盘、盘槽、盘槽管式液体分布器;辐散式进气初始分布器、新型双切向环流式进气初始分布器;栅梁、一梁托多盘桁架梁、空间网架梁等的结构及性能特点。介绍了以塔器气液分布器优化设计规律、进气初始分布器与二次气体分布盘的优化设计规律、支撑装置的优化设计规律和多溢流塔盘全盘液体优流模型为代表的首创性全塔硬件优化设计规律。列举了集成创新技术及硬件优化规律在两座大型塔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TQ05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05-07
  • 顾正桂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等发展方向,强调化工单元应用的重要性,介绍了萃取精馏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及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列举萃取精馏技术对乙醛酯的制备及混合二氯苯分离过程的影响,设计萃取精馏分离工艺方案,采用三对角距阵法模拟萃取分离结果,考察物料进料位置、进料量、回流比及塔板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优化分离过程的工艺条件,实验和模拟计算结果为工业生产提供指导意见。中图分类号:TQ02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12-06
  • XBM
  • 高品,薛罡,刘振鸿,周美华,韩丹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团强化超滤技术(MEUF)的研究开发,使得采用投资、运行费用都相对较低的超滤膜分离工艺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的低浓度染料分子和有机物从理论和技术上成为可能。综合分析了胶团强化超滤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Q6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18-04
  • 宁朋歌,曹宏斌,张懿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羧酸气相催化酮化合成酮的反应过程,以反应所涉及的关键影响因素如催化剂、反应物和反应温度等为对象,系统综述了羧酸气相催化酮化反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指出了将该反应予以推广的必要性,探讨了该反应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22-05
  • 刘杨先,张军,盛昌栋,张永春,袁士杰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具有在燃烧过程中捕获高浓度CO2,同时消除大气污染物(NOx)等优点。载氧体的性能对其应用非常关键。总结了该领域最近几年新开发的单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合适的载氧体做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燃烧技术中与载氧体相关的重点问题做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K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27-06
  • 杨亮,樊栓狮,郎雪梅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从节能与环保角度出发,分析了气体水合物作为新型蓄冷工质在空调蓄冷中应用的必要性。从气体水合物相平衡热力学、结晶动力学、数值模拟以及蓄冷装置等方面阐述了气体水合物在空调蓄冷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尽快走向实用化提出了研究重点。中图分类号:TQ026;TE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33-05
  • 孙兰义,李军,李青松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要介绍隔壁塔结构特点、节能原理、形式以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隔壁塔的工业应用状况,并分析了国内外反应精馏隔壁塔、萃取精馏隔壁塔及共沸精馏隔壁塔研究的若干最新进展。中图分类号:TQ0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38-04
  • XCM
  • 顾军渭,张秋禹,党婧,王小强,张军平,郭飞鸽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粉末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碳化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SiC/LLDPE)导热复合材料,探讨了SiC和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SiC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C的体积分数为30.4%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8233W/(m·K),为纯LLDPE的2倍多;拉伸强度则随SiC填充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SiC填充量为一定值时,表面改性使SiC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和导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当NDZ-105用量为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佳。SiC的加入使LLDPE材料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SiC的加入影响了LLDPE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中图分类号:TQ3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42-04
  • 赵建国,郭全贵,刘朗,魏兴海,张金喜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吸附性能,制备了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热量法研究了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不随聚乙二醇含量的改变而变化,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对聚乙二醇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聚乙二醇在固-液相变时,未见有液态聚乙二醇的渗出。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46-02
  • 李强,杜卫民,范慧敏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m2O3和Co(CH3COO)2·4H2O为原料,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SmCoO3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所得SmCoO3纳米材料为单相性很好的正交钙钛矿结构,其产物的平均粒径约为30nm,颗粒均匀。由其制成的气敏元件在200℃时SmCoO3纳米材料对H2S的灵敏度最高为20.5,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48-03
  • 武长城,杨姗姗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胆固醇和丁二酸酐反应生成丁二酸胆固醇单酯,丁二酸胆固醇单酯与对苯二酚反应合成了一种直型的双胆固醇基液晶化合物,与邻苯二酚反应合成了一种弯曲性双胆固醇基液晶化合物。对直型和弯曲双胆固醇基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2种液晶化合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可以形成胆甾相液晶。直型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温度范围较宽于弯曲型液晶化合物;这2种化合物的液晶态都具有胆甾相所特有的鲜艳颜色。中图分类号:O7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51-03
  • 崔文广,高岩磊,郭奋,牟微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MHIPS)/CG-AT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HIPS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纳米CG-AT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HIPS基体间的界面粘接性。结果表明MHIPS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且有助于强化纳米CG-ATH在HIPS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HIPS基体间的界面粘接性。中图分类号:TQ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54-03
  • 李迅,李治林,何晓云,王飞,蒋剑春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石油醚直接浸提法抽提得到含油率达到55.84%的麻疯树籽油作为原料,采用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株和聚氨酯泡沫制备成固定化全细胞生物催化剂,通过对全细胞生物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当甲酯化反应的醇油比为6∶1,转酯化温度为35℃,转酯化体系中2%~20%质量分数的含水率,菌体量相当于油质量的4%,每12h加入一次甲醇的条件下转酯化效果最好,甲酯得率达到82.29%。同时固定化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达4次,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57-03
  • 章志斌,杜国平,李旺,谢玮玮等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微米级Fe3O4粉末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反复冷冻-融化技术(冻融)制备了Fe3O4/PVA磁性水凝胶,研究了磁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磁场阈值,磁性能等随Fe3O4的含量及冻融次数的变化行为,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别研究了Fe3O4/PVA磁性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Fe3O4/PVA磁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磁场阈值,及磁性能等均随Fe3O4的含量及冻融次数显著变化;Fe3O4在磁性水凝胶中分布均匀,PVA水凝胶经反复冷冻-融化后结晶性能有所提高。中图分类号:O632.21;T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60-04
  • XDM
  • 简力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天津化工厂环氧氯丙烷分厂丙烯精制工艺存在的缺陷,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造,新增脱水、脱有机氯及脱砷塔各1台,并且增加了脱硫剂的容量,提高了原丙烯精制工艺的脱水、脱硫、脱有机氯和脱砷能力。丙烯精制工艺改造后,精制丙烯质量得到提高,环氧氯丙烷装置运转正常,催化剂稳定性好,增加了产品的收率和选择性,增加了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TQ22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64-02
  • 蒋翔,李元希,涂爱民,朱冬生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弹形管和扭曲管对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测试了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其传热与能耗性能的影响,并与圆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热系数和能耗均随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冷却水喷淋密度增大到一定值后,传热系数基本不变甚至略有减小;弹形管和扭曲管比圆管的传热系数分别高9.2%~19.0%和18.0%~33.1%,总能耗分别低2.6%~4.9%和高2.6%~4.9%,综合性能比分别高11.1%~23.0%和16.7%~23.7%。中图分类号:TK124;TQ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66-05
  • 陈崔龙,张德友,卓培忠,陈道林,李传祥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型离心萃取分离机——CTL直联式离心萃取分离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典型应用情况,并与国内外同类设备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了该设备的技术创新以及优点,指出该设备在湿法冶金、环保、制药工业等众多领域可广泛应用,尤其适合于一些难以处理的特殊物料体系。中图分类号:TQ05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71-03
  • 戴春皓,宁平,田森林,杨玲菲,郑希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B116型变换催化剂,对黄磷尾气部分变换制甲醇合成气进行中试实验,结果表明,三段催化剂装填方式优于两段装填,三段装填24h内催化剂床层温度稳定,20h时变换炉出口气体达到制甲醇合成气的要求;140h内催化剂床层上部温度不能维持催化剂活性温度,且变换率逐渐降低,100h时H2/CO体积比不能满足制甲醇合成气的要求。因此,将B116型催化剂用于黄磷尾气部分变换制甲醇合成气,存在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变换率,不能维持床层温度稳定的问题,因此为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实现工业化,需开发新型耐高浓度CO的变换催化剂。中图分类号:X78;TQ4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74-03
  • 杜佩衡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型垂直筛板(New-VST)基础上进行帽罩结构的改进,开发了一种新的喷射型立体连续传质塔板——梯矩形立体连续传质塔板(LLCT),介绍了该塔板结构、操作工况、技术特性及其在聚氯乙烯、甲醇等行业精馏塔技术改造应用的实例。简要介绍了在梯矩形立体连续传质塔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超高通量、超高操作弹性的喷射型立体连续传质塔板。中图分类号:TQ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77-05
  • XGM
  • 宁守俭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韩国生物柴油政策、企业概况、技术水平、原料来源及销售使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评论,韩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具有借鉴意义。中图分类号:TQ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82-02
  • XHM
  • 郑捷庆,张军,张晓明,罗惕乾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外燃油乳化、燃烧技术以及燃油静电雾化的应用与研究情况。从乳化燃油雾化质量与燃烧特性的角度,认为限制该技术进一步全面推广使用的原因为燃油乳化之后的雾化阻力增大引起的雾化质量下降以及固定的掺水比例的乳化燃油无法解决柴油机低负荷不稳定和高负荷高排放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静电雾化技术与燃油乳化燃烧技术相结合的构想,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了这2种先进的燃烧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以及对节能减排的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TM89;TK42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84-04
  • XIM
  •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JM
  •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OM
  • . 2008, 2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