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5-15
  

  • 全选
    |
    XAM
  • 王子敏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与欧盟进出口的贸易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欧盟REACH法规的生效和运行将对我国化学工业产生以下影响:①给我国化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障碍;②使我国从欧盟进口产品成本增加;③将打破目前国际化学品贸易平衡的局面;④消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⑤具有影响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的产品有可能向我国转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01-04
  • 谢红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欧盟REACH法规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氯碱行业带来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氯碱下游产品的出口;产品出口不畅导致国内激烈竞争;许多产品会受到严格控制;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我国氯碱行业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05-06
  • 段黎萍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专利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对在国内外申请公开的利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专利进行了检索,对专利权机构、专利内容、专利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DII中共有140多件专利族与纤维素乙醇相关,在中国专利库中有20多件相关专利。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是主要的纤维素乙醇专利公开国,在美国公开的基本专利数超过了其他5个国的总和。国外申请人多是国际著名的生物技术企业,国内申请人多数是研究所和大学。目前,其中一些专利已经应用在不同国家的纤维素乙醇商业化生产项目。中图分类号:TQ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11-06
  • XBM
  • 陈劼,杨勇,单存龙,王海峰,张国印,伍晓林,姜兆华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烷基苯生产中,符合生产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苯原料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三元复合驱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要求。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烷基苯和高碳烯烃的生产和研究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外工业上生产高碳烯烃所用的Gulf法、Ethyl法、SHOP法和Linde法等,指出这些工艺虽然比较成熟,可以用于生产符合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的原料C14~18烯烃产品,但是生产的烯烃都存在一定的碳数分布规律,因此需要自主研发新型的生产方法或工艺。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17-05
  • 苟小莉,刘祥萱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吸附技术的概况,综述了吸附技术在液体推进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活性炭处理偏二甲肼及胺类废水、活性氧化铝处理含氟废水的概况。介绍了吸附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并对其在液体推进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Q425.217;V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22-04
  • 李英,潘欢欢,周晓慧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尤其是两相水管理建模研究的内容、发展阶段、面临挑战进行了全面综述。就膜、扩散层和流道中的两相水管理研究分别加以论述,并就水管理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中图分类号:TM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26-04
  • 王晓刚,刘宗耀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二氧化碳(IL-CO2)两相体系及IL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利用CO2从ILs回收溶质、从有机溶剂中分离IL、IL-CO2体系的高压相行为、ILs在CO2相的溶度和IL-SCCO2体系分子水平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压力、温度、阴离子的性质和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对CO2溶度的影响,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两相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30-09
  • XCM
  • 庄新姝,袁振宏,许敬亮,孙永明,吴创之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自行设计的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高温液态水法水解木聚糖的实验并分析了产物。在所选温度范围内,较佳工况为160℃、70min,得到了69.26%的还原糖转化率;产物分析发现液体产物中的糖类,木三糖、木二糖和木糖居多,产物中还包含有酸类、醛类、酮类以及醇类等极性小分子产物;温度的升高导致残渣形状细碎且有发泡和烧结成球的现象。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39-03
  • 马敬中,占升卫,武冬梅,汪有生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环戊酮和简单脂肪仲胺进行Mannich反应,以及和脂肪醛酮进行交叉羟醛缩合合成了α-胺亚甲基环戊酮和α-亚基环戊酮2类中间体;用水合肼、α-取代环戊酮与二氮氧化喹喔啉甲醛反应,合成了10种混合双腙(1~10)。考察了这些新化合物对稗草和野苋菜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题涉新化合物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杂草生长活性,其中双腙10、双腙9分别在100、200mg/L质量浓度下对野苋菜有全杀灭作用;双腙10、双腙9、双腙7分别在100、400、800mg/L质量浓度时对稗草有全杀灭作用。中图分类号:O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42-05
  • 王士财,李宝霞,张晓东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对异氰脲酸酯三聚体改性聚氨酯(Nano-SiO2/IMPU)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NCO)∶n(OH)=10∶1,催化剂为DMP-30、其质量分数用量为2.5%的IMPU配方为基础,利用超声辐照技术将Nano-SiO2分散于液化MDI中聚合成型的Nano-SiO2/IM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当Nano-SiO2质量分数为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47-03
  • 吴伟,孙可一,闫鹏飞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用MgO对HZSM-12分子筛进行表面沉积改性,对改性分子筛的结构、酸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HZSM-12分子筛对萘和甲醇烷基化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gO与HZSM-12分子筛的表面羟基发生作用,减少了分子筛的Bronsted酸中心,而产生了新的Lewis酸中心。用于催化萘和甲醇烷基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由于MgO沉积减少了HZSM-12分子筛的强酸中心,有效地提高了HZSM-12分子筛的抗积炭失活能力。中图分类号:TQ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50-04
  • 石淑先,夏宇正,李斗,杨知微,陈晓农,焦书科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4-丁二醇和D,L-乳酸为原料,经缩合聚合法制备了端羟基聚乳酸,并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端羟基聚乳酸微球。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油水相比例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在pH=7.4缓冲溶液中进行了微球的降解。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PVA作为乳化剂,室温和600r/min搅拌速度下可制得平均粒径0.5~1.0m的较均匀的、表面平滑的端羟基聚乳酸微球。随着在pH=7.4下降解时间增加,微球表面变得粗糙。中图分类号:TQ4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54-03
  • 张晓晓,许琳,魏荣卿等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聚苯乙烯作为载体,以氯乙酰化代替氯甲基化,制备了聚苯乙烯酰乙基苯丙氨酸-Ni2+树脂(PS-Phe-Ni2+)。该树脂合成方法简单,过程中不使用致癌物氯甲醚等;羰酰乙基可与苯丙氨酸上的氧与Ni2+形成2个五元环,使该树脂对Ni2+的螯合稳定且螯合量较高,有利于提高蛋白吸附量。以醛糖还原酶融合蛋白为对象,初步考察了该树脂在纯化融合蛋白中的应用。在合适的条件下纯化倍数可达30倍。中图分类号:Q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57-03
  • 冯泽旺,赵信岐,孙成辉,毕华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戊二烯和二氯乙酰氯为原料,经环加成和BaeyerVilliger氧化制得3,3-二氯-3,3a,6,6a-四氢-2H-环戊并[b]呋喃-2-酮(4),收率65.3%。然后经光学活性苯乙胺(PEA)拆分后,与多聚甲醛经Prins反应、粗产品不经分离,直接水解得(3aR,4S,5R,6aS)-3,3-二氯-5-羟基-4-(羟甲基)六氢-2H-环戊并[b]呋喃-2-酮(6),收率26.4%。最后用锌粉还原得(3aR,4S,5R,6aS)-5-羟基-4-(羟甲基)六氢-2H-环戊并[b]呋喃-2-酮(2),收率96.4%。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60-04
  • XDM
  • 王蕊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前馈、串级、均匀控制等复杂控制回路,对某丁二烯精馏塔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克服了原PID控制方案的不足,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降低能耗、减少溶剂消耗、加强装置高负荷下的运行周期及提高装置盈利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中图分类号:TQ051.81;TQ02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64-03
  • 邓建国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传统硝酸铈铵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粉尘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运用“无废工艺”原理,对某厂400t/a硝酸铈铵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合理进行工艺布局,该工艺中水资源实现闭路循环,无废气外排,废料也得到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TQ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67-03
  • 陈鹏,冯占利,张宜振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聚氰胺装置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论述了废水处理原理,并对废水处理操作条件及实际生产运行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该工艺实现了装置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保证了三聚氰胺生产装置的清洁环保运行。中图分类号:TQ0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70-03
  • 杨海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铬盐焙烧窑尾余热再利用的可行性。通过借鉴水泥生产窑外分解预热系统工艺,论述了用铬盐焙烧窑尾余热来预热进窑物料的新工艺,对工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风险进行测算和分析,为铬盐生产窑尾余热的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中图分类号:TQ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73-03
  • 许树学,马国远,周峰,彭龙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喷射泵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对两相区适应性好,将其作为节流部件引入普通压缩式冷冻机中,产生2个蒸发温度,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冷冻脱水装置,通过对节流阀或喷射泵的调节改变系统工况。整个机组结构紧凑,喷射泵回收了节流膨胀过程损失的功,并增加压缩机吸气压力,提高了循环性能系数。中图分类号:TB655;TQ0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76-03
  • XMM
  • 范小杉,高吉喜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品生产农用化学品足迹占我国农用化学品施用总量的比重长期高达90%以上,有限的农地面积和巨大的食品需求压力是我国农用化学品长期过量使用的根本动因;1990—2005年间,除水果以外,粮食、蔬菜、油料、肉蛋奶等食品单位质量农用化学品足迹都持续增大;农村人口由于粮食消费总量较大,人均年食品消费农用化学品足迹长期高于城镇人口;整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析得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食品消费结构将有效的减轻我国农地食品生产压力,进而遏制农用化学品施用量持续增加的态势。中图分类号:TQ44;TQ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79-06
  • XGM
  • 钱伯章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巴西乙醇生产、消费及其产业链的拓展。到2007年底,巴西约有400座乙醇工厂,已有超过500万辆汽车采用混合燃料乙醇汽油。巴西乙醇生产不断扩能,将向世界其他地区增加出口。巴西基于甘蔗原料以乙醇生产乙烯和丙烯,并发展生物乙醇拓展塑料产业链,生产聚乙烯。中图分类号:TQ223.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85-04
  • XHM
  • 郭亚平,谢练武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学等交叉学科基础上的噬菌体展示技术,为合成、组装新颖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噬菌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能模拟自然进化过程产生特异性多肽,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识别靶材料并进行自组装。噬菌体的单分散性和长杆状外形,造就了特定的识别部位,使各种纳米材料有序地组装成规则的层次结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来的特异性识别肽,可以指导多肽介导的矿化过程,从而合成具有应用价值的一系列无机和有机纳米材料,进一步制成的纳米装置将应用于电子、光学、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中图分类号:Q939.48;O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5-0089-02
  • XJM
  •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KM
  • . 2008, 2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