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15
  

  • 全选
    |
    XAM
  • 陈计超,周北海,聂晶磊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新化学物质申报登记制度及其特点,着重对管理法规、申报资料要求、数据信息共享和申报物质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为建立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针对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强化和完善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体系的对策。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07-04
  • XBM
  • 徐文东,高丽荣,华贲,王小伍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发LNG冷量梯级利用技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有利于降低LNG使用成本和开拓天然气下游市场。针对我国LNG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LNG冷量利用过程中存在的NFDAF损较大、研发力量松弛、宏观调控力度薄弱等问题,提出了LNG冷量梯级集成利用技术,建立了LNG冷量梯级利用工艺模型,并简要分析了各种冷能用户的发展规模和前景。中图分类号:U4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11-03
  • 巩志坚,田原宇,李文华,徐振刚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铁氧化物的不同制备方法,包括Fe(OH)2氧化法、缓慢或强制水解Fe3+盐溶液法、凝胶-溶胶法、水热法等方法。指出目前国外铁氧化物的研究趋势是纳米铁氧化物的制备,以及制备过程中开发特殊的添加剂或模板合成特定晶型和形态的晶体,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中图分类号:TQ13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14-04
  • 闫海,张宾,王素琴,李雅雯,刘硕,杨帅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细胞绿藻在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人类健康食品和重要生命活性物质生产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不断扩展,而如何高效培养出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来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是我国亟待解决的藻类生物技术关键课题。主要针对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和重要生命活性物质的生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Q91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18-04
  • 张文彬,何明兴,李新军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水热合成法和阳极氧化法2种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方法,并比较了该2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管的区别。针对纳米管特点,对其在光催化、储能、氢敏材料、太阳能染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及潜在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二氧化钛纳米管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22-05
  • XCM
  • 胡文斌,崔英德,廖列文等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微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制备了微孔二氧化硅负载的铂胶体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在密闭反应器中将催化剂用于催化1-辛烯与甲基氢二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重复实用性。无溶剂、40℃温度下反应10h,甲基氢二氯硅烷的转化率可达99.11%,区域选择性β-加成产物100%。催化剂性能稳定,回收使用25次无明显失活。中图分类号: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27-03
  • 陈永,徐君,白金锋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煤为主要原料,采用热成型的方法制备炭分离膜,所制备的炭分离膜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0.2μm。炭膜的中间层和分离层具有丰富发达的孔结构,且孔径较均匀。炭膜的气体渗透速率的数量级达到10-5cm3/(cm2·s·Pa),H2/N2的理想分离系数达到1.92。并采用煤基管状炭分离膜对油水乳化液进行分离,截油率达98%。中图分类号:TQ051.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30-04
  • 陈人杰,吴锋,李丽,邱新平,陈实,王国庆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制备了OZO(1,3-氮氧杂环戊-2-酮)的系列衍生物作为有机溶剂,对添加不同锂盐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量化计算分析表明各有机分子由于取代基团的不同而物化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0.75mol/L LiPF6/N-乙基-4-甲基-1,3-氮氧杂环戊-2-酮(EMOZO)的离子电导率最大,25℃时为3.05×10-3S/cm,80℃为9.73×10-3S/cm。将该类电解液应用到活性炭双电层电容器中,表现出典型的电容特性,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特性。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34-04
  • 沈一丁,李刚辉,李培枝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十八酯(OA)为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得疏水缔合型阳离子共聚物PADO。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对PADO溶液性能的影响,以及PADO对造纸中段废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ADO水溶液中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在处理造纸中段废水时,其应用效果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和非离子PAM。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38-03
  • 周艳,丁恩勇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纳米微晶纤维素(CNC)作为形貌诱导剂,以TiC14为原料,在90℃下反应,时间为4.5h,制备了出方形纳米二氧化钛。其形貌规整,尺寸分布窄,都在200nm左右,且相结构为锐钛型单晶。对方形二氧化钛的形成机理作了简要探讨,提出“方框”机理。产物对甲基橙有优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中图分类号:TQ426.6;TQ1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41-03
  • 邢存章,高菲,吕海亮,谭明臣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醋酸锌、硝酸铝、硝酸铵和尿素作为反应原料,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LCS)制备了铝酸锌微粉,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测试仪对所得产物的晶形、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在500℃即可制备铝酸盐(ZnAl2O4)纳米粉体。中图分类号:O61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44-02
  • XDM
  • 蓝兴英,高金森,徐春明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沉降器结焦需具备2个条件:存在易结焦物质,存在结焦的环境和条件。在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中结焦物质包括油气组分、油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结焦的环境和条件指沉降器内的物料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沉降器中气相组分、油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等结焦物质的结焦历程,提出为了定量掌握结焦历程中各个过程的细节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Q016;TE6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46-03
  • 司孟华,朱玉峰,张继军,邓东葵,张英杰,郑献军,赵敏刚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对羟基左旋苯甘氨酸母液浓缩结晶过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三效热泵蒸发结晶工艺。该工艺采用三效并流流程,利用降膜蒸发器、热泵技术进行低温真空蒸发操作。充分利用了一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新工艺汽水蒸发比降至0.35t/t,左旋苯甘氨酸产量提高约50%。三效热泵蒸发工艺适用于物料处理量大、沸点升高小、蒸发温度低的物料的浓缩结晶。中图分类号:TQ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49-03
  • 严福红,许喜林,周开翔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碱性纤维素酶浸提液浓缩工艺3种不同浓缩方式的对比研究,确定了采用超滤方式来浓缩碱性纤维素酶浸提液,并对超滤浓缩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选用中空纤维超滤装置,完成了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工艺流程设计。该工艺应用于某生物工程公司纤维素酶生产线的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了精制酶的生产要求。中图分类号:TQ028.53;Q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52-03
  • 章继龙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处理改扩建工程。该工程采用竖流式对苯二甲酸(TA)沉降罐、平流式沉淀池及推流式调节池,对污染物浓度高、pH变化范围大、生化降解难的PTA水进行预处理,TA、COD的去除率分别大于60%、40%;预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厌氧UASB/AF和两段好氧工艺处理,出水COD质量浓度≤120mg/L,其他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图分类号:X783;TQ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55-03
  • 杨双春,闫光绪,郭绍辉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炼油企业现存的环保隐患,分别对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源设计了治理方案,对装置和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对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的滞后现状提出了自动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的方案,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制定应急处理防御预案。该方案的设计为其他炼油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了参考。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58-03
  • XGM
  • 陈建存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美国CWT公司加热解聚工艺的工业化情况,重点分析了该工艺的生产原理、原料来源、转化步骤、产物组成、产品收率及生产成本。该技术以农业废物为原料,以水为传热介质,选用2个转化反应器,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水分含量与反应时间,能获得石油和可燃气。该工艺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61-04
  • XHM
  • 卢国俭,周仕学,雷桂芹,吴峻青等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Mg-C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对目前大容量镁基储氢材料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Mg纳米晶可提高其储氢密度、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但材料放氢温度一般较高。作者课题组将碳微晶与Mg复合,并引入金属催化剂,以降低MgH2分解温度。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Mg-C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初始放氢温度为201~240℃,降低了60~90℃,其热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中图分类号:TG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65-03
  • 胡相红,刘国钦,李玉峰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膨胀石墨作为新型炭素密封件材料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医药、食品、机械等行业。介绍了用化学法制备的膨胀石墨的过程中石墨的粒度、酸化液配比、pH、膨胀温度对膨胀石墨质量的影响。中图分类号:TQ165;TH14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04-0068-02
  • XJM
  •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KM
  • . 2007, 27(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