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发票与录用通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2006年, 第2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6-09-15
全选
|
XAM
Select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生态化学工程
金涌,王垚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需要仿效自然生态系统变革传统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的工程科学内涵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型产业模式,发展生态化学工程。在此过程中将遇到分散资源处理、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可再生资源转化等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大量新技术的开发,如生物炼制技术、再资源化技术、短缺资源替代技术、非环境友好工艺及产品替代技术、多产业互利共生技术等。中图分类号:TQ02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01-06
Select
炼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的集成优化配置
华贲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凸显资源和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剖析了传统观念和机制所导致的石油化工资源配置问题:宝贵的氢气、轻烃资源用作燃料、液化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未能综合利用;并且在以石油为唯一原料的传统的“炼化一体化”的概念上提出了以煤、石油、天然气为资源和能源的新的“油气化一体化”概念,指出要继续加深以石油为原料的炼化一体化的深度,重视发展LNG产业链、碳一化工和煤炭多联产技术,实现炼化产业资源和能源的优化配置。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07-05
XBM
Select
以长效碳铵为载体固定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进展
杨林军,张霞,孙露娟,颜金培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固定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火电厂是C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以长效碳铵为载体固定电厂烟气中CO2可望实现CO2的减排、固定与农用肥料长效碳铵生产的有机统一。对该方案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工艺系统及操作条件,特别是长效碳铵肥料施入土壤后,其碳素去向的研究。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12-04
Select
煤与生物质制氢工艺评述
杨勇,谢建军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煤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及微生物转化制氢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由煤和生物质制取氢气的工艺特点,指出了各种工艺的优势和不足。讨论了日本HyPr-RING工艺和美国FutureGen项目2种煤大规模制氢方案,给出了国内外煤与生物质制氢研究进展和现阶段的氢能选择。中图分类号:TK6;TK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16-05
Select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陈金庆,汪钱,王保国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电能转化与储存装置。由于其电池输出功率与储能容量彼此独立,适用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和电网调峰过程作为规模化储能装置使用。本文在介绍全钒液流电池原理基础上,重点围绕电池过程的关键材料展开讨论,包括电极材料的种类、各自特点与电极改性方法;电池隔膜材料的筛选结果、材料改性方法等国内外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O64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21-04
Select
煤化工梯级多联产新材料技术
杨伏生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煤化工梯级多联产新材料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煤的结构和组成特点,高度集成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后加工技术及配套技术,联产系列化高性能多功能煤基材料,体现了原子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思想,提升了煤基材料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中图分类号:TQ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25-03
XCM
Select
不同硬段含量聚天冬氨酸酯聚脲结构和性能研究
吕平,陈国华,黄微波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聚天冬氨酸酯、端氨基聚醚与脂肪族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预聚物反应,合成了纯硬段聚脲和不同硬段含量的聚脲,并考察了硬段含量对聚脲的结构形态、动态力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影响。硬段含量为73%~50%的聚脲呈现微相分离的形态,随着硬段含量降低,软段和硬段相的混合程度提高,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增加,NH基氢键键长增加,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h降低,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s的变化幅度较小,微相分离程度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和硬度随着硬段增加而提高,弹性则随之降低。中图分类号:TQ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28-04
Select
聚合长链席夫碱盐的合成与性能
熊国宣,范丛斌,刘卫军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0℃和弱酸催化下利用乙二醛和乙二胺合成聚合长链席夫碱,再用FeCl3掺杂上述中间产物制得聚合长链席夫碱铁盐。阐述了聚合长链席夫碱的合成机理,分析了合成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掺杂剂用量对产物电导率的影响,并表征产物的结构与组成。当掺杂剂FeCl3的用量达到饱和掺杂率时,该方法制得的聚合长链席夫碱铁盐,其电导率为3.02×10-3S/cm。中图分类号:TQ328.8;TM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32-03
Select
Co(Ⅱ)salen催化选择氧化还原羰基化合成N,N′-二苯基脲
梅慧,梅付名,李光兴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新型双水杨叉乙二胺合钴[Co(Ⅱ)salen]/对甲基苯磺酸(PTS)催化体系用于硝基苯、苯胺氧化还原羰化合成N,N′-二苯基脲(DPU)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以甲苯作溶剂,在n[Co(Ⅱ)salen]∶n(PhNO2)=1∶50、n[Co(Ⅱ)salen]∶n(PTS)=1、n(PhNH2)∶n(PhNO2)=4、150℃、p(CO)=3 MPa、t=7h时,DPU的分离产率为74.0%,硝基苯、苯胺的转化率分别为86.6%和91.2%。中图分类号:TQ4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35-03
Select
赖氨酸化甲胺磷的合成与鉴定
赵肃清,蔡燕飞,彭维,张,黄宝华,孙远明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胺磷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磷农药,为了建立其免疫快速分析方法,合成赖氨酸化甲胺磷中间体是制备高质量甲胺磷人工抗原、抗甲胺磷抗体的前提。用O,S-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赖氨酸直接反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方法对赖氨酸化甲胺磷进行鉴定。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38-03
Select
催化湿式氧化高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废水催化剂的研究
钱仁渊,钱俊峰,云志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CuO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对Co3O4的复合和掺入电子助剂CeO2的考察,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废水的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各组分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条件使CODCr去除率达到88.4%。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41-04
XDM
Select
三聚氰胺与尿素联产工艺及技术改造
管露锋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联产技术对三聚氰胺尾气进行回收,并对原尿素装置进行改造,新增了11万t/a尿素生产装置,并配套增设了尿素水解装置、OAT水解装置、碳铵液回收装置和尿素熔化装置。各装置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充分发挥了尿素装置和三聚氰胺装置的联产优势,降低了三聚氰胺的生产成本,确保了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中图分类号:TQ441.41;TQ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45-04
Select
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
黄秋森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以质量分数75%的酒精为提取溶剂、氯仿为去杂萃取剂、乙酸乙酯为纯化萃取剂生产茶多酚的工艺流程、相关装置和生产过程。对不同浓度的酒精提取、杂质去除萃取、纯化萃取等过程和干燥条件进行了工业生产研究,制得的产品茶多酚质量分数大于94.5%,其中活性成分儿茶素总量达80.0%。中图分类号:TQ02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49-03
Select
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酯催化剂活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胡丞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酯反应机理出发,结合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生产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活性组分Zn(OAc)2含量、催化剂的配制过程、催化剂的粉化、催化剂床层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提出改进催化剂载体结构、优化催化剂的配制、增加活性组分Zn(OAc)2含量、严格控制工艺条件等措施,从而提高产品产量。中图分类号:TQ225.24;TQ22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52-03
Select
净化湿法磷酸产品中硫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孙志岩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介绍了湿法磷酸净化工艺,分析了用湿法磷酸净化工艺制得工业级磷酸中硫含量偏高的原因:①原料磷酸质量不稳定;②原料酸中固含量偏高;③磷酸预处理反应时间不足;④磷酸预处理反应温度偏低;⑤板框压滤机操作不当;⑥萃取控制不当。为此特增设了60m3的原酸储槽,严格控制原酸流量为1.0m3/h,反应温度60~70℃,同时加强了板框压滤机的操作及清洗等措施,使预处理工序的脱硫率达到88%以上,满足了预处理工序的脱硫要求。中图分类号:TQ12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55-02
XMM
Select
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徐立青,裴晓华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化工贸易在数量和产品结构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容乐观,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了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图分类号:TQ0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57-03
XGM
Select
澳大利亚能源开发向“气”倾斜
宋玉春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澳大利亚能源发展战略。由于石油生产缺乏后劲,澳大利亚将会着力开发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且煤层气的勘探和开采也将在澳大利亚能源战略中的作用将会日益显著。介绍了其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建设情况。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60-03
Select
专访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2006年征订——兄弟刊物介绍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HN
Select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孙志娟,张心亚,黄洪,陈焕钦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综合了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介绍了乳状液膜的组成和分类,并对其传质机理和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乳状液膜在废水处理和冶金工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09-0063-04
XJM
Select
国外动态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LM
Select
国内综合信息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KM
Select
技术市场
. 2006, 26(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刊号:ISSN 0253-4320
国内刊号:CN 11-2172/TQ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编辑:《现代化工》编辑部
国内邮发代号:82-67
国内定价:60元/本 720元/年
国外定价:360美元/年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更多...
《现代化工》著作权许可协议
《现代化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现代化工》论文模板
《现代化工》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