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发票与录用通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2006年, 第26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06-12-25
全选
|
XBM
Select
节约型化学工业发展探讨
周丽,胡山鹰,李有润,金涌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与发展,但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精细化率低、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节约型化学工业,提出了以实施多种节约型策略与技术为基础,政策保障措施为辅的节约型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01-05
Select
超细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近期进展
武素丽,张淑芬,杨锦宗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细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后产品的性能做一综述,分别介绍了燃烧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在制备超细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着重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过程及得到的产品性能做了详细阐述。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06-05
Select
甲基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谢光勇,黄驰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催化剂中最主要的活性组分不同,将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可大致分为含钒氧化物体系、非钒氧化物体系催化剂和分子筛型催化剂,综述了3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结构以及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开发适合不同结构的芳香底物氨氧化反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0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11-05
Select
吸附法脱除芳香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李望良,李玉光,熊小超,邢建民,李信,刘会洲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吸附法可以脱除加氢汽油、柴油中的芳香含硫化合物,是超低硫油品的一种具有工业前景的脱硫方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氧化物吸附剂、络合吸附剂、分子印迹吸附剂和化学吸附吸附剂等的设计、再生的最新研究进展。吸附脱硫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硫化物的吸附选择性低和再生与重复使用效果不好。中图分类号:TQ247;TQ02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16-05
Select
离子液体中催化烯烃齐聚/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高海洋,张玲,祝方明,伍青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用于烯烃催化齐聚反应和聚合反应方面的离子液体,综述了近些年来离子液体用于液-液两相催化烯烃齐聚反应和聚合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离子液体作为烯烃催化聚合的反应介质,有效地解决了催化剂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问题;同时指出齐聚反应在将来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中图分类号:TQ2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21-04
Select
成对电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李彦威,刘希武,马建超,王志忠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成对电合成技术新的研究进展,根据电解合成产物生成机理的不同,介绍了各种成对电合成技术的电极反应机理和应用情况,并对每种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成对电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化合物的合成开辟了新途径,其应用将更加广泛。中图分类号:TQ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25-05
Select
沸石及其膜在微型设备中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石春艳,蒋晖,张雄福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微反应器的优点以及运用沸石及其膜组装微型反应器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了沸石及其膜组装微型器件的类型、制备和应用,重点讨论了沸石在微型设备中的组装制备方法、特点和沸石及其膜反应器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中图分类号:O614;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30-04
Select
硅氧烷角膜接触镜材料的研究进展
蔡立彬,刘正堂,崔英德,张延霖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角膜接触镜材料从硅氧烷聚合物、硅氧烷大分子聚合物到硅氧烷水凝胶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几种聚硅氧烷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发展状况,指明了角膜接触镜材料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S959.62;O6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34-03
Select
阿维菌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严可以,弓爱君,孙翠霞,邱丽娜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维菌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杀灭动植物寄生虫的抗生素之一。对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综述,指出阿维菌素是很有前景的一类低毒害生物农药。中图分类号:TQ453.5;TQ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37-03
Select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黎海彬,郭宝江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介绍了自然酶的开发、酶的化学和遗传修饰、酶的固定化、人工合成酶、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酶的遗传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40-04
Select
烷烃异构化用SAPO-11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张钺伟,沈美庆,吴晓东,翁端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APO-11分子筛已在润滑油异构脱腊工艺中获得工业化应用。综述了SAPO-11分子筛的制备工艺、原料等对其结构、酸性等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以SAPO-11分子筛为载体的双功能催化剂在烷烃异构中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O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44-04
Select
提高MCM-48中孔分子筛稳定性技术研究进展
陈琼霞,李湘祁,汤德平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方相MCM-48中孔分子筛在吸附、催化、分离、制备先进性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但是和微孔分子筛相比,它的稳定性却不够高,也正是这一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提高MCM-48中孔分子筛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机理和特点,并指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48-03
Select
杂多酸(盐)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李祥,施介华,金迪,周亮,严巍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几年来杂多酸(盐)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以修饰型杂多酸(盐)和负载型杂多酸(盐)作为重点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认为杂多酸(盐)作为一类性能优异的绿色催化剂,它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有机合成中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O643;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51-06
Select
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李小军,毕维笳,张国亮,张凤宝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在药物释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不同类型的刺激条件,综述了pH响应型、温度响应型、葡萄糖响应型、场响应型等一系列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体系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61;TQ4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57-05
Select
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柯明,周爱国,周娜,宋昭峥,蒋庆哲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吸附脱硫、氧化脱硫、沉淀脱硫、生物脱硫、烷基化脱硫等几种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烷基化脱硫技术在FCC汽油中的脱硫机理与应用情况,指出非加氢脱硫技术,尤其是烷基化脱硫技术和生物脱硫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E62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62-06
Select
半纤维素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任俊莉,孙润仓,刘传富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半纤维素的结构及其化学改性原理和方法,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半纤维素化学改性的研究状况;详细介绍了非离子半纤维素、阳离子半纤维素、阴离子半纤维素的合成方法。为了满足不同需要,半纤维素通过化学改性改善了其水溶性、热塑性、表面活性等,从而扩大了半纤维素的应用领域,使得改性半纤维素广泛应用于医药、造纸助剂、塑料、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中图分类号:TQ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68-04
Select
新型层状Li-Co-Ni-Mn-O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评述
张海朗,周彤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几年有关层状Li-Co-Ni-Mn-O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及组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层状Li-Co-Ni-Mn-O性能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认为应该发展低温合成方法,优化和降低Co和Ni的含量,掺杂一种或多种高价金属元素是很有前途的方法。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72-04
Select
可逆交联聚合物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佘庆彦,陈晓农,张立群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逆交联聚合物通过可逆交联反应实现了高分子链的交联和解交联,使得其网络体系具有可重复加工性,大大拓宽其应用领域。介绍了不同种类可逆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可逆交联机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Q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76-04
Selec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张丹,姚洁,王越,王公应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4种方法以及相关的机理,其中详细地阐述了聚酯缩聚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成技术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Q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80-04
Select
农林废弃物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刘传富,孙润仓,张爱萍,任俊莉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林废弃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但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随着石油等化石资源总量的日益减少,农林废弃物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吸附剂在含油污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印染废水等方面的应用。中图分类号:TQ085.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84-04
Select
物理场强化溶液结晶研究进展
杜春华,郑诗礼,徐红彬,张懿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理场强化溶液结晶已成为化工过程强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超声、磁场、静电场、微波、激光等物理场在溶液结晶中的最新应用情况,指出设备开发和制定规模放大准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加强物理场强化溶液结晶的机理研究。中图分类号:TQ0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88-04
Select
Span 80合成及其在乳化炸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毛连山,朱凯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Span 80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一步法、二步法)和生物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对使用不同方法所得的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其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先醚化后酯化的二步法是提高Span 80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生物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有害副产物少,单酯含量较高等优点。中图分类号:TQ4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92-04
Select
纳米纤维素晶须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李培耀,宋国君,亓峰,王立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纤维素晶须悬浊液的制备及其性质及纳米纤维素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指出研究重点应放在制备过程中尺寸可控性、晶须的有机化改性以及有机改性后在非水溶性聚合物中的应用等问题上。中图分类号:TQ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096-04
Select
医用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东青,李伟,刘学栋,黄岐善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传统医用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橡胶等材料相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更优良的生物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物理机械性能,因而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对其在水凝胶、薄膜、改性应用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指出医用聚氨酯弹性体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对聚氨酯弹性体微观相结构的控制以及对其进行共混改性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中图分类号:TQ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00-03
Select
淀粉基吸附剂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的最新进展
王俊丽,扶雄,杨连生,罗志刚,黄强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淀粉及其衍生物因具有卓越的吸附能力、可再生和生物降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影响淀粉基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能力等因素进行了介绍,找出其最佳吸附条件、吸附等温线和最大吸附容量。并对淀粉基吸附剂与其他低成本吸附剂做了比较,指出淀粉吸附剂具有许多商业化优势,必将成为重金属污水处理的主要材料。中图分类号:TQ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03-05
Select
4,4′-二氨基二苯醚研究进展
伍川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4,4′-二氨基二苯醚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其生产原料4,4′-二硝基二苯醚各种制备工艺及硝基还原方法,认为对硝基氯苯直接缩合成4,4′-二硝基二苯醚及廉价金属催化剂的开发是4,4′-二氨硝基二苯醚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图分类号:TQ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08-04
Select
微纳米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侯肖瑞,孙昌,冷亮,胡志坤,孙康宁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微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叙述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等常用吸波材料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特点以及其作为吸波材料的独特性能,并简要介绍了具有独特性能的左手材料以及碳纳米管作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12-04
Select
药物控制释放中的自组装聚合物微粒研究进展
何其戈,李强,张宝森,李宏宇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两亲型嵌段共聚物、憎水链上接枝亲水链的接枝共聚物及聚电解质自组装的AB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指出具有特殊结构、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相应形貌的高分子乳胶微球在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图分类号:R9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16-03
Select
多孔铝阳极氧化膜在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杜长海,徐平,贺岩峰,马智,秦永宁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基体铝的优良热传导性、表面铝阳极氧化膜具有的大的内表面积及材料的可加工性,可以开发出既具有高的热传导性又具有良好催化特性的薄膜。介绍了多孔铝阳极氧化膜在甲醇分解、环境保护、催化精馏、化学热泵用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催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O643.36;TQ22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19-03
Select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新进展
熊联明,沈震,李璐,覃毅,曹端庆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陷,综述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交联剂改性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TQ326.1;TQ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22-04
XCM
Select
秸秆蒸汽汽爆、固态发酵处理结合快速热解制液体燃料
杨昌炎,姚建中,林伟刚,丁一刚,李定或,吴元欣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生物质热解油的品质,引入了蒸汽汽爆、固态发酵对生物质进行了分级处理脱除其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低了生物质的羧基和羟基含量。研究了生化处理改变生物质组分对其快速热解及其热解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爆、发酵处理使得焦产率增加,油产率略有增加,热解气产率降低;除汽爆处理增加了CO2外,汽爆、发酵处理对热解气形成的规律影响较小;汽爆、发酵处理脱除半纤维素、纤维素后,醋酸降低了36%~49%,羟基丙酮减少了25.0%~38.5%,而酚类产物明显增加。油品的热值也由原麦秸的16~17MJ/kg增加到22~24MJ/kg。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26-05
Select
硬脂酸丁酯/膨润土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储热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张正国,庄秋虹,张毓芳,方晓明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先将有机相变材料硬脂酸丁酯与膨润土进行复合制备硬脂酸丁酯/膨润土复合相变材料,再将其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制备储热复合水泥板的方案。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液相插层法制备出了硬脂酸丁酯/膨润土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DSC测试结果表明硬脂酸丁酯嵌入到了有机改性膨润土的纳米层间。制得的硬脂酸丁酯/膨润土复合储热材料的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有机相变物质量百分率的计算值相当。硬脂酸丁酯/膨润土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很好的性能稳定性,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之间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得的储热复合水泥板的抗压强度合格,而且其导热性能明显优于由纯硬脂酸丁酯制得的储热水泥板。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31-04
Select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研究
陈孟林,吴颖瑞,何星存,唐明明,刘葵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过程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氧气供应量为理论需氧量的4~6倍;CODCr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反应时间超过10min后,CODCr去除率的提高变得很缓慢;提高反应温度是提高废液最终处理深度的有效方法;废液CODCr的去除动力学可用三阶段动力学模型来描述,CODCr和氧气的反应级数分别是1和0,每段内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在400℃下反应15min,CODCr去除率在99.93%以上。中图分类号:X703.1;X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35-04
Select
MH/Ni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化学性能研究
王芳,陈实,孙文鹏,吴锋,邱新平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MH/Ni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大小和充电方式的不同对电池充电效率以及电池整体性能影响,探索了MH/Ni电池内压产生并且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池循环性能的降低与电池内阻增加以及电极材料的腐蚀粉化有关;另外脉冲充电时电池内压性能要明显优于恒流充电,而且小电流和脉冲充电对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破坏较小,因此较大电流快速脉冲充电是一种较好的充电方式。中图分类号:TM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39-05
Select
复乳化-溶剂蒸发法制聚3-羟基丁酸酯成球行为的研究
田丰,成国祥,刘长军,邢楠,李勇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盖玻片与带圆形凹槽的载玻片对刚乳化完成的乳液进行密封,控制乳液溶剂的挥发速率,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不同乳化条件下得到的复乳液滴,其内部分别包封有一个、几个或多个初乳液滴,且因所包封初乳液滴的数量不同,溶剂挥发后,导致形成微球的结构不同,在扫描电镜(SEM)下可分别观察到坍陷、空心或具有类似蜂巢的结构。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分析结果表明:微球结构和表面形貌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凝结过程中的结晶行为有关,较快的结晶速率和较大的结晶度时形成的微球孔隙度大,表面形貌粗糙,皱褶多;反之,孔隙度较小,表面形貌相对平滑。中图分类号:TQ31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44-04
Select
偶联剂对NdFeB磁粉性能的影响
杨文彬,周启轩,卢忠远,胡小平,李鸿波,陈彪,王永强,赵淳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热氧化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和用量对NdFeB磁粉抗氧化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偶联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钛酸酯偶联剂对NdFeB磁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更大;NdFeB磁粉的抗氧化性能与偶联剂的用量有关,其最佳用量为磁粉质量的1.0%。中图分类号:TM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48-03
Select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AM/NaAA/DiAC14)的合成与性能
耿同谋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烯丙基胺和1-溴代十四烷为原料成了疏水单体N,N-双烯丙基-N-十四烷基胺(DiAC14);采取前加碱二元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合成了疏水缔合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双烯丙基-N-十四烷基胺共聚物[P(AM/NaAA/DiAC14)],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结果表明P(AM/NaAA/DiAC14)缔合行为取决于其Mη的大小、疏水单体摩尔分数及其嵌段长度和分布。中图分类号:O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51-05
Select
4A分子筛膜的微波法合成及渗透性能的研究
陈宜俍,赵俊红,李靖如,郭士岭,詹予忠,徐军,秦建昭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微波密闭合成法和微波常压合成法,对合成液浓度、反应时间、涂晶方法对成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管状α-Al2O3基膜外壁上合成出了一系列4A型分子筛膜。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检测,并结合95%(质量分数)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气化实验对所制备的膜进行了评价。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且费用较低的氮气吹扫的渗透汽化实验装置。中图分类号:TQ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56-03
Select
聚乙烯醇-壳聚糖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吴国杰,崔英德,柳宁,黄才欢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醇-壳聚糖互穿网络水凝胶,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性能和硬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随着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增大及溶剂醋酸溶液体积减小,凝胶溶胀度减小而硬度增大。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图分类号:TQ325.9;TQ42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59-03
Selec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增容改性
罗筑,于杰,陈兴江,刘一春,李宏,廖永灵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利用酯交换反应生成的共聚酯对PC/PBT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以及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耐有机溶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相容剂加入量的增大,材料力学性能出现极大值,材料微观形态显示,相容剂加入对材料增容效果显著,而加入量不足或过量时,在界面的分布的连续性降低,增容作用降低,性能下降。相容剂的加入使材料耐有机溶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图分类号:TQ3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62-04
Select
空心微珠表面包覆TiO2的研究
郭清泉,傅维勤,黄惠民,陈焕钦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采用加碱法空心微珠表面包覆TiO2,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70~80℃,体系pH值2.0~2.5,加料时间控制在4~5h,搅拌速度400r/min,得到的样品经过950℃,2h煅烧处理。指出提高空心微珠包覆率和保证包覆尽量均匀是影响涂层降温效果的关键。中图分类号:TU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66-03
Select
CMC接枝AA/NVP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杰,丁彩霞,马俪芳,谭惠民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接枝丙烯酸/乙烯基吡咯烷酮(AA/NVP)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平行实验得到了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产物的吸水性能为:吸收去离子水2 339g/g,吸收生理盐水110g/g。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接枝率、吸水性能的影响。中图分类号:TQ3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69-03
Select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降解青霉素废水的特性研究
巩有奎,相会强,穆兰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青霉素生产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g/L时,其COD去除率可达65%。ABR不同格室内部沿水力流程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微生物菌谱,其去除负荷和去除率与进水负荷呈正相关。反应器沿程VFA和pH的变化表明了其内部存在明显的两相分离现象。中图分类号:X7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72-04
Select
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及其对铅的吸附研究
牛春梅,吴文辉,王著,李淑敏,王建全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丙醇为分散剂,在碱性介质中一氯乙酸(MCA)和魔芋葡甘聚糖(KGM)反应制备了系列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GM)。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MCA和NaOH量等因素对取代度及反应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为:n(KGM)∶n(MCA)∶n(NaOH)=1∶1∶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将制得的CMKGM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结果表明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CMKGM)能有效的吸附水中的Pb2+;且再生后的CCMKGM吸附性能好,解吸附百分率高。中图分类号:O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76-03
Select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镧掺杂纳米二氧化锡的研究
杨敏鸽,王俊勃,陈立成,丁秉钧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nCl4和La2O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杂La的纳米SnO2,并对其物相和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La掺杂SnO2粉末,焙烧温度在400~650℃时,其晶体结构保持SnO2的四方结构;750℃以上焙烧,得到La2Sn2O7和SnO2两相结构。La元素的掺杂明显抑制SnO2晶粒的长大,并且随含量的增加抑制SnO2长大的效果更明显。同时掺杂La元素使纳米SnO2晶粒的形成与长大对保温时间不敏感,在550℃焙烧1h与8h晶粒大小只相差1nm左右。中图分类号:TQ134;O6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79-04
Select
新型胶原支架材料的制备
曹成波,宋国栋,吴克安,张春联,吕荣晖,王勇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支架材料的要求及猪皮的特点,采用多种化学、生物与物理综合方法处理猪皮得到了一种新型胶原支架材料,并探讨了酶处理、复合、交联和Co60辐照对其性能的影响,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微观渗透性、适当的降解速度和抗张强度,有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图分类号:TB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83-03
Select
D-泛醇的合成
冯晓亮,吾国强,吕延文,谢建伟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D,L-泛解酸内酯、碳酸胍、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D,L-泛解酸胍,收率91.6%。D,L-泛解酸胍在甲醇溶液中拆分制备D-泛解酸胍和L-泛解酸胍,D-泛解酸胍与硫酸通过水解反应制得D-泛解酸内酯,收率92.3%。D-泛解酸内酯与3-氨基丙醇缩合制备D-泛醇,收率约100%。L-泛解酸胍通过消旋化、内酯化为D,L-泛解酸内酯,收率86.5%。拆分剂胍通过回收,实现了循环使用。通过IR、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中图分类号:TQ4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86-02
Select
槐花米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潘英明,梁英,王恒山,韦小芳,朱金婵,朱志仁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了槐花米中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粗提物,然后用碱提酸沉法从槐花米中提取了芦丁,并制备了芦丁的水解产物槲皮素。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芦丁和槲皮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它们对DPPH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槲皮素>粗提物>芦丁>BHT;0.5mg/mL的槲皮素、芦丁、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3.75%、80.16%、80.89%;而1.0mg/mL的槲皮素最高清除率可高达88.95%。中图分类号:Q946.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88-03
Select
采用新型无锡活化工艺在γ-Al2O3粉体上化学镀钯的研究
王来军,文明芬,李玉山,杨栋,陈靖,宋崇立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种新型无锡活化工艺,即利用乙二醇作还原剂直接使Pd2+被还原成Pd0而沉积在基体上,实现了对γ-Al2O3粉体的活化。将活化后的γ-Al2O3粉体加入到两种钯镀液中,成功实现了γ-Al2O3粉体上的化学镀钯。研究了活化的机理以及化学镀前后γ-Al2O3粉体结构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新型化学镀方法制备出的镀钯粉体1-Pd/Al2O3中钯粒子的粒径在20~30nm,并且粒径大小分布均匀。新型无锡活化工艺与传统的化学镀活化工艺相比,活化过程中无锡离子干扰,并且活化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基体不受损坏。中图分类号:O647;TG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91-03
Select
氢气和氧气介质阻挡放电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
苟建霞,周军成,郭洪臣,苏际,陈黎行,王祥生,宫为民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在管式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将氢氧混合气体直接转化合成H2O2。系统地考察了放电电极材质、放电电极直径、氢气和氧气进料总气速和氧气浓度等参数对H2O2生成的影响。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氧的转化率和H2O2的选择性分别为34.42%和37.94%。并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H2O2的生成机理。中图分类号:TQ2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94-04
Select
HY沸石催化芳环化合物的苯甲酰化反应
袁冰,李宗石,乔卫红,王桂茹,程侣柏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廉价易得的三维大孔HY沸石替代传统均相酸催化剂催化了各种苯环和萘环化合物与苯甲酰氯的苯甲酰化反应。比较了不同活化程度的芳环化合物催化苯甲酰化活性及产物分布,n(芳环底物)∶n(苯甲酰氯)=2∶1时,在各自回流条件下反应8h,苯环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氯苯<苯<甲苯<<二苯醚<苯甲醚=苯酚=间苯二酚,萘环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为:萘<2-甲基萘<2-萘甲醚=2-萘酚。对HY沸石的吡啶-红外光谱表征证明了HY沸石的表面酸中心以B酸中心为主,提出了HY沸石催化芳环苯甲酰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中图分类号:O64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198-03
Select
生物活性炭强化过滤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
任芝军,马军,曹晓春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中试模型实验考察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污染地表水除污染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降低对生物活性炭去除有机物与氨氮有较大影响,温度低于10℃,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20%左右,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20%~40%;生物活性炭工艺采用底部曝气与顶部曝气运行方式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但采用两种曝气运行方式的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均稍高于无曝气时生物活性炭的去除率;实验表明空床接触时间低于20 min时,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明显下降,但其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影响较小。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01-03
Select
新型季铵化壳聚糖/聚丙烯腈(PAN)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截留性能研究
黄瑞华,陈国华,王娟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丙烯腈超滤膜为支撑底膜,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为表面活性层的铸膜液,以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了季铵化壳聚糖/PAN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并确定了最佳的制膜条件。该复合膜很明显由两层组成,上层是较薄且致密的壳聚糖季铵盐表层,下层是非对称的多孔聚丙烯腈支撑层。复合膜的纯水渗透系数为16.6L/(h·m2·MPa),对不同类型的无机盐呈现不同的截留规律。该膜对钙、镁高价阳离子有很高截留率,可望用于脱钙和镁及水的软化。中图分类号:TQ3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04-05
Select
对氯苯甲醛卤素交换氟化新工艺研究
梁政勇,徐珍,李斌栋,吕春绪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对氯苯甲醛(PCAD)和无水KF为原料合成对氟苯甲醛(PFAD)的氟化反应。在溶剂选择、催化机理、工艺优化、动力学以及副反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在以硝基苯为溶剂,n(KF)∶n(PCAD)∶n(Ph4PBr)∶n(催化剂A)=3∶1∶0.1∶0.05、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8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对氟苯甲醛的收率可达809%,纯度995%以上。中图分类号:TQ2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09-04
Select
制备邻苯基苯酚的Ni-Cu催化剂研究
丁洁莲,曾崇余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邻苯基苯酚的Ni-Cu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方法、载体种类、助催化剂种类等对催化剂性能和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分步浸渍Ni、Cu、Cr优于共浸渍;以γ-Al2O3为载体有利于活性组分分散,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硅胶;在Ni-Cu/γ-Al2O3加入助催化剂Cr与K盐,调节了载体的酸碱度,促进了NiO的分散,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制备的Ni-Cu-Cr-K/γ-Al2O3催化剂在液相时空速度为0.12h-1、H2流量22mL/min、380℃下双聚物的转化率达到96%,OPP的收率达到75%。中图分类号:TQ243.12;TQ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13-04
Select
乙烯/乙烷分离用π络合吸附剂的制备
周玉梅,刘晓勤,姚虎卿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分散法制备了以活性炭负载CuCl,并添加稀土LaCl3的π络合吸附剂。考察了活性炭改性、CuCl分散量、稀土不同掺入量对吸附剂分离乙烯/乙烷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吸附剂配方及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氢氟酸对活性炭载体的改性效果优于双氧水;X射线相定量参比法测得CuCl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分散容量为0.056g(CuCl)/100m2(活性炭);当氯化镧添加量为11.2%(质量分数),可使乙烯的选择性提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中图分类号:TQ0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17-04
Select
不锈钢基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宋曰海,魏刚,熊蓉春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锈钢基为基体,制备了PbO2/PbO2-CeO2电催化电极,研究了沉积温度、电流密度、稀土等因素对电沉积PbO2电极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电极的沉积温度为60℃,电流密度为5~15mA/cm2,且加入稀土能够细化PbO2颗粒。将电极应用到罗丹明B溶液脱色处理中,结果表明:在20min催化时间内溶液脱色率可以达到100%,电压对溶液脱色率的影响不大,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脱色率显著升高。中图分类号:TQ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21-03
Select
菲渣制取水泥减水剂
刘祖愉,郭志超,王志忠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正交实验通过磺化、缩合、中和、再缩合反应对菲渣制取水泥减水剂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主要工艺条件,制备出的减水剂减水率可达17.5%。中图分类号:TU528.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24-02
Select
利用芦苇黑液木质素制备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氯苯酚
孙勇,张金平,杨刚,李佐虎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芦苇造纸黑液酸沉木质素为原料,使用流化床在500℃下炭化5min,再将其与K2CO3以质量比1∶1混合转入管式炉中在800℃下活化60min。通过对氮气以及废水中氯苯酚的吸附表征,表明该法所制备的木质素微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900.6m2/g,且吸附氯苯酚的性能良好,能快速达到266mg/g的吸附量。同时Langmuir吸附方程较Freundlich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描述该活性炭对氯苯酚的吸附过程。红外光谱说明活性炭中硅的存在;扫描电镜观察到活性炭多孔的生成。中图分类号:TQ08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26-04
Select
阴离子热反应性聚丙烯酸酯/环氧硅氧烷无皂乳液对纸张的表面改性
费贵强,沈一丁,王海花,李刚辉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硅氧烷作交联剂,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胶体稳定剂,采用无皂种子聚合制备了改性聚丙烯酸酯表面施胶剂。当w(A〖JP9〗M-〖JP〗MAA)=8%~10%,软硬单体比例n(BA)∶n(St)=1.2,w(PVA)=2%~3%,w(环氧硅氧烷)=2%时,改性聚丙烯酸酯具有优异的施胶效果;以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乳液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施胶度可达9.68s,表面强度达3.8 m/s。中图分类号:TQ4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30-03
Select
苛性条件下纳米氢氧化铝分散和流变研究
梁磊,郭奋,陈建峰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分氢氧化铝悬浮液是黏度极高的时变性非牛顿流体,随固含量增加黏度显著增加,在达到0.14g/mL后已对搅拌等过程有显著影响。在pH大于12,Na2CO3/NaCl质量分数高达15%和离子浓度高达2.73mol/L的苛性条件下,对纳米氢氧化铝(ATH)悬浮液进行了分散剂的选择和流变研究。用一种流变方法选择出分散剂,利用分散剂在饱和Na2CO3溶液中,获得固含量高达50%(质量分数)的高浓度氢氧化铝悬浮液,悬浮液黏度理想。中图分类号:TQ314255;TB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33-05
Select
一锅煮合成法制备9-脱氧-9a-氮杂-9a-高红霉素
马敏,姚国伟,梁建华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锅煮合成法,以红霉素肟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将红霉素肟贝克曼重排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一个容器中进行,得到阿奇霉素前体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ZA)。红霉素肟经贝克曼重排反应结束后,直接在反应液中加入硼氢化钠继续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的目标产物的收率为98%,纯度为90.5%。中图分类号:TQ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38-03
Select
空心微珠表面金属化研究
蔡楚江,俞晓正,沈志刚,麻树林,邢玉山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镀膜的方法,在空心微珠(沉珠和漂珠)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采用常用的胶体钯活化工艺在沉珠和漂珠表面包覆铜、镍等金属膜,并根据漂珠表面的性质,采用了直接镀银的方法在漂珠表面包覆金属膜,取得了比传统胶体钯活化工艺更好的效果,并在镀银的漂珠表面包覆铜、镍等金属膜,实现了在漂珠表面包覆单层和多层金属膜。其中直接镀银的方法所获得金属膜表面比采用胶体钯活化工艺所获得金属膜表面更加光滑。中图分类号:TQ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41-04
Select
分子蒸馏和脂肪酶催化水解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浓缩维生素E的优化研究
邵平,姜绍通,潘丽军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子蒸馏耦合脂肪酶催化水解菜籽油脱臭馏出物,并用碱中和、水洗萃取以浓缩维生素E。着重考察了脂肪酶活力,添加的水量和反应时间对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较好的水解工艺条件:添加的水量/水解原料比15mL/15g,脂肪酶活/水解原料105U/g,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7℃,经后续处理后维生素E纯度达到17.3%,回收率85%。固定化酶可以重复利用多次。中图分类号:TQ4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45-03
Select
氧化铁纳米薄膜自组装制备与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谢志勇,彭峰,王红娟,余皓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晶硅表面上自组装单层有机分子巯基硅烷单层膜,将这层巯基原位氧化成为磺酸基,在氢氧化铁溶胶形成过程中同时放入带有磺酸基层的硅基底进行薄膜组装,由于溶胶颗粒极小、分布均匀,可以得到表面粗糙度仅为0.164nm、颗粒小于10nm的均匀的氧化铁薄膜,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面形貌的表征。中图分类号:TB34;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48-03
Select
一种氟碳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姚钱君,陈洪龄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N,N-二甲基-1,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氧氯化磷等为原料,合成出了以亲水性的磷酸二氯丙烷单酯为连接基团的亲水柔性间隔基双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中间体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3.2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55×10-3mol/L、等电点pH为3.0~11.0,C20为2.82×10-7mol/L,考察了其发泡性等。并将合成的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与常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越的表面活性。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51-04
Select
Fe2O3/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紫外-可见光催化性能
刘宗耀,李立清,唐新村,刘重阳,高招,王晓刚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Fe含量的纳米Fe2O3/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分别在紫外和可见光下研究了不同Fe含量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结果表明在Fe复合比例较低时,样品为锐钛矿结构;在紫外光情况下,最佳Fe2O3/TiO2复合比例为0.5%,在比例为10%情况下催化效果也比较好;而在可见光情况下,最佳Fe2O3/TiO2复合比例为0.1%。中图分类号:0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55-03
Select
水性聚氨酯的环氧共聚改性研究
高双之,贾梦秋,毛永吉,徐正彬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氧树脂(EP)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通过自乳化法合成了EP改性的WPU。探讨了EP的加入方式、用量以及亲水剂等因素对WPU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反应显著提高了乳液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力学性能。用二羟甲基丁酸(DMBA)替代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剂制备的改性WPU乳液,其乳液性能、涂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能更佳。中图分类号:O633.13;TU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58-04
XDM
Select
合成氨转化系统的节能改造
曾凤春,张开仕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国内天然气合成氨装置的转化系统普遍存在燃料天然气消耗过大、热能浪费严重等问题,对合成氨装置转化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工业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转化系统,生产每吨NH3其燃料天然气消耗从350m3降至200m3,生产能力从6万t/a提高至9万t/a,基本克服了原装置的弊端。中图分类号:TQ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62-03
Select
轻溶剂甲苯二异氰酸酯分离流程的研究
欧进永,谭心舜,毕荣山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化工系统综合思想对轻溶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由经验得出了5种初步流程,对这5种流程以能耗最小为目标进行了严格模拟,得到最终选择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对各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了调整,可以用水作为塔顶出料冷却剂,节省了制冷剂的用量,得到了最优的流程和操作参数。中图分类号:TQ2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65-02
Select
株洲市白马精炼厂冶炼烟气脱硫工程设计
李方文,刘文华,刘芬,吴建锋,徐晓虹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株洲市白马精炼厂新址的生产设计要求与厂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本着高效、经济、实用的原则,设计了一套年产粗铅5 000 t冶炼烟气脱硫工艺,采用二级除尘和电厂冲灰水作为脱硫剂。经株洲市环保监测站验收,各项控制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TQ031.9;TQ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67-04
Select
磷酸-碳酸钙法制备大颗粒食品级磷酸氢钙新工艺
尹继广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工艺制得的磷酸氢钙颗粒较小,给后续工艺操作带来困难,采用DTB结晶器,研究了大颗粒食品级磷酸氢钙制备的新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pH5.5,循环母液的加入质量约为碳酸钙的5倍,反应物料在结晶器内的停留时间40~50min,反应器内搅拌速度控制在800~1 000r/min。通过该工艺生产出的磷酸氢钙平均粒径为67.7μm。中图分类号:TQ12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71-02
Select
钛渣替代钛矿制备钛白酸解试验研究
邹建新,王荣凯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酸解罐中采用TiO2质量分数为75%~80%的酸溶性钛渣与质量分数为96%~98%的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通过添加硝酸钠或铁粉调节Ti3+浓度,然后熟化钛液。试验结果表明钛渣酸解替代钛矿制备钛白粉工艺简单,工业化生产可行,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三废”排放;主要酸解工艺优化参数为:酸渣比1.7,成熟时间3h,总钛质量浓度大于220g/L,钛渣平均酸解率93%。中图分类号:TF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73-04
Select
倾斜式对喷流除尘效率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研究
张明星,陈海焱,颜翠平,高歌,许可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平式对喷流结构会使部分粉尘颗粒黏附在喷嘴对面的器壁上而导致除尘效率降低的问题,采用倾斜式对喷流除尘技术收集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物粉尘。对影响除尘效率的5个主要因素:喷嘴速度、含尘浓度、喷嘴水平间距、倾斜角度和喷雾化水润湿含尘气流的耗水量,各作了4个水平的考察,得到了该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喷嘴速度26m/s、含尘质量浓度0.60kg/m3、喷嘴间距0.2m、倾斜角度40°、耗水量0.21kg/kg粉尘。实验表明:该条件下的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6.8%,而且喷雾化水润湿含尘气流对除尘效率影响最大,倾斜式对喷流能有效避免粉尘颗粒粘附在器壁上。中图分类号:TQ172.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77-04
Select
轮辐型催化剂孔板的结构研究
王建洲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催化剂挤条机轮辐型孔板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功能分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的孔板解决了目前存在的物料不能顺畅挤出、强度较低、成品开裂的难题,并能够保证催化剂成品的尺寸精度、强度,提高表面光滑度,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中图分类号:TQ05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81-03
Select
高温取热炉水动力特性研究
唐强,张力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循环回路的合理设计和布置对高温取热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温取热炉传热计算和水动力计算结果表明热负荷较低时,水循环容易发生停滞。水循环回路结构复杂容易导致并联管内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较大。热负荷较高时,汽塞和流量脉动也会导致高温取热炉水循环可靠性下降。合理的运行可以防止高温取热炉水循环停滞。优化并联管组结构设计,并消除水循环回路中的可压缩容积,能够减少并联管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避免发生流量脉动,提高水循环的可靠性。中图分类号:TK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84-05
Select
加氢裂化装置换热网络的节能改造
蔡砚,冯霄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一套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加氢裂化装置,首先对其进行了夹点分析,由于该装置仍然存在温度低于夹点温度的加热器,特别是由于存在跨越夹点的传热,该装置中占实际加热公用工程用量一半以上的用能是不合理的。针对这些用能不合理的环节,对装置进行热集成,并结合工程实际和经济性因素,提出了2种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方案,并对换热器网络改动最小的方案进行了调优。中图分类号:TQ0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89-06
Select
高效导向筛板在26万t/a聚氯乙烯低沸精馏塔中的应用
皮耀,王宝华,李群生,张泽廷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6万t/a聚氯乙烯低沸塔板分离能力低下,介绍了大通量导向筛板在聚氯乙烯低沸精馏塔技术改造中的应用,分析了其结构特点,研究了该筛板操作性能。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优化,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大通量导向筛板和原传统塔板相比,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均有明显提高,而能耗显著降低。中图分类号:TQ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95-03
Select
铬渣处理处置方法的生命周期评价
李冬,司继涛,王洪涛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对我国目前常用的3种铬渣处理处置方法(固化稳定化、制砖和制玻璃着色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这3种不同处理处置全过程的分析和数据的计算,最终得出了1种较优的铬渣处理处置方法——铬渣制玻璃着色剂。中图分类号:TQ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298-04
Select
精品茄尼醇低成本生产新技术
高丽娟,张玉松,白文鹏,张立华,林炳昌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品茄尼醇生产成本高主要是由于纯化成本高,在比较了传统提纯方法和最近提出的新而有效的纯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模拟移动床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纯化精品茄尼醇的分离技术。中图分类号:TQ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02-02
Select
某合成氨厂氨合成工段换热网络的模拟与优化
董其伍,靳遵龙,刘敏珊,刘宏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低化工过程系统用能的手段之一就是应用系统能量综合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用能的分析及调优,确定整个换热网络最佳的流程结构,在满足过程工艺物流初、终温要求的基础上,使其具有最少的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基于夹点设计为主要方法,以年平均费用最小为目标,利用化工模拟软件SIMSCI HEXTRAN对某大型合成氨厂氨合成工段进行模拟,发现传热温差较大,用能状况有不尽合理之处,提出改善建议,并给出优化结果。中图分类号:TQ0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04-03
XHM
Select
浊点萃取技术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黄焱,秦炜,戴猷元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浊点萃取(CP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溶质富集和分离方法,其应用领域已经自最初的样品分析扩展到大规模的分离过程如水处理和生物产品提取。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简便、无需大量有机溶剂等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浊点萃取技术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和近期报道的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TQ028.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07-03
Select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忆新,马军,秦庆东,赵雷,王胜军,张静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年来均相和异相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过渡金属离子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但是均相催化臭氧化带来了后续金属离子的去除问题,因此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异相催化臭氧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锰氧化物、钛氧化物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10-06
Select
氧化物气凝胶催化剂的超临界CO2干燥法制备及其应用
贾继宁,孙勤,程榕,杨阿三,郑燕萍,刘体锋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临界CO2干燥技术是一项绿色安全,制品结构可控的新的制备特殊材料的技术,综述了国内外探索其工艺和干燥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利用其制备超细ZrO2气凝胶的工艺实验研究,并展望了氧化物气凝胶催化剂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O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16-03
Select
碳纳米管的化工应用前景
李增新,孟韵,梁强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碳纳米管在修饰电极、导电静电塑料、探针显微镜针尖、化工复合材料的增强剂、气体储存、催化剂载体、充电电池电极材料、特殊吸附材料等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O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19-03
Select
生物相容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应用
李文兵,周蓬蓬,余龙江,朱敏,鲁明波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例如共沉淀法、高温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气、溶胶法及趋磁细菌合成法等,同时详细概述了生物相容磁性Fe3O4纳米微粒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修饰、分离、检测,靶向药物,癌症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等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图分类号:O61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22-05
Select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
赵昀,熊蓉春,魏刚
. 2006, 26(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咪唑啉型缓蚀剂研究的发展和缓蚀剂缓蚀机理研究方法的发展,重点讨论了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缓蚀作用的电化学特征、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特征、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缓蚀作用的关系,探讨了查明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机理对设计新型的缓蚀剂分子,进一步开发高效低毒的缓蚀剂品种的意义。中图分类号:TQ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6)S1-0327-03
国际刊号:ISSN 0253-4320
国内刊号:CN 11-2172/TQ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编辑:《现代化工》编辑部
国内邮发代号:82-67
国内定价:60元/本 720元/年
国外定价:360美元/年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更多...
《现代化工》著作权许可协议
《现代化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现代化工》论文模板
《现代化工》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