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5-08-15
  

  • 全选
    |
    XAM
  • 于建国 孙丰阁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对氨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氨法脱硫技术更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比较适合有氨来源的化肥企业应用,应在化肥企业大力推广。中图分类号:TQ113.2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01-03
  • 寇拴虎 代振宇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低我国车用汽油烯烃含量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而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降烯烃催化剂的方法是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此外国内开发的一些新型的催化裂化反应工艺,如MIP、MGD、FDFCC等也能明显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我国炼油业应在大力推行加氢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加工流程,发展重整、烷基化、醚化等多种工艺,彻底改变我国车用汽油池组成单一的现状。中图分类号:TE624;TE62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04-05
  • XBM
  • 蒋德军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合成氨技术发展的主要历程和基本现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典型工艺及其技术特点与经济性,指出了合成氨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概括了高油价下合成氨的原料结构变化及相关技术进展,认为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中图分类号:TQ11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09-06
  • 肖建华 李雪辉 徐建昌 朱鹏 邓莎 王乐夫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NOx储存-还原催化剂活性组分、NOx吸附储存材料、载体及助剂、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等方面评述了NOx储存-还原催化净化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指出硫中毒和热劣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添加少量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是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硫能力,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催化剂成本的有效途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成为研究NOx储存-还原反应及硫中毒失活机理的有效手段。中图分类号:TQ42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15-05
  • 潘建兴 杨敬一 徐心茹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双峰聚乙烯技术,茂金属催化剂和采用液态冷凝技术的乙烯气相聚合工艺的新进展。介绍了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的各种双反应器工艺和单反应器工艺,指出双反应器工艺是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广泛的工艺,而单反应器工艺目前仍处于开发试验中,是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未来发展方向。液态冷凝气相聚乙烯工艺利用冷凝液体的蒸发潜热及时移走反应热,极大地缓和了反应器散热问题,使得反应器单位体积的聚乙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将液态冷凝技术与超高活性的茂金属催化剂配合使用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图分类号:TQ3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20-03
  • 罗青 孙长江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用于C8芳烃中二甲苯异构体以及乙苯分离的各种吸附分离技术进展,对各种工艺和特点以及工业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C8芳烃吸附分离装置中的工业生产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应抓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8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尤其是开发一种对乙苯和二甲苯同时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能力、容易脱附的吸附剂,实现从C8芳烃中同时得到乙苯和二甲苯高纯度产品的目的,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中图分类号:TQ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23-04
  • 单石灵 徐志达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乙烯装置中,裂解炉结焦是制约装置运行的重要因素。在裂解原料或稀释蒸汽中添加结焦抑制剂是目前延长装置运转周期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综述了国内外乙烯裂解炉结焦抑制剂的技术进展和发展方向,结合我国乙烯裂解装置的情况,提出应加强结焦抑制剂的研究开发,降低抑制剂的成本,优化工业化加剂方案,提高抑制剂的应用技术水平等建议。中图分类号:TQ0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27-04
  • XCM
  • 隋铭皓 马军 盛力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半动态实验,对MnOx/GAC(颗粒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氧化硝基苯的降解效能与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硝基苯的降解效率是单独臭氧氧化的2.4倍。催化剂对硝基苯有一定的吸附作用。MnOx/GAC催化剂的存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存在着催化剂最佳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与反应速率常数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水质本底对MnOx/GAC催化臭氧氧化效率也有影响。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31-04
  • 韦少义 陈雪蓉 吴江 王霞 赵旭涛 徐贤伦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丁基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Bu)与茂金属或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组成催化体系并催化乙烯聚合或齐聚。考察了MMAO-Bu的助催化活性及其对聚乙烯分子量和齐聚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组成的MMAO-Bu可表现出比MAO更高的助催化活性;在MMAO-Bu的助催化作用下,所得聚乙烯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而齐聚产物分布向高碳数的方向移动。中图分类号:TQ42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35-03
  • 曹成波 韩红滨 纪春暖 危冬发 李天铎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4-硝基-4′-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替代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与三聚氯氰和氨基化合物经过四步缩合得到2个新型不对称结构和用作参比的3个传统对称结构荧光分子。对比研究这两类增白剂在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致异构化现象及其应用性能。结果显示不对称结构增白剂紫外吸收和染色性能提高,但其荧光发射性能下降,且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光致异构化现象,耐光性也较差。中图分类号:TQ610.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38-05
  • 周忠强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天然樟脑合成了两个新的手性氨基醇,并对其在二乙基锌对芳香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化合物4b催化苯甲醛和二乙基锌的加成反应获得了85%化学产率和73% e.e.。中图分类号:O621.34;TQ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43-03
  • 魏刚 余燕 黄锐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种粒径CaCO3分别与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弹性体并用,制备了PBT/E-MA-GMA/CaCO3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纳米CaCO3自身易形成团聚粒子,且有许多E-MA-GMA包覆在纳米CaCO3团聚粒子表面,分散不好。而微米CaCO3与E-MA-GMA倾向于单独分散,分散相尺寸较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E-MA-GMA与适量微米CaCO3并用具有协同增韧作用。当E-MA-GMA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微米CaCO3质量分数达到10%左右,出现最大值为46.5kJ/m2,其冲击韧性值接近PBT/E-MA-GMA(质量比85∶15)共混物的冲击韧性值53.9kJ/m2,而大大高于PBT/E-MA-GMA(质量比90∶10)共混物的缺口冲击韧性值18.8kJ/m2。中图分类号:TB33;TQ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46-04
  • XDM
  • 魏绍东 王杏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原料有钛醇盐、四氯化钛和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笔者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开发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采用均匀沉淀法生产工艺、多孔陶瓷膜分离技术及旋流动态煅烧炉与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煅烧法生产及精制二氧化钛,并将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15t/a纳米TiO2中试装置和500t/a纳米TiO2溶胶装置中,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中图分类号:TQ1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50-03
  • 江帆 陈维平 吴纯德等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流、湖泊水污染,研制了一种悬浮填料转笼式生物反应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流推动转笼转动,中心轴微孔曝气提升悬浮填料、转笼体内叶片搅拌悬浮填料,形成一个均匀混合的高效处理河流、湖泊污水的流化态微环境。将该反应器进行了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悬浮填料转笼式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污水比传统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高10%。中图分类号:X703.1;TQ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53-03
  • 毕荣山 杨霞 谭心舜 岳金彩 郑世清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DCPI)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克服原工艺反应时间长、收率低的优化改造方案:改变反应物3,4-二氯苯胺(DCPA)和光气的进料方式,并增加尾气回收系统。工艺改造后,反应周期缩短了一半,DCPA的收率由75%提高到80%,光气收率由38%提高到75%。中图分类号:TQ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56-02
  • XMM
  • 宋昭峥 蒋庆哲 张建广 柯明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清洁汽油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Delphi法和专家民主决策支持下的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把影响因素定量化,建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清洁汽油生产基地定量分析模型,并选择中国石油集团主要的炼化企业作为预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由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和兰州石化公司将是中国石油集团未来生产清洁汽油主要目标基地。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58-05
  • XFM
  • 王非 郑珩 余永柱 杨欣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纯度的茄尼醇是生产辅酶Q10的关键原料。2004年国外辅酶Q10总产量约为900t,直接需要消耗高纯度茄尼醇近2 000t,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是高纯度茄尼醇需求量最大的4个国家。我国用于辅酶Q10和其他用途的高纯度茄尼醇年需求量近4 000t,由于国际上高纯茄尼醇的生产技术被日本等国垄断,我国高纯茄尼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国具有生产高纯度茄尼醇的资源优势,如能解决技术难题,生产高纯度茄尼醇则是一项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项目。中图分类号:TQ4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63-02
  • XHM
  • 张学军 范国强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晶体尺寸和分布均可控的分立纳米沸石的制备方法——限定空间合成法。在分析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此工艺的关键所在及解决方法,并对该工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合理选择惰性多孔模板、合成反应发生的场所以及惰性模板的脱除方式将赋予限定空间合成法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5)08-0065-03
  • XJM
  •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LM
  •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KM
  • . 2005, 25(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