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费情况
论文模板
投稿方式
常见问题
征订方式
广告服务
在线订阅
发票与录用通知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2004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4-05-15
全选
|
XAM
Select
在贸易摩擦中成长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朱小娟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化工领域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地带。主要分析了化工贸易摩擦的状况和特点,并对今后我国将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展望,预期在贸易摩擦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不断发展壮大。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01-03
Select
石油化工的发展趋势
吴德荣 何琨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石油化工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新技术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运用情况。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必须努力增强科技原创力,吸收当代真正最先进的高新技术;采用绿色化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前发展。中图分类号:TE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04-05
XBM
Select
双酚A聚碳酸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秦吉臣 谢小莉 曹贤武 瞿金平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双酚A聚碳酸酯不同于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光气法和熔融酯交换法的3种新的合成方法,即固相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完全非光气法的实施方法、主要特点及其新进展,探讨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生成的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固相缩聚是由预聚物结晶后在固相缩聚,可以获得结晶型双酚A聚碳酸酯并提高聚合物质量;开环聚合法首先合成环状碳酸酯低聚物再开环聚合得到聚合物,可以获得很高分子质量聚合物;完全非光气法在合成过程中完全避免了光气的使用,环境友好,聚合物质量高,很有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09-04
Select
由烯烃直接胺化合成脂肪胺的研究进展
白国义 李阳 闫喜龙 陈立功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烯烃与氨或胺直接胺化合成脂肪胺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但在动力学上需要适宜的催化剂进行活化。多种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已被尝试用于此反应,其中酸性沸石催化剂在催化氨与小分子烯烃(主要是乙烯和异丁烯)的反应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和很高的选择性,且清洁无污染。提出应通过对此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以筛选出新的、高选择性的沸石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中图分类号:Q226.32;TQ4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13-03
Select
4-氨基吡啶的合成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郭玉良 胡熙恩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4-氨基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硝基氮氧化吡啶法工艺。概括介绍了4-氨基吡啶在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的应用状况以及在国内外的生产现状。指出4-氨基吡啶合成工艺的难点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反应收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建议从催化加氢还原或电化学还原过程中找到一条合乎国情的工艺路线,以推动我国吡啶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中图分类号:TQ151.4;TQ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16-03
Select
废聚烯烃催化裂解研究进展
解从霞 刘福胜 于世涛 葛晓萍 雷火星 侯晓红 杨锦宗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废聚烯烃催化裂解反应中所用的主要催化剂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孔分子筛由于其大而均匀的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有望成为处理废聚烯烃的有效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是处理废聚烯烃的有效反应器。与传统的小孔分子筛相比,目前所用的全硅型中孔分子筛还存在酸性弱、催化活性低等缺点,建议应通过在全硅型中孔分子筛骨架中引入某些过渡金属元素和某些能产生超强酸的基团,进一步提高该类催化剂的酸强度、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Q032;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19-04
Select
气流床煤气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于广锁 牛苗任 王亦飞 梁钦锋 于遵宏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流床煤气化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影响水煤浆气化的主要因素,如烧嘴、耐火砖、激冷环等,分析了干煤粉气化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发展趋势。水煤浆气化已积累丰富经验,而干煤粉气化的实践较少,应用于化工领域还有待工程检验。基于国内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工业运行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煤气化技术的战略。中图分类号:TQ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23-04
XCM
Select
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及添加其发酵液对甘油发酵影响的比较
张建安 刘德华 杨燕鸥 谢东明 孙燕 杨海荣 钟修林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的发酵过程,比较了添加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液对克鲁氏假丝酵母发酵甘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霉素发酵菌体与制霉菌素发酵菌体的生长过程类似,都存在一个最大值;当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至156 h和144 h时,菌体分别达到最大,但制霉菌素发酵的菌体高于两性霉素发酵的菌体;当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至192 h时,发酵液中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48 μg/mL和181 μg/mL。与不添加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液的甘油发酵相比,添加两性霉素和制霉菌素发酵液可进一步提高甘油的含量,其甘油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0.57%和2.0%;此外,添加制霉菌素发酵液的菌体和甘油含量要高于添加两性霉素发酵液的菌体和甘油含量,而残糖较低,而且添加制霉菌素发酵液的甘油含量比添加两性霉素发酵液的甘油质量分数增加了1.47%。中图分类号:TQ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27-04
Select
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的合成与表征——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
唐新德 张其震 周其凤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基于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的硅氢化产物PCSi-1G-Cl为脚手架、4-己氧基-4′-羟己氧基偶氮苯(M-C6)为介晶基元,合成了季戊四醇为核、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的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1G-C6。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进行了表征。PCSi-1G-C6与M-C6同为相列相,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PCSi-1G-C6的熔点比M-C6低50℃,清亮点比M-C6低16℃,液晶态温区比M-C6宽34℃。中图分类号:O63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31-03
Select
环氧乳液与含氟乳液的拼混研究
秦总根 涂伟萍 夏正斌 邓兆芳 沈良军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固体质量分数)为45%的含氟乳液;运用后乳化法制得了环氧乳液。ATR-FTIR测试表明环氧乳液与含氟乳液进行了有效的拼混。运用Kruss K12型动态表面能分析仪测试了含氟涂膜对水和十六烷的接触角,对影响拼混乳液涂膜性能的因素如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比例、氟原子含量、成膜基材材质、成膜温度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含氟拼混乳液性能良好。中图分类号:TQ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34-04
Select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酯/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粉末涂料研究
郭刚 曹建军 段小平 黄婉霞 涂铭旌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优异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改性抗老化聚酯/TGIC粉末涂料,相比未改性配方和有机紫外吸收剂改性配方,涂膜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等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通过192 h人工紫外加速老化后对比发现,纳米TiO2改性粉末涂料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光泽度保持率在50%以上,比未改性配方提高4倍。中图分类号:TQ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38-03
Select
红霉素E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研究
史颖 姚国伟 马敏 欧育湘 邓志华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异构体结构的分析和重排反应和还原反应实验的证实,提出了红霉素E肟贝克曼重排反应产物中异构体转化机理,并对红霉素6,9-亚胺醚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分别为: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1 h、n(p-TsCl)∶n(EMAE-O)=1.5。红霉素6,9-亚胺醚产率达到93%,纯度为98%。中图分类号:TQ465.5;R9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41-03
Select
海因酶/N-氨甲酰水解酶催化DL-苄基海因制备D-苯丙氨酸的过程分析及强化
姚忠 朱姝 李家璜 屠春燕 李苏平 韦萍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行筛选的Pseudomonassp.js-01菌发酵产酶,得到兼有海因酶、N-氨甲酰水解酶活性的菌体,通过酶动力学参数分析以及转化试验表明,N-氨甲酰水解酶活性偏低是制约整体转化过程的瓶颈。以疏水层析的方法将海因酶、N-氨甲酰水解酶进行初步分离,并调节双酶比例进行了转化试验。结果表明,转化过程得到显著改善,当海因酶与N-氨甲酰水解酶比例达到1∶4时,中间产物的积累基本消失,6 h产物转化率提高1倍以上。中图分类号:TQ464.7;TQ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44-03
XDM
Select
烟道气中二氧化碳回收技术的研究
肖九高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乙醇胺(MEA)法回收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指出MEA法具有蒸汽消耗量高、溶液腐蚀性强、MEA易与氧气发生降解反应等缺点。开发了一种从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新技术,采用的吸收剂是在MEA水溶液中添加了活性胺、抗氧剂和防腐剂的复合溶液。将新技术应用于赤天化集团有限公司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装置上,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年平均产量提高了25.8%,1m3二氧化碳的蒸汽消耗量可减少3.23 kg,并可解决MEA对设备的腐蚀问题。中图分类号:783;TQ1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47-03
Select
新型高效丝网除雾器的研究与应用
王宝华 张泽廷 李群生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型高效丝网除雾器的除雾机理、影响因素,介绍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采用0.1~0.4 mm的金属或工程塑料扁丝,按特殊的经纬方式编织而成的这种除雾器,可以很方便地将气体中夹带的液体雾滴脱除,对于1 μm以上的雾滴,去除率可达99%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中图分类号:TQ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50-02
Select
JKB-125Y型板波纹填料塔在乙醛生产中的应用
彭荣华 杨明平 莫小华 彭军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JKB-125Y型板波纹填料塔代替浮阀塔,对乙醛分馏塔和酒精回收塔进行改造,乙醛单耗及能耗可降低10%,塔设备的投资可节约60%,塔设备安装时间可缩短至原来的1/5。克服了原工艺的生产能力小、塔体高大、压降大、能耗高等缺点。中图分类号:TQ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52-03
XEM
Select
甘氨酸生产废液的治理回收技术
张及瑞 杨春光 张立强 赵景利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甘氨酸生产厂家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一定量的氯化铵、少量的乌洛托品及微量的甘氨酸)的特点,提出采用多效真空降膜蒸发系统兼热泵技术回收废液中的氯化铵,回收氯化铵后排放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净化系统进行处理的综合治理方案。此工艺克服了采用常规蒸发技术从低浓度氯化铵废液中提取氯化铵带来的能耗大、对设备腐蚀性强的缺点,本项治理技术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55-03
XFM
Select
酯交换法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的市场分析
朱云峰 田恒水 郝晔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绿色基础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具有广泛的用途。介绍了碳酸二甲酯的几种生产技术如光气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和酯交换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酯交换法的主产品碳酸二甲酯和副产品丙(乙)二醇的市场来看,酯交换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尽快加速发展与推广。中图分类号:TQ2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58-04
XHM
Select
电流变液及其应用
马会茹 官建国 卢国军 袁润章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流变液是一种由纳米至微米尺寸的介电粒子分散在绝缘油中组成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流变特性可以发生快速、显著、可逆的变化。对电流变液材料的种类,电流变液在汽车工程、减震、抗震、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以及制约电流变技术应用的关键性问题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中图分类号:TB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4)05-0062-03
XIM
Select
开发导向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JM
Select
国外动态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LM
Select
国内综合信息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KM
Select
技术市场
. 2004, 24(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刊号:ISSN 0253-4320
国内刊号:CN 11-2172/TQ
主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编辑:《现代化工》编辑部
国内邮发代号:82-67
国内定价:60元/本 720元/年
国外定价:360美元/年
微信公众号
下载中心
更多...
《现代化工》著作权许可协议
《现代化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现代化工》论文模板
《现代化工》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