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2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2-09-15
  

  • 全选
    |
    XAM
  • 杜铭华 舒歌平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明了煤炭液化产业化对平衡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认为我国煤炭液化产业化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已经可行,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煤炭液化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Q529 文献标识码:C
  • 匡跃平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关税降低及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反倾销逐步演变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最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外对我国企业反倾销和我国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中,石油和化工产品都占较大的比例。分析了近年我国化工行业外国产品对我国倾销造成的伤害以及外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我国化工产业和对外贸易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图分类号:TQ-9;F74 文献标识码:C
  • XBM
  • 黄美荣 李新贵 董志清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富氧空气、氧气、氮气以及其他一些空气分离产品应用领域的增加,极大地推动了空气分离新技术的大规模发展。膜法空气分离以其节能、便利、安全等优异特性在空气分离产品的工业生产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综述了现有膜材料的氧氮分离性能、制氧装置和制氮装置的研究开发及其在柴油发动机富氧燃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膜法空气分离大规模商业化必须克服的技术障碍,从新型高性能膜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提出了实现大规模膜法空气分离应用应采取的措施。中图分类号:TQ028.8;TQ028.1 文献标识码:A
  • 任碧野 王朝阳 梁栋 童真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阴极电沉积涂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涂装方法,具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含量低、防蚀能力强、漆膜质量好、涂料利用率高、适合涂装结构复杂的构件和设备等特点。介绍了近年来阴极电沉积涂料研发的新动向。它们主要集中在有机双层电涂和高分子-聚电解质/低聚物电解质复合物多层电涂体系,这些新的电涂体系在涂料的稳定性以及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改进。中图分类号:TQ630.1 文献标识码:A
  • 章亚东 蒋登高 高晓蕾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烯烃环氧化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中环己烯经催化环氧化制得的环氧环己烷可广泛用作合成精细化学品的原料。阐述了Mo(Ⅵ)、V(Ⅴ)、Ti(Ⅳ)络合物、过渡金属卟啉络合物等环氧化用催化剂以及无机过氧酸盐、过氧化氢、分子氧、有机过氧酸及烷基过氧化氢等常用氧化剂在环己烯液相环氧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还介绍了无机固体负载催化剂和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负载化方法。最后展望了烯烃环氧化的研究开发趋势。中图分类号:TQ426 文献标识码:A
  • XCM
  • 何红运 庞文琴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水热法合成无铝Ni-β沸石的方法,讨论了合成条件对无铝Ni-β沸石晶化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初始凝胶组成为n(SiO2)∶n(NiO)∶n(Na2O)∶n[(TEA)2O]∶n(H2O)=60∶(1~3)∶(1.5~4.5)∶(11~13)∶(900~1 200)。通过化学分析、XRD、IR和ICP测定了样品的化学组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i-β沸石晶粒均匀,Ni进入了沸石骨架。中图分类号:O611.4;TQ426.6 文献标识码:A
  • 王万平 张懿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二氧化碳与液相氧化铬盐清洁生产工艺所产生的铬渣反应,得到碳酸氢镁溶液和富铁渣。碳酸氢镁溶液经加热分解得到轻质碳酸镁产品,富铁渣可以作为水泥行业原料铁精矿的替代品,最终实现了铬铁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铬盐生产的零排放。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 邓利 刘柳 董贤 谭天伟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硅藻土和纺织品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研究了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脂肪酸低碳醇酯酯化合成过程中,有机溶剂性质、脂肪酸与低碳醇的结构、pH值、反应温度和体系含水量、低碳醇的抑制作用等因素对酯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低碳醇需要采用流加方式加入体系,石油醚是最适宜的有机溶剂,脂肪酸与醇的碳链越长,越易于酯化;固定化脂肪酶对直链醇的选择性优于支链醇。以石油醚为有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 40℃、pH值为7时,硬脂酸与甲醇的酯化率达95%;反应后期应除去体系中的水以避免酶失活。固定化酶间歇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时,重复使用15次 (每次24h),其操作半衰期约为360h。中图分类号:TQ225.24 文献标识码:A
  • 王锐 武荣瑞 张大省 徐僖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分散方法、纳米材料的加入体系、分散时间、分散剂的种类及SiO2的加入量对纳米SiO2在PET/纳米SiO2中分散性的影响,用T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与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用球磨分散法并以氨基硅烷A1120分散剂时分散效果最佳;当分散时间达7.5h时,分散液中SiO2基本以纳米尺寸存在;将分散液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熔体中并在球磨状态下进行酯交换SiO2的分散效果最好,100nm以下的SiO2达95.07%;体系中随SiO2量的增加,其分散性变差,当纳米SiO2的加入量为1%~4%时,粒径在100nm以下的SiO2由88%下降到61%。中图分类号:TQ314.262 文献标识码:A
  • XDM
  • 李湘洲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清洁生产的理论和实施原则,结合水合联氨生产的实践及现状,分析了原有水合联氨生产工艺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水合联氨清洁生产工艺的方案,并对该清洁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中图分类号:TQ226.52 文献标识码:A
  • 罗驹华 徐德龙 肖国先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仓式泵的缺点,介绍了一种能连续供料的新型气力输送设备。并对该设备进行了周期供料与连续供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实现连续供料40min,连续输送仓式泵的产量比同规格的单仓泵高30%左右。中图分类号:TQ051.2 文献标识码:A
  • 路文学 亓栋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renflo气化属于粉煤气化技术,与Shell的粉煤气化技术相似,同属气流床气化工艺;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IGCC) 是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IGCC技术的起源、进展、特色,重点介绍采用Prenflo煤气化工艺的IGCC流程。中图分类号:TQ54 文献标识码:A
  • XEM
  • 王京红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管道系统中管道、法兰密封面及阀门泄漏的原因,以及在配管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避免泄漏的一些主要措施。指出应从材料选择、管道布置、振动和应力分析等多方面避免泄漏的发生;应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进行管道的安装施工;从设计和安装阶段就避免泄漏的发生,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 XFM
  • 解方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氮肥行业有大型企业25家、中型企业52家、小型企业500多家,主要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我国氮肥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出口逐年增加,而进口近年有所下降。指出我国氮肥工业仍然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债务较重、服务意识不强、原料结构不合理且价格高等严重问题。建议我国氮肥企业应该将着眼点放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进一步调整氮肥品种的结构,增加尿素产量,提高大颗粒肥料比例。同时,形成集团化生产规模,在趋于统一的国际化市场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中图分类号:TQ441 文献标识码:A
  • XGM
  • 钱伯章 夏磊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世界上迅速崛起的生物技术公司,以及生物技术在化工和石油领域,包括甲醇、醋酸、1,3-丙二醇、生物降解塑料、精细化学品、药物、燃料以及生物脱硫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 XHM
  • 张心亚 瞿金清 蓝仁华 涂伟萍 陈焕钦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核/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并回顾了核/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中图分类号:TQ316.334 文献标识码:A
  • XJM
  • . 2002, 22(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