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4-15
  

  • 全选
    |
    XAM
  • 李正西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发展车用乙醇汽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储运问题;对使用汽车的新要求;生产燃料乙醇需要降低成本;生产受原料、市场半径的制约;政策的不确定性;原料尚无替代产品;替代石油乃杯水车薪;保护环境之说较为勉强;粮食富裕只是暂时现象等。建议政府对推广乙醇汽油制定扶持政策,利用税收杠杆适当采取补贴手段,在价格制定上使乙醇汽油的价格低于普通汽油的价格。中图分类号:TE624.81 文献标识码:C
  • 孙本芝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是在以保护、扶持为主的产业政策中得以发展的,且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加入WTO,将更大程度地引入外国企业的竞争,对中国石油化工业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分析了加入WTO给我国石油化工业带来的机遇;“入世”影响我国石油化工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石油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 XBM
  • 姜忠义 王艳强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物学为中心的交叉学科(Bio-X)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纳米生物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纳米生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科学、物理学和生物技术的交叉,在化学与生物纳米结构的构建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生物技术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基于生物矿化原理制备的纳米生物材料、将能量转化为可控运动的生物发动机与纳米机器、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生物芯片与纳米探针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中图分类号:TQ03-39;TQ033;Q81 文献标识码:A
  • 李兴存 陈进富 徐文东 李术元 张忠智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吸附天然气技术(ANG)的关键是制备能达到压缩天然气技术(CNG)储存量的性能优异的吸附剂。介绍了纳米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储存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料的技术概况,综述了制备吸附剂的活化方法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吸附剂微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吸附剂的成型技术。最后提出了该技术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吸附剂储存天然气性能有待继续提高;吸附热对吸附剂储气性能的影响;吸附剂生产成本过高和吸附剂再生困难。中图分类号:TE821;TB383 文献标识码:A
  • 王敏炜 彭年才 李凤仪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催化剂、碳源气体及反应器的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碳纳米管的合成机理。指出催化合成碳纳米管的研究难点在于管径的有效调控和大批量生产,今后的研究方向应为单层碳纳米管的有效合成。中图分类号:O613.71;TB383 文献标识码:A
  • 王新祥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换热设备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流体性质、流体流速、材质及表面状况、温度和沸腾等。重点阐述了影响结垢诱导期的主要因素,包括材质、流体流速和溶液过饱和度。指出今后应深入研究流速、材质和表面状况对结垢的影响;研究结垢速率与晶体生长速率的关系;深入研究诱导期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防垢措施。中图分类号:TQ051 文献标识码:A
  • XCM
  • 丁忠伟 刘伟 张恭孝 马润宇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拟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和气隙式膜蒸馏(AGMD)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模拟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AGMD中的气隙构成了过程的主要阻力,使得跨膜温差远小于膜两侧流体主体温差,这是两种膜蒸馏方式行为差别的主要原因所在。与AGMD相比,DCMD不仅膜通量水平高,而且膜通量对操作条件反应灵敏,易于实施过程的强化。而DCMD的热效率与AGMD相比差距并不太大。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 金欣 张淑芬 杨锦宗 唐炳涛 于宁 祝明贵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一水葡萄糖、月桂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经直接苷化法合成了月桂基葡糖苷,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计算了烷基多苷的平均聚合度、α-吡喃糖苷和β-吡喃糖苷的比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平均聚合度、α-和β-吡喃糖苷比例及吡喃糖苷与呋喃糖苷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醇糖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可有效控制平均聚合度、α-和β-吡喃糖苷比例及呋喃糖苷的生成。中图分类号:TQ423.133 文献标识码:A
  • 周永华 钟宏 曹智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胺、浓硫酸、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磺化、预聚、交联三步反应制得两性吸附树脂PSN。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对各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苯胺和浓硫酸在185~190℃磺化5h,产率可达75.7%,未纯化产物可直接与甲醛在硫酸催化下进行预缩聚。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用量,可制备具有不同阴、阳离子功能团比值的树脂。中图分类号:TQ323.1 文献标识码:A
  • 孙利 章建华 沈本贤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清洁汽车燃料LPG对化油器发动机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丙烷75%的车用LPG具有良好的消耗性能和尾气排放性能。中图分类号:TE626.7 文献标识码:A
  • XDM
  • 魏奇业 高维平 华贲 栾国彦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能量综合集成的角度提出了八碳烯精馏分离工艺,对所提流程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及分析,为八碳烯分离工艺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投产情况表明,该研究改变了八碳烯的生产现状,使得八碳烯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图分类号:TQ221 文献标识码:A
  • 张红梅 孙文盛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生产中原料的配制、引发剂的使用,反应停留时间、强放热、反应温度梯度、转化率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工艺特点。针对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生产较难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图分类号:TQ325.2 文献标识码:A
  • 梁轶 张增旭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改质沥青装置在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通过对沥青泵及管道的改进,保证了泵的连续运转,解决了管道堵塞、釜底结焦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E626.86 文献标识码:A
  • XEM
  • 王梓先 张志群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际水污染控制与研究协会(IAWPRC)活性污泥模型及在此基础上所开发工艺软件的进展情况。依据有关文献数据确定适合我国焦化废水处理的IAWPRC模型的19个参数值和13个组分的进水浓度值,应用基于IAWPRC模型自主开发的活性污泥稳、动态模拟程序,模拟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运行情况,并检验该工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模拟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中图分类号:X703;TU832.13 文献标识码:A
  • XFM
  • 张锐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1年国产丁苯橡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但国产丁苯橡胶在品种结构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且成本较高,其市场占有率在未来存在下滑的危险。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丁苯橡胶的市场供求情况及丁苯橡胶主要出口国(地区)对大陆的出口情况。指出今后应加强市场信息追踪,捕捉市场机遇,适当提高乳聚丁苯橡胶特别是充油牌号的生产,同时有选择地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上、中、下游优化与合作,降低产品成本,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中图分类号:TQ333.1 文献标识码:A
  • XGM
  • 钱伯章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HM
  • 刘永忠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冷冻干燥过程内部速率控制影响因素出发,阐明了冷冻干燥速率强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评述了各种速率强化方法的实施要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识码:A
  • XJM
  • . 2002, 22(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