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15
  

  • 全选
    |
    XAM
  • 唐赛珍 陶欣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中国塑料工业的生产和消费概况及一次性塑料废弃物的现状和防治对策,重点介绍和讨论了中国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发展概况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思考,预测和展望了中国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前景。中图分类号:TQ32 文献标识码:C
  • 贡长生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研究的前沿,是21世纪的科学。论述了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重要技术及其在磷酸盐工业、石油化工、化学制药、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指出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C
  • XBM
  • 张玉 周集体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气脱硫技术属我国环保市场急需的关键技术。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利用产生的稀硫酸制取石膏、肥料和聚合硫酸铁等多种高附加值的副产品。阐述了烟气脱硫的反应机理、脱硫吸收液和脱硫装置,以及吸收液酸度、温度、液气比、气速和入口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评述了金属离子的协同作用、各种工艺路线及副产物。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A
  • 邓祥义 向兰 金涌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液相化学法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常用方法。从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技术的组合与创新方面综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我国在纳米粉体材料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了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B383;TQ0339 文献标识码:A
  • 杨友麒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化工电子商务的基础上,综述了化工电子业务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的进展。指出石化企业开展电子业务存在4个阶段,即建立企业门户站阶段、价值链集成阶段、企业转型阶段和趋同阶段。中图分类号:TQ015.9 文献标识码:A
  • XCM
  • 章亚东 高晓蕾 蒋登高 王自健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制备了聚苯乙烯支载聚乙二醇,并以之作为三相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对硝基氯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醚,考察了催化剂、NaOH、CH3OH等的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PCNB)∶n(CH3OH)∶n(NaOH)∶n(PTC)=1∶3∶3∶(0.03~0.05),反应温度约78~80℃,反应时间9~10 h。在该条件下,对硝基氯苯转化率大于99.5%,收率大于95%,产品经气相色谱检测纯度达99.7%,聚苯乙烯支载聚乙二醇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反应母液经除盐后,配碱套用对反应无不良影响。中图分类号:TQ246 文献标识码:A
  • 燕永利 何力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综合利用重质油出发,以石油沥青为单体,对苯二甲醇为交联剂,在浓硫酸或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树脂(COPNA树脂)。考察了COPNA树脂的多种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以沥青为单体合成的COPNA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差,在氮气中的热起始降解温度为420~430℃。中图分类号:TQ321.3 文献标识码:A
  • 王彦飞 王运东 温涵真 朱慎林 戴猷元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稀醋酸废水,使用填料萃取塔和反萃技术分离有机酸,在醋酸生产工艺中实现清洁生产。针对萃取剂的选择、填料萃取塔的操作特性和初步的反萃实验做了研究。使用三正辛胺(TOA)和异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质量比为3∶5∶2),在4∶1的水相/有机相相比下,4级错流萃取实验和模拟3级逆流萃取后水相中残余醋酸的质量分数均降至6×10-5,达到回用要求。中图分类号:TQ225.122 文献标识码:A
  • XDM
  • 李平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加氢裂化设备进行多元化生产,可以开发生产车用液化气、民用燃料和发泡剂等高附加值产品。介绍了对闲置的加氢裂化装置技术改造后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图分类号:TE624.432;TE626 文献标识码:A
  • 张罡 沈晃宏 张一甫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复分解三步循环法生产硝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四步法生产硝酸钾工艺比较,减少了加料步骤,在反应溶液中加入助剂后使溶液中硝酸钾结晶率提高20%以上。经检测产品质量组成为K2O4 3.01%~45.68%,N13.80%~14.20%,Cl 0.3%~2.15%,H2O 1.98%~3.45%。中图分类号:TQ131.13;TQ441.24 文献标识码:A
  • XEM
  • 计中坚 孟祥荣 尹承龙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煤转化过程所产生的污水的特性以及在深度净化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生物脱氮及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涉及反应机理、工艺路线的改进、技术经济分析及处理效果。并对致癌性物质BaP在焦化污水中的分布、存在形式以及净化措施作了探讨。中图分类号:X784; X703.1 文献标识码:A
  • XFM
  • 单承刚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三聚氰胺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10万t/a,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自1997年以来,中国三聚氰胺的生产企业由原来的不足20家猛增至60家,生产能力也由4.5万t/a增加到了19.74万t/a。我国三聚氰胺的年消费量在6万t左右,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装饰板、涂料、模塑料和纸张等行业,并且在建筑、涂料和油漆业的应用将不断增加。东南亚是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01~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8%。近年来世界三聚氰胺的生产能力年均增长速度为13%,而需求增长率仅为5%~7%,在未来几年中三聚氰胺的全球生产能力将有相当多的过剩。我国三聚氯胺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向深层加工和利用发展的趋势,但市场需求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再建装置的投产,供过于求的形势也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图分类号:TQ323 文献标识码:A
  • XGM
  • 谢鸽成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XHM
  • 胡松青 李琳 郭祀远 蔡妙颜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颗粒粒度的测定已成为现代测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介绍了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分析法、电感应法等传统颗粒粒度测量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并着重介绍了光散射法、质谱法、基于布朗运动的粒度测量法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颗粒粒度测量新方法。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 XJM
  • . 200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