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5-15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李静
    现代化工. 2016, 36(5):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实例,对能源城市甲醇燃料的竞争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明确主要竞争对手的基础上,采用AHP模型确定了影响甲醇燃料市场的三级要素体系,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出行业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各项指标权重,采用GE矩阵模型对甲醇燃料及其主要竞争品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甲醇燃料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战略。
  • 李安学, 李志强, 刘永健, 李春启, 左玉帮
    现代化工. 2016, 36(5): 6-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建化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阐述了新项目完整的研发与工程化开发范围应包括基础研究、过程研究及工程研究、工程设计三部分,探讨了工厂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雷学联, 宋锡高
    现代化工. 2016, 36(5):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碘产量的90%左右集中在智利和日本。目前日本碘产能约为9 400 t/a,在碘化工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技术、经营策略对全球碘化工的发展颇具影响。本文介绍了日本碘资源、生产方法、经营销售、回收碘等方面的产业现状。
  • 技术进展
  • 徐鹏, 穆献中
    现代化工. 2016, 36(5):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甲烷、氢气、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炭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技术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唐志民, 马新宾
    现代化工. 2016, 36(5): 17-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PLA化学改性的主要方法及研究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缩合共聚改性和开环共聚改性,并重点概述了PLA的接枝改性研究现状,对各种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论述。
  • 张路广, 尤朝阳, 陈纪赛, 檀净, 孙永军, 张攀, 夏钱华
    现代化工. 2016, 36(5):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对混凝-微气泡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机理、影响因素、最新理论成果等理论方面和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气浮方式对混凝微气泡气浮法除油的影响,混凝微气泡气浮设备的研制以及与其他水处理工艺联用除油等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了将其规模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 陈武超, 高歌
    现代化工. 2016, 36(5):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固相热法在合成分子筛上取得的进展,从合成硅铝分子筛、磷酸铝分子筛2方面进行分类讨论。综述了固相热法合成分子筛的优点,探讨其合成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董晓杰, 邵谦
    现代化工. 2016, 36(5):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模板法制备氧化镍微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其目前在催化材料、电池材料、光电材料、陶瓷添加剂和玻璃染色剂以及气敏传感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 邹采栋, 隋贤栋
    现代化工. 2016, 36(5): 33-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几种疏水性陶瓷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疏水性陶瓷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并对疏水性陶瓷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刘金宝, 刘益林, 陈言伟, 蔺华林, 韩生
    现代化工. 2016, 36(5):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制备,以及电极材料的包覆方法方面叙述了Fe2O3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 李柏春, 肖连杰, 张文林
    现代化工. 2016, 36(5):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几种反应精馏生产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介绍了反应精馏-萃取耦合、反应精馏-膜渗透蒸发、隔壁塔反应精馏、反应精馏联产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立体催化精馏塔生产乙酸乙酯5种新工艺过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伟, 潘杨, 陈园
    现代化工. 2016, 36(5):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微藻培养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混合程度、溶解氧、pH和温度等,主要的营养条件有碳源、氮源及磷源,培养涉及的主要参数(藻浓度、组成及种属、水力停留时间、有效水深、光合效率及光转化效率)及目前研究的主要反应器型式,为微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藻光合反应器的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反应器设计以及生物功能的强化。
  • 万子岸, 高飞, 周华群, 孔繁华, 范明
    现代化工. 2016, 36(5):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包括镍基和贵金属基甲烷水蒸汽重整反应制氢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甲烷水蒸汽重整反应制氢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翟友存, 宁晓宇, 张欣, 冯炜, 刘博
    现代化工. 2016, 36(5):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半有机质磺化煤为载体,硫酸钛为钛源,采用微波-液相水解法制备了TiO2/磺化煤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分析(EDS)对其形貌和成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成功负载到磺化煤上,晶型是单一的锐钛矿,具有很高的结晶度,粒径在4.5nm左右。考察了一次微波时间、水浴时间、液相水解时的pH对晶体生长和成核的影响。光催化实验表明,样品经5次光催化反应后仍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 科研与开发
  • 王皓卿, 杜耀龙, 张鑫, 尚宏周, 赵敬东, 何俊男
    现代化工. 2016, 36(5): 57-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腐酸(FA)为功能单体,Ni2+为模板,Fe3O4/SiO2为磁核,成功制备了新型离子印迹磁球(Fe3O4/SiO2/FA)。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溶剂总体积为50mL时,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Fe3O4/SiO2为1g,KH-560为1.2mL,FA(0.01g/mL)为30mL,NiCl2·6H2O(0.03g/mL)为12mL,反应温度为60℃。在Cr3+和Pb2+竞争离子存在条件下,相对选择性系数Ni2+/Cr3+、Ni2+/Pb2+分别是221.44和609.72,表明Fe3O4/SiO2/FA对Ni2+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识别能力;经过5次吸附-脱附实验后,离子印迹磁球仍然具有较好的吸附使用性能。
  • 王骏鹏, 姚健龙, 施天伟, 崔宏智, 李加衡, 严新焕
    现代化工. 2016, 36(5):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碳酸丙烯酯(PC)中,用氢气还原氯化钌制备粒径均一的Ru纳米颗粒,并直接吸附到载体M(M=SiO2、Al2O3、TiO2、活性炭)上,制得Ru/M催化剂。研究表明,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时,其催化效果最佳。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分析(BET)等手段对Ru/C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u纳米颗粒在活性碳载体上均匀分散,粒径小于4 nm。以双酚A加氢反应对该催化剂进行考核,在120℃、4.0MPa的反应条件下,双酚A的转化率为100%,氢化双酚A(HBPA)的选择性可达97.9%,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双酚A催化加氢性能。
  • 李晓元, 郑学明, 张然, 张海红, 尚会建
    现代化工. 2016, 36(5):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N-二甲基乙酰胺是应用广泛的高沸点、非质子化溶剂,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合成N,N-二甲基乙酰胺,改进了传统的醋酸法工艺,考察了催化剂质量分数、回流比、反应温度和二甲胺/醋酸摩尔比等因素对N,N-二甲基乙酰胺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反应精馏合成N,N-二甲基乙酰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质量为醋酸质量的3%,回流比为2.8∶1,反应温度为172℃,二甲胺/醋酸摩尔比为1.4∶1,此时,N,N-二甲基乙酰胺的收率可达93.34%。
  • 蔡明建, 王秀阁
    现代化工. 2016, 36(5):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N-甲基咪唑、溴代正丁烷、苄溴、四氟硼酸钠、六氟磷酸钾为原料合成了3种新型离子液体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根据SY/T 5273—2000标准,以油田采出水质为介质,采用静态失重法、动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评价了产品的缓蚀性能,并对缓蚀剂的使用温度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对N80碳钢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其缓蚀效果大小顺序为C>A>B,其中C的缓蚀效率最好,静态失重法测试缓蚀率为93.4%。3种缓蚀剂最合适的质量浓度为150mg/L。
  • 齐晶晶, 帅茂兵, 周元林, 唐贤臣, 陈慧
    现代化工. 2016, 36(5):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5E”特点的紫外光固化技术在纸张、木材、塑料、金属等基材的涂装防护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将其涂覆于聚氯代对二甲苯膜(PC膜)表面,提高PC膜耐冲击强度的同时,与其他材料的粘结强度也有了明显改善。针对PC膜表面紫外光固化漆(UVCC-IM-1)工艺参数,探究了不同含量溶剂乙酸乙酯对涂层固化程度的影响;并对不同烘烤温度下漆膜稀释剂的失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烘烤温度为80℃,50μm厚度漆膜烘烤6~8 min时,溶剂完全挥发,膜层得以完全固化;除此之外,同时还研究了漆膜厚度、光密度与辐照时间的关系。结果光密度为8.2mW/cm2、厚度为30~50μm漆膜的固化时间为 3.1~5.4s。
  • 丁阳, 季定纬, 黄丹
    现代化工. 2016, 36(5):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反应物,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合成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磺基琥珀酸二酯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将其应用于毛/涤混纺织物分散染料的一浴法染色。探讨了pH、浴比、温度和NS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毛/涤混纺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pH=3~4,浴比=25∶1,w(NS)=3%(owf),染色温度为95℃。在此工艺条件下,分散橙30、分散蓝2BW、分散红73和分散红SE-F3B的染色效果均有提升,且色牢度达4级以上。在染色体系中添加NS可以降低染色温度,显著提高分散染料的上染率。
  • 蒲万芬, 文彩琳, 闫召鹏, 陈权生, 张勇, 姜峰, 杜代军
    现代化工. 2016, 36(5): 82-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弱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碱的存在容易对储层产生损害,通过比较不同碱浓度的单一碱体系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储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弱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生成的碳酸盐垢、硅垢和黏土膨胀对储层的损害。结果表明,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反应后的钙镁离子浓度和硅离子浓度均低于单一碱体系,碳酸盐垢和硅垢的形成趋势弱于单一碱体系,结垢对储层的伤害较小。黏土矿物在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中的视膨胀率稍大于单一碱体系中的黏土矿物的视膨胀率,但由于黏土矿物在岩石成分中所占比例较小,黏土膨胀对储层的损害也较小。
  • 侯影飞, 刘敏, 刘振学, 王金凤, 孔瑛, 姚刚
    现代化工. 2016, 36(5):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乙基纤维素(EC)膜的脱硫性能,利用光引发交联反应将丙烯酸酯单体和EC聚合物合成交联EC膜,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该膜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模拟汽油评价了EC膜的脱硫性能,研究了EC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成膜温度、脱硫温度对EC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C质量分数和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硫富集因子和通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极大值;随着成膜温度和脱硫温度的升高,硫富集因子逐渐降低,通量一直增加。综合考虑两者对汽油脱硫的贡献,选取EC质量分数为18%,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1%~22%,成膜温度为50℃,脱硫温度为80℃为最佳脱硫条件。
  • 孟继智, 王雪枫, 陈武超, 高歌
    现代化工. 2016, 36(5): 9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ZSM-5为母体分子筛,BiCl3为杂原子前驱体,利用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杂原子分子筛Bi-ZSM-5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在同晶置换过程中,通过对取代过程中载气(N2)流量、取代温度及取代时间进行考察,确定了气固相同晶取代的最佳反应条件:取代温度为600℃,取代时间为24 h,载气流量为10 mL/min。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时,在相同的的空速条件下,催化剂的初始活性明显高于工业汞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TG、IR等一系列表征表明,经过同晶取代后部分Bi进入了分子筛骨架,且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由于催化剂表面产生积炭掩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
  • 孙东旭, 戴咏川, 宋官龙, 金英杰, 尚俊龙, 彭昳达
    现代化工. 2016, 36(5): 9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柴油中芳烃的质量分数与油品质量密切相关,脱除其中芳烃可以改善油品质量,提高柴油十六烷值。以糠醛为溶剂对柴油中的芳烃进行萃取,并借助超声波对萃取的辅助作用,研究萃取温度、剂油比、萃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加盐、萃取级数等因素对芳烃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00 W,剂油比为4∶1,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30 min时,芳烃萃取分离的效果最佳,萃取剂中加盐及采用多级萃取有利于芳烃萃取分离。
  • 杨少鹏, 冯书晓, 杨宁宁, 张灿利, 章亚东
    现代化工. 2016, 36(5): 98-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甘油和苯甲醛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甘油苯甲醛缩醛,产物分为2种:4-羟甲基-2-苯基-1,3-二氧戊环(五元环)和2-苯基-1,3-二氧六环-5-醇(六元环)。分别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甘油)∶n(苯甲醛)=1,2∶1,带水剂体积为15 mL,催化剂质量为0。15g,反应时间为4 h的较优反应条件下,得到了缩醛产物最大收率为97%(以苯甲醛计)。利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 聂官胜, 周进康, 颜雨, 吴丹, 黄中利, 龙攀峰
    现代化工. 2016, 36(5):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作用下,将聚酰胺进行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接枝种子微粒与模板分子甲醛、功能单体丙烯酸甲酯、交联剂EGDMA等进行聚合反应,制备甲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利用静态和动态平衡吸附法研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征,并与活性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该印迹化合物吸附量更高,为26.3mg/g,且可再生重复使用。
  • 朱玉婵, 景莉, 袁敏, 刘毅, 赵干, 吴祯祯, 任占冬
    现代化工. 2016, 36(5): 106-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电解水凝胶。结果表明,不同有效氯质量浓度氧化电解水凝胶释放曲线类似,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浸渍液中有效氯质量浓度变化呈现2个峰值,分别对应着凝胶表层中氧化电解水快速释放出和凝胶内部的氧化电解水释放。氧化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越高,释放出来有效氯的质量浓度越多,达到峰值时间越短。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氧化电解水凝胶的杀菌作用,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氧化电解水凝胶的杀菌效果不断提高,当杀菌时间为60 min,杀菌效率达到79.76%;而对照组(普通水凝胶)的杀菌效率仅为23.01%,提高了近4倍,说明氧化电解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明显优于无负载氧化电解水的水凝胶。
  • 陈志香, 李先国, 张大海
    现代化工. 2016, 36(5):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水相体系在物质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企业副产草甘膦母液资源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考察了不同pH下,不同低分子醇在溶液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以相比代替原有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简化了筛选步骤,确定了体系分相效果最佳有机溶剂为正丙醇。常规色谱法分析确定母液中回收的产品为三乙胺盐酸盐,探讨了母液与正丙醇的体积比、体系的pH、碱和盐用量、萃取次数及萃取顺序对三乙胺盐酸盐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废水排放总量,实现了草甘膦母液的低成本资源化。
  • 季东, 李昱, 曹彦伟, 李红伟, 李贵贤
    现代化工. 2016, 36(5): 114-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同硅铝比的HZSM-5为载体,采用化学还原法与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Ru/HZSM-5催化剂。通过XRD与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制备方法、硅铝摩尔比、温度、氢气压力、时间和Ru负载量对对苯二酚加氢的影响。由于化学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中Ru粒径较小且分散均匀,得到了含有少量硼的非晶态钌硼合金,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沉淀法制备的Ru/HZSM-5催化剂。最佳优化反应条件为:硅铝摩尔比为740,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40℃,氢气压力为2,5MPa,Ru质量分数为1,0%,此时,对苯二酚转化率为100%,目标产物1,4-环己二醇选择性为90.13%。最后,对该催化体系下对苯二酚加氢的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
  • 周存, 刘子龙
    现代化工. 2016, 36(5):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氧树脂的磷酸化是制备水溶性环氧树酯的一种新的途径。研究了五氧化二磷磷酸化环氧树脂的工艺条件,讨论了温度、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环氧树脂磷酸化过程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水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为环氧磷酸酯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3%(质量分数),当乳液质量分数增大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气-液表面张力缓慢增大到44.2mN/m并保持稳定;乳液质量分数在30%以下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属假塑性流体。
  • 陈建发
    现代化工. 2016, 36(5): 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抗生素废水难处理的特点,采用高吸水树脂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了树脂投加量、初始pH、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以抗生素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对以抗生素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效果。
  • 刘占孟, 刘荣荣, 聂发辉
    现代化工. 2016, 36(5): 12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纳米Fe3O4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制备磁性复合絮凝剂MFPAC,利用MFPAC强化混凝-改性矿化垃圾吸附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MFPAC中适宜的前驱物质量比为m(Fe3O4)∶m(PAC)=1∶3,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Fe3O4)∶m(PAC)以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pH和沉淀时间对去除效果影响相对较小,MFPAC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单独投加PAC,投加量为1.5g/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2.6%和66.5%;采用焙烧法对矿化垃圾进行改性,利用改性矿化垃圾吸附MFPAC混凝出水,在焙烧温度为700℃,吸附剂投加量为40mg/L的条件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6.7%和68.4%;MFPAC混凝-矿化垃圾吸附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8%、78.5%和74.3%。
  • 工艺与设备
  • 刘燕, 裴程林, 王智, 张伟, 张少峰
    现代化工. 2016, 36(5): 130-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自回热理论设计出适合于沸点升高较小的含盐溶液的两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分析表明,相同工况下该系统与单效MVR蒸发系统相比平均节约50.6%的能量消耗。同时,考察了物料沸点升、压缩机压缩比、进料温度对系统COP、总换热面积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物料沸点升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压缩比有助于合理安排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同时得出设计条件下的最佳进料温度为72.5℃。
  • 宋全祝
    现代化工. 2016, 36(5): 13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戴维、鲁奇和托普索甲醇合成塔工艺性能、结构设计、选材、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对比分析,研究各种技术特点,分析甲醇合成塔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不足,对于甲醇合成塔设计、制造、操作运行以及今后甲醇合成技术选择都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 马丹竹, 贾冯睿, 方弘, 潘颢丹, 刘飞
    现代化工. 2016, 36(5):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研分析了2012—2014年我国炼油厂的碳排放特征,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催化裂化装置系统的碳素流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运行数据,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碳素流动,并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排放是炼油厂碳排放的主要形式,催化裂化装置是石油炼制过程碳排放的主要装置,反应再生子系统是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碳排放源,注入渣油量和加热炉燃烧效率是影响反应再生子系统的主要因素。
  • 李军
    现代化工. 2016, 36(5):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延安石油化工厂20万t/a聚丙烯装置出现反应弱的异常情况,分析排查了催化剂、氢源、丙烯尾气回收系统、失活系统及丙烯原料等影响因素,并将丙烯原料送至专业分析机构及催化剂公司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及小试实验,最终确定原因是丙烯原料中水和CO含量偏高。通过加强脱水塔分子筛再生、调整脱乙烷塔及汽提塔操作等措施后,丙烯原料中水和CO含量均达到指标要求,聚合反应逐步好转,装置恢复正常。
  • 李郑鑫, 谌伦建, 叶云娜, 徐冰, 刘凯, 张乐, 刘建伟, 苏毓
    现代化工. 2016, 36(5): 146-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水蒸汽和CO2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试验装置模拟煤炭地下气化,研究粒度为5~10 mm的大颗粒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在不同气化温度下气化的煤气洗涤水中污染物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煤气洗涤水中挥发酚、TOC、COD、氨氮和大多数微量元素的浓度不断增大,适当控制气化温度可以有效降低煤炭地下气化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水蒸汽为气化剂时煤气洗涤水中挥发酚、TOC、COD、氨氮和微量元素均明显高于CO2气化;煤种对煤气洗涤水中污染物组分影响显著,挥发酚、COD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 王平, 彭芹, 叶世超, 夏婷
    现代化工. 2016, 36(5): 151-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型旋流流化床为结晶装置,考察了蒸发温度、蒸发时间、晶种量、晶种粒径、母液循环流量对氯化钠蒸发结晶速率、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蒸发时间、母液循环流量增大,氯化钠结晶速率增加,产品平均粒径增大;晶种量增加,结晶速率降低,产品平均粒径减小;晶种粒径对结晶速率影响呈微降趋势。在蒸发温度为60℃,晶种质量分数为1%,时间为2h,母液循环流量为39.72L/h的条件下,晶种粒径为525μm时,产品平均粒径为752μm。
  • 王林, 雍晓静, 刘素丽, 巩雁军, 焦洪桥, 齐静
    现代化工. 2016, 36(5): 154-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恩氏蒸馏、辛烷值测定机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神华宁煤MTP装置副产的汽油组分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其增值利用方案。结果表明,神华宁煤MTP装置副产的汽油为高辛烷值油品,具有馏程变化范围窄,芳烃、烯烃含量高等特点,芳烃和烯烃质量分数分别为48%和25%。根据结果,提出了几种副产物增值利用的方案,其中增产丙烯和乙烯方案可作为首选方案。
  • 张丹, 王磊, 李惠萍
    现代化工. 2016, 36(5): 15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煤焦油中蒽、菲和咔唑的精制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溶剂洗涤法、精馏-溶剂法、结晶-精馏法、乳化液膜法、区域熔融法、溶剂萃取-恒沸蒸馏-升华法和化学分离法、新型分离法等精制蒽、菲及咔唑的工艺原理,对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
  • 高振, 侯建国, 穆祥宇, 姚辉超, 张瑜, 张勃, 侯海龙
    现代化工. 2016, 36(5): 162-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烷化反应器及配套工艺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等温床反应器、立式多段串联冷激固定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及工艺进行了详细技术分析,并对甲烷化技术的选用提出一定建议。
  • 信息技术应用
  • 黄燕, 薄翠梅
    现代化工. 2016, 36(5): 166-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苯氯化反应精馏过程高纯度、高转化率控制要求,分析与氯化苯纯度和苯转化率相关的变量匹配关系,设计了2种双目标控制结构。CS-1是以反应段温差、灵敏板温度为被控变量的温度控制方案,通过增加流量扰动前馈补偿回路提高系统动态性能;CS-2采用了以塔釜氯化苯含量、进料比软测量模型输出为被控变量的成分控制方案。最后采用Aspen Dynamic建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验证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案能有效抑制进料流量或成分扰动带来的进料苯转化率和产品氯化苯纯度变化。
  • 郑志远, 吴进明, 周家林
    现代化工. 2016, 36(5): 171-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分析了天然气转化制CO和H2工艺中CO-H2分馏装置的组分物性特点,选择P-R方程来计算低温下各组分的相平衡物性,利用Hysys软件模拟了低温下各组分的精馏及闪蒸分离过程,并给出了运行结果。
  • 闫柯乐, 孙长宇, 张红星, 姜鸣, 张贺, 马明, 邹兵
    现代化工. 2016, 36(5): 175-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套近中试规模的模拟水合物循环管路,系统考察了自行开发的复配型水合物阻聚剂在油水体系内的阻聚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复配型水合物阻聚剂在初始含水率为5%~15%的(柴油+水+天然气)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阻聚性能,可有效阻止水合物颗粒间的聚积,最终形成均匀稳定的水合物浆液。另外,由不同时间的停输/重启实验可知(2、4、8 h),水合物浆液表现出触变性流体特征,重启过程中未发现水合物颗粒的沉积现象。
  • 周云龙, 孙振国
    现代化工. 2016, 36(5): 179-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实验工质,采用130° Y型混合器,在当量直径177.8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可视化实验,比较了上气下液型、上液下气型2种混合方式下的两相流型,并进一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蛇形通道内存在有不同于直微通道的特殊流型,气戟长度在流动过程中有增大的趋势,通道上、中、下3段以及弯道处的相分布与流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 分析测试
  • 舒阳, 赵基钢, 王荣杰, 沈本贤
    现代化工. 2016, 36(5):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溶性硫磺在热条件下易转化为普通硫磺,为考察各因素对测定不溶性硫磺在120℃下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极差与方差法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不溶性硫磺热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优化了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恒温搅拌器转速、液体石蜡体积、搅拌时加入的二硫化碳体积、冷却时间。测定的优化条件为:液体石蜡体积为50 mL,搅拌时加入的二硫化碳体积为60 mL,磁力搅拌器转速为400 r/min,冷却时间为3 min。
  • 肖元弼, 罗一丁, 梅建庭
    现代化工. 2016, 36(5): 186-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邻二甲苯吸附管作为校准替代物质的可靠性,通过TD-GC联用技术进行大量重现性实验、平行对照实验,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邻二甲苯的校准曲线。得到邻二甲苯通过热解吸仪的解吸效率在85%以上,符合标准管使用规范的要求。通过耐贮藏性实验得到该标准管在1个月的储藏期内量值的变化小于10%。实验结果表明,邻二甲苯标准吸附管满足作为检测设备的校准替代物质的性能要求。
  • 吴飞, 张占恩, 张磊
    现代化工. 2016, 36(5): 18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MSPD-HPLC-MS/MS)测定土壤中4种化工合成的苯脲类除草剂(异丙隆、绿麦隆、利谷隆、敌草隆)残留的分析方法。对基于球磨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条件进行了详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0.5.g土壤样品、1.5g弗罗里硅土作为分散剂与直径为8 mm的小钢珠一起球磨8 min后,转移至空的玻璃萃取小柱,用12 mL二氯甲烷-甲醇(8∶2,V∶V)洗脱,氮气吹干后用甲醇定容至0.6mL,再经0.22μm的滤膜抽滤后装入自动进样瓶中。用Syncronis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A)~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4种苯脲类除草剂在5~1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3 6~0.999 0。土壤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1.5%~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4.5%~9.2%。方法的检出限(S/N=3)在0.14~0.56μg/kg。该方法简单、效率高、干扰少、回收率高,满足土壤中除草剂的残留分析要求。
  • 油气储运
  • 檀伟, 闫夏云, 隋民, 徐鹏, 滕孔先
    现代化工. 2016, 36(5): 193-195,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GB 50074—2002版本进行了对照,指出了新版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从石油库等级、平面布置、防泄漏措施等多方面重点论述了新版规范安全防护标准要求,为以后的石油库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任瑾云, 曾宇平, 贾旭, 王绪文
    现代化工. 2016, 36(5): 196-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中银原油管道基本概况,根据成品油输量、不同油品顺序输送形成混油的机理及混油浓度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增加管道输量、提高管内油品流速减少混油的措施。